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表達、評價的能力。小學作文教學的方向是“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這足以說明作文學習對于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
小學生作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小學生學會如何將“日??谡Z”轉(zhuǎn)換為“書面用語”,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如何寫作還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從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書面寫作能力出發(fā),通過設計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促進小學生作文教學目標的達成,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作文先導式的概念
優(yōu)良的寫作能力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對小學生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教會小學生使用文字的方式,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并表達出來。教育部門對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小學生不僅可以用文字來描述他所看到的客觀事實,也要學會用文字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在這樣的教學要求下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概念應運而生。
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是指,以學生對外在事物的真實想法為主體、從學生的興趣特長出發(fā),利用說明文作為載體,所建設的一套新的作文教學模式。沖破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鼓勵學生積極活躍地對作文寫作方法進行探討,從而將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同時,任課教師也應該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思維,與學生做充分的交流,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性格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二、作為先導式教學模式的具體實踐方法
(一)表述溝通。表述溝通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其具體實踐步驟如下:1.創(chuàng)建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2.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讓學生主動參與到作文學習中來;3.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交流對問題的看法與學習心得;4.進行寫作實踐操作;5.選拔優(yōu)秀文章并共同欣賞;6.閱讀課外美文,擴展教學內(nèi)容。還可以通過對教室進行實境布置使教室貼近作文題目內(nèi)容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帶領學生參加趣味性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交流之中提高表達能力;開展作文寫作后續(xù)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qū)χ皩W到的寫作要點進行復習。表述溝通的教學模式擺脫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機械式的單向知識灌輸,使作文教學質(zhì)量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二)角色扮演。根據(jù)小學生課堂特色,這里面所指的角色扮演多半屬于活潑歡快的角色扮演類型。任課教師可以針對作文相關主題內(nèi)容中的角色做一些扮演,并詮釋出所扮演角色的心理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寫作靈感。學生不僅可以當觀眾,也可以參與到角色扮演中來進而深刻地體會文章的寫作重點,讓學生在寫作時將相關人物描寫得更加生動,從而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相應的提高。
(三)室外活動。室外活動對小學生來說是最有吸引力的游戲活動,比如班級組織的春游活動。春游結(jié)束后,任課教師可以借春游活動機會,讓學生以春游為主題進行一次作文寫作。當然,除了春游之外還可以組織更多的室外游戲活動,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能力等方面定期舉辦課外活動并針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進行培養(yǎng),提高學生對周遭事物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另外,戶外游戲活動還能豐富學生的所見所聞,開闊眼界,為日后的作文寫作進行素材積累,讓學生有更多的事例運用到以后的作文寫作當中。
三、對作文做出評價
作文評價作為一種教學方法運用于小學作文教學,可以向?qū)W生點明其作文的優(yōu)點和不足,其優(yōu)點可以在以后的寫作當中繼續(xù)發(fā)揮,不足之處也可以在任課教師的幫助之下進行修改和彌補。任課教師在作文教學實踐中可以自己先針對作文主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并且和學生交換意見,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概念并做出正確的引導,從而將學生的作文思路引上正軌,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利用作文先導教學模式進行小學作文教學實踐時,一定要擺脫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慣性,積極大膽地引入新的教學手段,對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相關特征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運用同理心進行換位思考,探索出更多豐富有趣的娛樂教學模式,開發(fā)學生更多的想象力,使作文寫作描寫更加生動有趣,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作者單位:江西省吉安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