臧全強
(山東省滕州市中等職業(yè)教育中心學校,山東滕州277500)
?
心系班級關愛學生
臧全強
(山東省滕州市中等職業(yè)教育中心學校,山東滕州277500)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的教育者、組織者、領導者,他們的工作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影響著他們的人生方向。每帶完一批學生,看到他們成長、成熟,心里倍感欣慰。作為班主任,對于該如何管理好班級這個問題,經過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后,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心得體會,與大家探討。
關鍵詞:班級管理;教育;理念
接到新班后第一節(jié)課我會給學生講“二八定律”,告訴學生不管在社會哪個地方,都是由百分之二十的人起到引領作用,咱們班也是,這百分之二十的同學就是咱們的班干部。雖然每位同學在校的這段時間里都會進步,但班干部進步會更大,他們的學習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都會得到全面發(fā)展,將來畢業(yè)了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社會。我給大家一個月表現時間,一個月后根據同學們的選舉結果來決定每位班干部的去留。實際上我的引導作用效果明顯,不少同學都會積極表現,對班級建設提出許多寶貴意見,既能充實我的班級管理經驗,又有利于班級建設的良性發(fā)展。當然,班干部選舉出來后,班主任必須做他們強有力的后盾,及時引導、支持他們。例如對班級中出現的一些違規(guī)情況必須以班級管理規(guī)定給予“處罰”,這樣的事例經過幾次之后,班級管理就會上一個新臺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會變得輕松許多。
俗話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班主任雖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但是在做好指揮官的同時,還得做好戰(zhàn)斗員。在實際工作中,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好。班主任的行動最有說服力和影響力。每天早晨上早操,要求學生6點45之前到,我會在每天的6點45之前到;要求學生打掃衛(wèi)生,我會把自己也排到值日生表里按照分工準時把地掃完。雖然每次掃地時都有學生說“老師您別掃了,我來掃”,但我從來沒讓學生替我掃過地。班主任身體力行,不做作,與學生共同遵守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這會產生巨大的感召力,學生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班級管理更上一層樓。
每接到一個新班,我都會努力去營造一種和諧民主的管理氛圍,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要去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不因學生差異而有所區(qū)別對待,實際上對后進生的感化教育更有挑戰(zhàn)性,也更有成就感;對學生的批評教育也必須一視同仁,任何學生,不管優(yōu)秀生還是后進生,只要違反班級班規(guī),都應當接受“處罰”,沒有例外,讓學生心服口服。曾經有位學生對自己的“處罰”不服,我就說“咱們班團支書上次犯錯連續(xù)兩天一個人拖教室的地,你不是也看到了嗎?”可能是學生感受到了老師連團支書這么優(yōu)秀的學生都“處罰”,不偏袒,自己也就欣然接受了;區(qū)分是否故意違反班規(guī)進行處理,故意者處“重罰”,非故意者,容忍式處理,不罰,例如有的學生因電瓶車扎帶早晨遲到。當然這些“處罰”并非體罰或變相體罰,所謂“重罰”就是讓學生掃兩天地或擦兩天黑板而已。當學生的行為出現偏差時,不偏袒,不護短,虛心接受學生們提出的意見,及時修正自己,提高自己,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公平與公正,這也是班級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
班會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施展才華的重要舞臺。我會結合學校的工作定時推出切合班級管理、思想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感恩教育和勵志教育等一系列班會,這些班會除了極個別的由我主講外,大部分都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學生輪流講,全班配合,讓學生自主設計、策劃,以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使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到培養(yǎng)。
曾記得一段時間學生過生日攀比成風,雖然有家長的支持,但花費太大,我緊接著推出以勤儉節(jié)約為主題的班會,及時剎住這股攀比、高消費的風氣;曾記得推出的以感恩教育為主題的班會“孝敬父母從現在做起”,以《愛心樹》的故事為導引,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事例告訴學生,只有父母的愛是持久的、永恒的、無私的,每次這類主題班會都會引起了學生的共鳴,獲得非常大的成功。
這些豐富多彩的班會發(fā)揮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讓學生在感動中成長,在自責中改進,在警示中成熟,在困難中不屈服,還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也是班級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十分繁瑣卻又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它直接關系著社會主義培養(yǎng)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設者的重大問題,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對此充滿信心,傾注心血,則一定會有收獲。
參考文獻:
[1]王成金.如何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責任感[J].學周刊,2013(1).
[2]蘇娜.基于正義的學校教育變革新“意義”[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2(24).
[3]趙西俊.中小學生責任感培養(yǎng)中的“內化”[J].四川教育,2011(10).
[4]李小月,萬磊俊.試論小學責任教育的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11(8).
[責任編輯張敬亞]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5-02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