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曉慶
我們都知道有很多的學生都對數學的學習不太感興趣,他們覺得數學的學習是比較困難的,只有單調的數字、枯燥的公式、繁多的符號,不像學習語文那樣還可以看故事。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上也顯示出了很大的差異性,有的學生學數學覺得很簡單,一些理論知識教師一講他們就懂了,做作業(yè)也是非常的迅速,正確率也比較高;有些學生卻覺得數學的學習是很困難的,就算他們每天熬夜看書,把書上的公式背熟了也還是不會運用。針對學生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出現的差異性,教師就需要針對同學們的具體情況來布置作業(yè)。
一、小學數學作業(yè)現狀
1.機械作業(yè)?,F在的小學生身上的擔子也是很重的,他們也面臨著考學的壓力,家長們都盼著學生從小成績就好,可以在重點學校學習,學生每天都在被家長念叨要好好學習,要取得好的成績,家長們還時常把自己家孩子和其他家孩子進行比較,很多教師和家長都覺得作業(yè)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成績,就給學生布置作業(yè),作業(yè)對學生來說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生已經對作業(yè)麻木了,每天一放學回到家就是機械地開始做作業(yè),這樣機械地做作業(yè)就使得學生只是為了完成作業(yè)而去做作業(yè),學生并沒有真正用心地在做作業(yè),我們經??吹竭@種現象,寒暑假作業(yè)都是要求學生在一個月或者兩個月之內完成的,但很多的學生都是在放假前兩天就完成了,這就是學生在機械地完成作業(yè)。
2.題目又多又難。一些教師總想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想要讓學生可以見識到各類的題型,以便在做題的時候,可以快速地找到做題的方法,于是這些教師就開始采用題海戰(zhàn)術,給學生布置了大量的作業(yè),加大了學生的訓練量,如此大的作業(yè)量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學生每天都疲于完成作業(yè),休息的時間也不夠,整天感覺自己的腦袋昏昏沉沉的,做題的時候也感覺自己的頭腦并不清楚,眼睛也會感覺非常疲勞,教師不僅布置的題目比較多,題目也都是比較難的,教師想要以此來擴展學生的思維,但是沒想到,一些學生遇到難的題目感覺無從下手,反而開始破罐子破摔了。
3.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一般教師布置作業(yè)都是全班一起布置的,每個學生都需要做一樣的作業(yè),但是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實是不同的,每個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情況、掌握程度和運用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教師讓學生們做一樣的作業(yè)對學生來說是不合理的,教師如果布置一些簡單的作業(yè),那些學習比較好的同學可以輕而易舉地做出來,再讓他們做這些題目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布置一些難的題目,班上只有少量的同學可以做出來,會打擊其他同學的自信心。教師布置作業(yè)其實是為了查漏補缺,但是教師布置一樣的作業(yè)是不能夠讓每一個同學都可以查找出他們的不足。
二、個性化作業(yè)設計策略
1.布置富有樂趣的作業(yè)。做作業(yè)沒有樂趣就像是在應付,學生不能夠把作業(yè)做到盡善盡美,只有當學生對作業(yè)感興趣之后,學生才會認真地對待作業(yè),保證每個細節(jié)都可以做到位,教師需要給學生布置一些讓他們感興趣的作業(yè),比如,教師讓學生運用“計時單位”對自己的一天進行規(guī)劃,7點起床,洗漱20分鐘,吃飯半小時,然后寫2個小時的作業(yè),再去看50分鐘的電視等。教師還可以將數學和生活相融合,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動手的作業(yè),讓學生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比如說,教師讓學生動手畫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然后把它們裁剪下來。
2.精選作業(yè)內容。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yè)其實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保證每個題型都在其中包含著,可以讓學生少做點無用功,教師要給學生布置作業(yè)之前,可以對作業(yè)的內容進行精挑細選,這樣既可以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也可以讓學生保持一種愉快的精神狀態(tài),提高他們完成作業(yè)的效率,教師應該認真對待學生的作業(yè)內容。
3.因材施教的作業(yè)。教師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需要正視每一個學生,應該看到每個學生學習上的情形,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思維能力、做題能力等來給學生布置適合他們的作業(yè),教師要了解每個同學對每一章節(jié)內容的掌握情況,要明了學生的學習長項和弱項,做到因材施教。
小學數學作業(yè)中出現的機械作業(yè)、題目多又難、沒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現象等都讓我們驚心不已,教師要為學生設計個性化的作業(yè),增添作業(yè)的趣味性,還要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布置作業(yè)。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