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星 李 瑩 江先錦
?
白細胞、超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聯(lián)合檢測在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中的應用價值
劉啟星 李 瑩 江先錦
【摘要】目的 探討白細胞、超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聯(lián)合檢測在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1—12月清遠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48例為研究對象,作為觀察組,同時選取同期分娩的健康新生兒50例作為對照組,分別檢測其白細胞計數(shù)、超敏C反應蛋白及血清降鈣素原,比較兩組新生兒各項指標的差異。結果 觀察組新生兒的白細胞計數(shù)、超敏C反應蛋白及血清降鈣素原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在患病早期有比較明顯的炎性反應,白細胞、超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可以作為早期炎性反應的敏感監(jiān)測指標,為其準確、快速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關鍵詞】白細胞;超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
清遠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廣東清遠 511800
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是胎兒在分娩過程中發(fā)生宮內(nèi)窘迫、窒息等情況,并因吸入受到胎糞污染的羊水導致肺組織發(fā)生一系列的生理病理變化,誘發(fā)呼吸道阻塞、肺部感染,甚至呼吸衰竭[1],其發(fā)生率為1%~3%,在過期或足月分娩的胎兒中尤為常見。新生兒出現(xiàn)胎糞吸入情況后,可能受到缺氧、酸中毒、感染、血黏稠度增加及其他產(chǎn)科因素的影響,在呼吸道阻塞的基礎上發(fā)展成為凝血功能障礙、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持續(xù)性肺動脈高壓、肺出血等危重癥,威脅新生兒的生命安全[2]。選擇合適的生化指標早期監(jiān)測患兒的病理變化,并給予積極治療,對于減少患兒重要臟器損傷程度、提高搶救成功率、改善身體素質(zhì)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就白細胞計數(shù)(WBC)、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血清降鈣素原(PCT)檢測在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2月清遠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48例為研究對象,作為觀察組,所有患兒均符合《實用新生兒學》中關于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診斷標準[3]。其中男27例,女21例,胎齡36~41周,平均(38.4± 1.1)周;出生體重2545~4014 g,平均(3219± 461)g。選取同期健康新生兒5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0例,女20例,胎齡36~41周,平均(38.1± 1.0)周;出生體重2498~3962 g,平均(3142±479)g。所有新生兒均符合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新生兒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新生兒性別、胎齡、出生體質(zhì)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新生兒出生后24 h分別采靜脈血3 ml,常規(guī)離心分離后獲取血清,并置于-20℃冰箱中保存待檢。分別檢測新生兒的WBC、hs-CRP、PCT,其中WBC采用Mindray-BC-6800血液常規(guī)分析儀進行檢測;hs-CRP檢測采用免疫比濁法,試劑盒由伊利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PCT檢測采用雙抗夾心免疫化學發(fā)光法,試劑盒由廈門慧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新生兒WBC、hs-CRP、PCT之間的差異。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新生兒的WBC、hs-CRP及PCT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新生兒,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WBC、hs-CRP及PCT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新生兒WBC、hs-CRP及PCT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WBC(×109/L) hs-CRP(mg/L) PCT(μg/L)對照組 50 10.7±2.7 2.8±0.9 0.29±0.20觀察組 48 20.9±5.4*8.8±2.0*4.98±1.21*
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分為輕型和重型胎糞吸入,通常輕型胎糞吸入的患兒表現(xiàn)為輕微的發(fā)紺、氣促,呼吸可在2周內(nèi)恢復正常,部分患兒無癥狀;而重型胎糞吸入的患兒則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或肺動脈高壓等嚴重癥狀,臨床上研究較多的是重型胎糞吸入。
本研究檢測的3項指標中,WBC作為常規(guī)指標,雖然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和健康新生兒之間也有非常明顯的差異,但鑒于其檢測值的升高不具有特異性,在臨床新生兒膿毒癥、急性失血、病毒感染、嘔吐等情況下,或使用解熱鎮(zhèn)痛藥物治療過程中均會出現(xiàn)WBC升高的情況,而在使用部分藥物時也會出現(xiàn)WBC水平下降的情況,因而其只能作為輔助診斷指標,在聯(lián)合檢測中發(fā)揮一定的作用。
C反應蛋白是肝細胞中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由肝細胞合成,隨炎癥出現(xiàn)急劇增高,在腦室內(nèi)出血、圍生期窘迫等多種疾病中均會發(fā)生,檢測的特異性比較低。胎糞吸入綜合征本身屬于非感染性疾病,但在患兒的病理變化過程中,胎糞本身作為促炎物質(zhì),可以促進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腫瘤壞死因子的釋放[4],對肺血管內(nèi)皮細胞造成損傷。理論上,胎糞吸入綜合征胎兒會出現(xiàn)C反應蛋白水平升高,加上現(xiàn)有檢測方法的靈敏性相對較差,本研究選擇hs-CRP作為反映機體炎性反應的炎癥指標和損傷的非特異性標志物,結果發(fā)現(xiàn),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hs-CRP水平顯著高于健康新生兒。hs-CRP可以在炎癥或急性組織損傷后4~6 h內(nèi)快速升高,并于36~50 h后達到峰值,在炎癥發(fā)生后的6~12 h內(nèi)即可進行檢測,作為早期診斷指標,其效果并不理想,在部分病毒感染或腫瘤、結締組織疾病等病理狀態(tài)下也會出現(xiàn)升高,只能作為炎癥診斷的指標之一。
PCT屬于無激素活性的降鈣素前體物質(zhì),在正常人血清中水平很低,甚至無法檢測,而在發(fā)生嚴重感染的情況下可以隨著炎性反應嚴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继ゼS吸入綜合征的新生兒,胎糞可以作為獨立危險因素,一方面通過激活補體系統(tǒng),對其內(nèi)皮細胞功能造成間接損傷;另一方面可引起患兒肺液增加,誘發(fā)肺部炎性反應,對內(nèi)皮細胞功能造成直接損傷,進一步釋放相關炎性介質(zhì)及細胞因子,造成肺血管的收縮和肺部炎性反應加重。本研究將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與健康新生兒的血清PCT檢測結果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PCT水平顯著高于健康新生兒。PCT可在炎癥反應發(fā)生后2 h內(nèi)檢測到,炎性發(fā)生后6 h即快速上升,并于8~24 h內(nèi)維持較高水平,是最早出現(xiàn)在血漿中的物質(zhì),早于常見的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等細胞因子,并可能參與對其他細胞因子產(chǎn)生變化的調(diào)節(jié)過程,而且其不會受到血清非感染因素的影響,在體外檢測時也具有高度穩(wěn)定性、特異性和敏感性,可以作為有效的檢測指標之一。許蔓春等[5]的研究將PCT作為指導新生兒抗菌藥物治療方案的重要指標,認為新生兒血清PCT>0.5 μg/L是診斷陽性閾值,但在指導停用抗菌藥物的界值上則會因疾病的差別存在一定的差異。
綜上所述,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在患病早期有比較明顯的炎性反應,WBC、hs-CRP、PCT等可以作為早期炎性反應的敏感監(jiān)測指標,為其準確、快速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陳俊,郭燕,錢力.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PA和IL-8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5,26(1):312-133.
[2] 占亞海,黎日保,李彥甫,等.微量肝素治療胎糞吸入綜合征臨床研究[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5,31(7):48-49.
[3] 曉梅,葉鴻瑁,丘小汕.實用新生兒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398-401.
[4] 夏耀方,劉翠青.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質(zhì)對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肺功能及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的影響[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13,28(1):31-34.
[5] 許蔓春,馬恒顥,任廣立,等.血清降鈣素原水平監(jiān)測對指導新生兒細菌感染抗菌療程的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3(11): 1299-1301.
【中圖分類號】R72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5.085
作者簡介:劉啟星(1982.9-),本科學歷,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兒科(新生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