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鄱陽話中的“個”是一個十分活躍的語素,用法靈活多變,具備多種不同的語法功能,可以充當量詞、指示代詞、助詞以及程度副詞。本文從鄱陽話的“個”字著手,對“個”的語法功能和語義進行探討分析。
關(guān)鍵詞:贛語;鄱陽話;“個”;語法功能
鄱陽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北與彭澤縣和安徽東至縣交界;南同余干、萬年接壤;東與景德鎮(zhèn)、樂平市為鄰;西北同都昌縣山水相連。根據(jù)《中國語言地圖集》(中國科學院、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1987),鄱陽話屬于贛方言的鷹弋片。鄱陽話是筆者的母語,本文材料由筆者收集。
“個”在贛語中是一個十分活躍的語法成分,在鄱陽話中,其語法功能表現(xiàn)得尤為活躍。鄱陽話中“個”有三種讀音,分別是[ko25]、[ko]、[ko324],其中[ko25]是本音,而[ko]、[ko324]是音變的結(jié)果,讀音不同,用法也不同。首先,和普通話中的“個”一樣,它是一個量詞和名詞詞根;其次,“個”還是指示代詞和結(jié)構(gòu)助詞;最后,“個”在鄱陽話中還是一個語氣詞,有時還可做副詞用。
1 量詞“個[ko25]”
作為量詞,“個”曾有三種寫法:“個”、“箇”和“個”。 “個”曾是“介”的簡筆字,早在《禮記》、《左傳》中已有使用;“箇”作為量詞,最早見于《說文解字》的引例,唐宋時漸漸流行;“個”字最早見于鄭玄《禮儀注》,元代以后慢慢普及。這三個字本不同源,但由于音義演變,到魏晉時代三種不同的書寫形式的音義就相同了。因本文不對“個”進行溯源,故本文皆采用簡體“個”字。
鄱陽話中“個”作為量詞,同普通話一致,常常同數(shù)詞構(gòu)成數(shù)量短語,充當定語。此外,“個”還可通過自身重疊來充當語法成分。如:
幫我拿個盤子。 (1)
寄三個包把渠(他)。 (2)
個個人都想要好個。 (3)
個個都是好個。 (4)
從上面四個例子可以看出,“個”與數(shù)詞組成數(shù)量短語后在句中充當定語,而通過自身重疊,“個個”既能充當定語修飾名詞,又可做主語。
2 詞根“個[ko25]”
“個”是一個名詞詞根,它常常和后綴“子”、“頭”構(gòu)成附加式詞語“個子”、“個頭”。
渠個子/個頭不高。 (5)
個子個問題。 (6)
我弟郎在長個子。 (7)
從上面三個例子可以看出,“個子”、“個頭”在句子中可以充當不同的成分,兩者都可以充當主語、定語以及賓語。
3 指示代詞“個[ko324]”
“個”放于句首,石毓智(2004)認為“個”是由其前省略了數(shù)詞“一”并且根據(jù)漢語的句法賦義功能,“個”具有了高度有定性的特征,從而理解為指示代詞。據(jù)萬琴(2011)考察,南昌話中表示近指的指示代詞的意義是存在的,不用“這”,而是用“箇”來表示。黃伯榮《漢語方言語法類編》(1996)中指出,湖南汝城話中指示代詞有近指和遠指,“個”則是表示近指。
個老張還不來。 (8)
個飯也吃得下去。 (9)
個蘋果都是新鮮個。 (10)
個上饒銀行還蠻好個。 (11)
從上例我們可以看到,在鄱陽話中“個”后面可以加上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可以表示近指,同時在否定句中還表現(xiàn)出了說話人的埋怨心理。例如,“個老張還不來?!睆恼f話人的角度,可能是兩人約定好幾點見面,而“老張”未到;“個飯也吃得下去?!边@句子有兩層含義,一是飯菜難吃,說話人不喜歡;二是吃飯的氣氛不好,沒有心情再吃下去。
綜上,“個”無論是表近指還是透露說話人的埋怨心理,都與普通話中指示代詞“這”基本相同的。
4 助詞“個[ko]”
“個”在鄱陽話中,助詞的用法范圍是最廣的,使用頻率也最高?!皞€”的助詞用法具體又可以分為兩種:結(jié)構(gòu)助詞和語氣助詞。
4.1 結(jié)構(gòu)助詞“個”
據(jù)萬琴考察,贛語南昌話中,“個”可以黏著在名詞、代詞、形容詞、動詞以及動賓短語后面,名詞和代詞屬于名詞性成分,“個”依附在其后面常常表現(xiàn)出一種限定關(guān)系;形容詞、動詞以及動賓短語是謂詞性成分,它們之后附加上“個”后,整體轉(zhuǎn)變?yōu)槊~性成分。鄱陽話中,“個”用作結(jié)構(gòu)助詞的用法也十分普遍,情況與南昌話基本一致,但又有些細微的差別。
4.1.1 定語標記“個”+名詞
“個”作為定語標記,其分布環(huán)境主要由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名詞/代詞+“個”+名詞。
上晝個風蠻大個。(早上的風挺大的。) (12)
鄱陽湖個草,南昌人個寶。 (13)
桌子個腳斷了。 (14)
缸里個水用完了。 (15)
我個錢交不了。(我的錢交掉了。) (16)
王一個本子幾厚哦。(王一的本子很厚。) (17)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結(jié)構(gòu)助詞“個”既可以黏著在時間名詞、處所名詞后,還可以附著在表人、表物的名詞后面。無論“個”是在哪種名詞后面,它都表現(xiàn)出某種限定關(guān)系,比如“上晝”限定“太陽”、“鄱陽湖”限定“草”;代詞和結(jié)構(gòu)助詞“個”的組合也能表現(xiàn)出一種修飾限定關(guān)系,它更多是展示某種領(lǐng)屬關(guān)系,比如“錢”屬于“我、“本子”屬于“王一”,而這一種格式可以充當主語、賓語和定語。
第二,形容詞/動詞/動賓短語+“個”+名詞。
渠喜歡吃紅個蘋果。 (18)
我用冷個水就要得。 (19)
李陽站得筆直個。 (20)
渠做事做得明明白白個。 (21)
你走個日子記得跟我話一句。 (22)
做工個師傅 (23)
從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個”用在形容詞后面是一個十分典型的定語標記,這一格式在鄱陽話中既可以充當定語,也可以充當補語,表示一種狀態(tài)。
4.1.2 狀語標記“個”+動詞
鄱陽話的結(jié)構(gòu)助詞“個”不僅是個定語標記,它還是個狀語標記,相當于普通話的“地”,構(gòu)成的“個”字短語可以修飾動詞或形容詞。
第一,形容詞/動詞/動賓短語+“個”+動詞。
渠用勁個打。(他用力地打。) (24)
我老實個話。 (25)
你隨便個寫一點 (26)
簡單個看一下 (27)
你放心個走。 (28)
渠不要命個做事。 (29)
這一類格式中的形容詞數(shù)量有限,多具有副詞的特點,并且一般是雙音節(jié)的,后面的“個”可省略,直接修飾動詞,如“用勁打”、“簡單看”。而動詞/動賓短語后面的“個”一般不能省略。
第二,重疊數(shù)量詞+“個”+動詞。
東西要一樣一樣個吃。 (30)
紙要一張張個用。 (31)
書要一個字一個字個讀。 (32)
從上面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重疊數(shù)量詞有三種形式:數(shù)量+數(shù)量+“個”、數(shù)+量+量+“個”、數(shù)量名+數(shù)量名+“個”。在鄱陽話中,“東西要一樣個一樣個吃”這種格式也是可以說的,這里的“個”在句中起著強調(diào)數(shù)量詞和舒緩語氣的作用,但是根據(jù)語言的經(jīng)濟原則,這種情況很少。
第三,時間名詞/處所名詞+“個”+動詞。
細伢子一天到夜個哭。 (33)
我沒日沒夜個做事。 (34)
渠樓上樓下個走。 (35)
老張挨家挨戶個串門 (36)
這一類時間名詞或處所名詞多為四字格,且多為并列關(guān)系,“個”在句中起著強調(diào)時間、處所以及舒緩語氣的作用,可以省略。
4.1.3 轉(zhuǎn)指標記“個”
據(jù)肖萍(2011)對吳城方言的研究,“個”附著在體詞性成分或謂詞性成分后面,使它前面成分的意義發(fā)生變化。體詞性成分本指一種事物,加“個”后轉(zhuǎn)指另一類事物;謂詞性成分本指動作、性狀等,加“個”后也轉(zhuǎn)指事物,我們把具有這一語義功能的“個”稱為轉(zhuǎn)指標記。
第一,體詞性成分+“個”(+名詞)。
缸里個水用完了,碗里個還有。(碗里個=碗里的水,作主語) (37)
你個手比渠個大好多。(渠個=渠個手,做介詞賓語) (38)
第二,謂詞性成分+“個”(+名詞)。
一是動詞+“個”。在鄱陽話中“個”放在動詞后組成了一個具有名詞性質(zhì)的詞語,比如玩具或者游戲用“戲個”來表示,如“去看下有什么戲個”;可供人看的電影、電視、書籍報紙可以用“看個”來表示,如“今朝有什么好看個?”。
二是動賓短語+“個”。這一種格式中“個”作為結(jié)構(gòu)助詞具有將謂詞性結(jié)構(gòu)名詞化的功能,并且名詞化的短語大部分是表示身份和職業(yè)的名詞。例如:
當兵個真辛苦。 (39)
打工個常年四季在外頭。 (40)
賣油個老是不在。 (41)
不去南昌個舉手。 (42)
上述前三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當兵”、“打工”、“賣油”這三個短語都是動賓短語,屬于謂詞性結(jié)構(gòu)成分,而加上了“個”后,“當兵個”實際上是指“軍人”,“打工個”是“外出務(wù)工者”,“賣油個”是“油店老板”?!败娙恕?、“外出務(wù)工者”、“油店老板”這些都是名詞性的,都表示人的身份和職業(yè)。
三是形容詞+“個”。這一格式和上文體詞性成分加上“個”格式的語法功能基本一致,形容詞加上“個”后也可做主語、賓語。如:
大個(魚)比細個好吃 (43)
舊個不去新個不來 (44)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作為轉(zhuǎn)指標記的“個”在鄱陽話中還是十分活躍的,尤其是在雙方對話為更加貼合語言經(jīng)濟原則時,轉(zhuǎn)指標記“個”后面的中心詞可以省略。
4.2 語氣助詞“個”
普通話中的語氣助詞“的”放在陳述句句尾用來加強肯定語氣,鄱陽話中“個”也有相同的語法功能,但鄱陽話中“個”用于句尾還可以表示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
鄱陽個炒粉還蠻好吃個(鄱陽炒粉還蠻好吃的) (45)
渠還蠻精個(他還蠻精明的) (46)
我走去個(我走去的) (47)
爹爹坐車子去個(爺爺坐車去的) (48)
例(45)和(46)句尾的“個”是用來加強肯定語氣、明確話題的,例(47)和(48)則是用來標記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陳述過去發(fā)生的事情。
5 程度副詞“個[ko324]”
據(jù)陳云香(2007)考察,隋唐時期,“個”開始修飾形容詞;黃伯榮《漢語方言語法類編》中指出,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漢化中“一個”可作為程度副詞,可修飾單音節(jié)形容詞和雙音節(jié)形容詞,以及動詞和動詞性詞組;錢乃榮《吳語中的“個”和“介”》文中指出,吳語中“個”有表示程度的用法,通常寫作“介”。根據(jù)筆者對鄱陽話語料的收集,初步認為鄱陽話中的“個”也可作為程度副詞。
渠個精。 (49)
渠老婆個能,把渠吃得死死個。 (50)
西瓜個甜。 (51)
王明個怕老師 (52)
小麗個不爭氣 (53)
你摁個沒志氣 (54)
從上例我們可以看到,鄱陽話中“個”可放在形容詞、動詞和動詞性詞組前面,相當于普通話中“這么”。語義方面,“個”作為副詞,在句中通常起到加強語氣的作用,表現(xiàn)出說話人的驚訝和質(zhì)疑。如“渠個精?!闭f話人可能沒有和“渠”接觸過,對于“他十分精明”不太相信;“渠個怕老婆”說話人對于“他怕老婆”這件事十分吃驚;“小麗個不爭氣”說話人對于“小麗”不上進感到驚訝和吃驚。
6 結(jié)語
根據(jù)以上的觀察,在鄱陽話中“個”是一個十分活躍的語素。其他方言中,量詞、實詞、指示代詞、助詞等詞性,“個”可能具備一種或者兩三種,而鄱陽話中的“個”全部都具備。另外筆者在本地方言語料收集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前人對“個”的歷時考證以及在其他方言中的表現(xiàn),初步判斷“個”還可充當程度副詞的用法。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中國語言地圖集[M].香港:朗文出版(遠東)有限公司,1987.
[2] 黃伯榮.漢語方言語法類編[M].青島出版社,1996:400.
[3] 石毓智.漢語研究的類型學視野[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119.
[4] 陳云香.“個”字的歷時演變描寫[J].赤峰學院學報,2009(11):105-107.
[5] 錢乃榮.吳語中的“個”和“介”[J].語言研究,1998(2):78-89.
[6] 萬琴.南昌方言中“個”字探微[J].現(xiàn)代語文,2011(8):103-104.
[7] 肖萍.贛語吳城方言的結(jié)構(gòu)助詞“個”[J].現(xiàn)代語文,2011(2):92-95.
作者簡介:歐陽菁(1990—),女,江西人,上海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字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漢語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