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淑?。ㄎ纳綄W院 663000)
?
鋼琴伴奏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
段建淑(文山學院663000)
摘要:鋼琴伴奏要求伴奏者不僅具備鋼琴伴奏的基本理論知識,還需要在實踐中檢驗理論,配合紛繁復雜的鋼琴技巧,這樣才能充分體現一位優(yōu)秀的鋼琴伴奏者理論知識與實踐的充分結合,以及演奏技巧的純熟,展現出鋼琴伴奏者殷實的鋼琴功底。
關鍵詞:鋼琴伴奏;速度訓練;理論知識;作品分析;合作能力
鋼琴伴奏需要學習和聲學、作品分析、作曲法等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多聲部音樂包含即興伴奏,就要具有和聲的理論知識,而伴奏的張力和影響力就由和聲理論知識水平的高低決定的。在運用和聲知識時,當然還要解析曲子的內容、調式、曲式以及體裁形式等,自身要有對歌曲的獨到見解。對于一首完整的作品,是否能恰當的選擇和聲、織體、伴奏音型,主要是看對作品分析的是否明確、深刻,如調式是怎樣的,歌曲所表達的內容是什么,節(jié)奏怎樣,速度怎樣,什么樣的風格特點等等。考慮和弦結構、和聲效果、風格是否和作品內容統一,這些都要通過對作品的分析來確定的。比如,對一首委婉悠揚的抒情歌和一首振奮激昂的進行曲進行分析,很明顯二者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不盡相同,即便是在同一首歌里面的樂段和樂段之間也不是一樣的,從歌曲的起始、發(fā)展到高潮,每個階段都有著不同的處理手段。由此可見,就伴奏來說,我們對歌曲的分析是必然的,分析不出作品的內容就伴奏不出作品應有的韻律,因此掌握作品分析的能力對伴奏是十分必要的。
鋼琴伴奏者在伴奏的時候,不僅要掌握好自身伴奏的速度和節(jié)奏,而且還要跟不同的伴奏同伴、不同的速度和節(jié)奏相配合,時刻應對不同的速度和節(jié)奏,自身要掌控好精準變換的速度和縝密穩(wěn)健的節(jié)奏。將速度和節(jié)奏掌握好,對伴奏者來說,在伴奏中就能將節(jié)奏把握的游刃有余,將伴奏的作品展現的一覽無余。一般來說,根據不同的題材和內容,伴奏者控制的節(jié)奏可以分為以下四點:
1.節(jié)奏性很強的曲子,節(jié)奏的表現形式非常明顯。比如歌劇《哈巴涅拉舞曲》中的低音伴奏。
2.抒情性的歌曲,其速度一般都很舒緩、通暢。像多孟德爾松的《乘著那歌聲的翅膀》。
3.歌劇中的節(jié)奏,速度的快慢取決于歌劇中的故事主題。一般的宣敘速度比較隨意,在詠嘆調附近速度就會發(fā)生變化。如歌劇《游吟詩人》中的《夜深沉》,前半部分伴奏速度較慢,后半部分的速度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變快。
4.藝術歌曲,藝術歌曲的思想主題多種多樣,作者要表達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因此藝術歌曲的節(jié)奏和速度要跟隨中心思想和感情的變化而變化。比如舒伯特的《春之夢》,歌曲伊始比較輕快,中間變?yōu)槁澹詈笥洲D換回活躍的節(jié)奏。
和聲思維就是把多種聲音組合起來,將人們對聲音的想象從點發(fā)展到面的過程。即興伴奏的核心就是和聲,和聲節(jié)奏與和聲選配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整首歌曲伴奏的目的性、合理性。在鋼琴即興伴奏學習的過程中,要熟悉各種常用的和聲語匯,了解和聲效果與特點,并能根據歌曲風格與旋律的特點進行和聲編配。和聲的運用可從簡潔的調內和弦入手,如正三和弦、屬七和弦、副三和弦等,然后再逐步引入其他調外和聲如副屬和弦、同名大小調交替和弦、色彩性變奏和弦。原位和弦要掌握好,轉位和弦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像具有民族風味的曲子,借助和聲的力量有利于使其民族特色更加濃厚。分析和領悟好歌曲的內容、風格、結構、內涵等,無論對哪種表演都是百益而無一害的。從對歌曲的完整理解到對細節(jié)的掌握,作為伴奏藝術的一個分支,鋼琴即興伴奏對歌曲的準確分析必不可少。
鋼琴即興伴奏是對藝術的二次創(chuàng)作,因此,鋼琴伴奏者在為歌唱者伴奏的同時,相互之間要形成良好的協作觀念,相互團結和配合。伴奏者要認真聆聽,仔細分析歌唱者的速度和節(jié)奏,使雙方產生情感的共鳴。速度的快慢、節(jié)奏的特點、強弱的對比、呼吸和換氣、音色的變化以及作品的表達等等,都是伴奏者與歌唱者二者合作的概括條件。林耀基是我國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他曾經說過,鋼琴伴奏者和合作者之間緊密相聯,缺一不可。其實林耀基先生的話不無道理,說的就是伴奏者跟合作者之間的相互襯托的關系。鋼琴的即興伴奏對歌唱者是很關鍵的,一個良好的鋼琴伴奏者可以映襯出歌唱者的演唱情感,更加精準的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和速度,引導他們將歌曲發(fā)揮到極致。當然,歌唱者對伴奏者來說也很重要,因為鋼琴的伴奏都不會進行獨自演奏,鋼琴伴奏只有與歌唱者捆綁在一起才能體現自身的魅力所在。鋼琴伴奏還是以伴奏為主,反客為主是萬萬不行的,當然也不能把自身看扁,認為伴奏只是為別人服務。在歌曲的前奏、間奏及尾聲的獨奏部分都是伴奏的發(fā)揮作用的重要時刻,伴奏者要依據音樂的情節(jié)將這些部分演繹的淋漓盡致,通過前奏、間奏和尾聲的伴奏將歌曲表達的情感傳遞到人們的心目當中去。
前奏是歌曲的排頭兵,可以引導歌唱者和聆聽者快速融入到歌曲所要表達的意境當中。
在音樂形象的提示、情緒的醞釀方面做好準備,使歌唱者和聽眾在一個恰當的氛圍中表現音樂與欣賞音樂。間奏是連接樂段與樂句的橋梁 ,如果沒有間奏部分的參與是無法順利完成音樂的轉換與過渡的,特別是大型作品和藝術歌曲中間奏顯的更加重要。尾聲的彈奏可以使歌曲的主題的到升華,在結構上起到了補充的作用,尤其是推動了歌曲的順利結束,并且使歌曲意味深長,久久盤旋于聆聽者的腦海中。前奏、間奏、尾聲三個部分都充分考驗了伴奏者的伴奏技藝,伴奏的精彩與否決定了整個歌曲的出彩程度。
鋼琴的即興伴奏是很繁瑣的音樂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學習鋼琴即興伴奏要按部就班、循規(guī)蹈矩,從簡單手法著手,逐步練就復雜的技巧。要在反復的練習中不斷累積經驗,讓自身擁有即興伴奏的全面且集中的能力。對于初學者不能圖一時的好進,要穩(wěn)扎穩(wěn)打,學習好完備的即興伴奏技能,再逐步豐富和完善。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鋼琴即興伴奏正是在編配彈奏基礎上,通過大量的伴奏實踐而逐漸達到即興和胸有成竹的境界。鋼琴即興伴奏的學習不僅要注重個人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更需要在大量的藝術實踐中積累經驗,努力提高自我的音樂涵養(yǎng)和文化涵養(yǎng),提上音樂的鑒賞能力和聽辨能力,以便更好地發(fā)揮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孫丹紅.江蘇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鋼琴伴奏課調查與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9.
[2]魏珊.對高等師范院校鋼琴伴奏課程建設的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7.
[3]王皓晨.草原風格歌曲中鋼琴伴奏的藝術特色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5.
[4]王馳.歌曲鋼琴伴奏織體寫作的實踐與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5.
[5]林翔.中國現當代聲樂鋼琴伴奏的模擬手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
[6]吳俊濤.分析正譜鋼琴伴奏對即興伴奏產生的重要意義[D].云南師范大學,2015.
[7]劉夢媛.歌劇《愛的甘醇》中合唱段落的鋼琴伴奏分析[D].河南師范大學,2014.
[8]劉華軍.歌劇《費加羅的婚禮》鋼琴伴奏的交響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