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麗芬
摘 要: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障。要想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必須要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探究,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如何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達到高效課堂,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從以下幾方面談起。
關鍵詞: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師生關系;教學藝術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3-00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53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只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在今天,教師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課堂上注重啟發(fā)誘導,讓學生合作探究,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發(fā)表不同見解。教師要真誠地關心每個學生,幫助每個學生進步,增強教師的親和力。只有學生喜歡上老師,才能讓他們喜歡上來說所教的學科。因此,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自主學習和發(fā)展。
初中學生由于年齡特點,以及環(huán)境的影響,他們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個性張揚,善于表現自己,自尊心較強,學生的課堂表現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要注重因材施教,如果學生出現錯誤,教師不能妄加指責,要耐心引導和教育,對物理學習的后進生,要多關注他們、信任他們。在實際教學中,學生之間的想象力、思維能力、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差異,教師要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融入班集體這個大家庭中,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比如為了激勵后進生,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教師要努力找到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進行表揚,給他們自信,讓他們看到他人對自己能力的認可。在教學中,教師要為他們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的時候,要給予表揚和掌聲。當他們回答錯誤時,不能諷刺挖苦,要進行指導和幫助,消除他們對學習的恐懼,保護好他們的自尊心,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時間長了,學生就提高了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只有這樣,物理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整體提升。
二、發(fā)揮物理資源優(yōu)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一)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相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生活中的體驗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我們身邊的很多現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識來解釋,比如,開水為什么會冒“白氣”?汽車輪胎為什么都要刻花紋?衣服為什么要晾在太陽底下?吹風扇時為什么會感覺涼爽?……物理教師在認真研究教材的基礎上,還要充分發(fā)揮教學資源,廣泛收集和教學相關的生活事例,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
(二)引入物理典故,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好奇心
在教學中,教師把經典鼓勵引入課堂,結合介紹物理學家的故事和物理史料,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更能促進學生對科學的追求。比如,牛頓蘋果樹下的觀察發(fā)現萬有引力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名法國飛行員在高空中飛行的時候,抓住一顆德軍射出的子彈。在教學重力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宇航員在太空失重狀態(tài)下的生活狀況。在物理教學中穿插物理故事,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做好練習評定,強化釋疑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為了便于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定要重視課堂練習達標這個環(huán)節(jié)。這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保證,也是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有效手段。教師要精心設計練習題,全方位地讓學生練習檢測,激活學生的思維,在學生自主練習的基礎上,給學生機會相互評價、相互探討、相互補充、相互修改,對其中出現的代表性問題,要讓學生合作探究進行解決。通過課堂檢測達標訓練,反饋及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習題要進行多角度地探究,選擇的習題應有代表性、針對性、基礎性,使所學知識得到鞏固。通過改變習題的已知條件和結論,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教師要加以指導和幫助,為學生指明探究的方向,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注重課堂語言的藝術性
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要具有邏輯性和準確性,切忌語法混亂、思路不清、言不及意。另外,教師精神要飽滿,對學生真誠期待,強化問題意識與創(chuàng)新精神,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的語速要適當,聲音要適中,語速太快,學生來不及思考,語速太慢,會讓學生感受枯燥。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速、音量都要恰到好處,當然,教學風格的形成,需要教師真正熱愛學生,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也要求教師有淵博的知識以及個人性格情操的魅力等等。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為了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收獲,最終掌握物理學習的科學方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教學時,教師要立足于學生實際,面向全體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講究教學藝術,多角度地進行備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興趣變成一種動力,讓思考成為一種習慣,探究成為一種能力,進而實現物理高效課堂。
[責任編輯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