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語言的結構形態(tài)視角,采用按語法功能分類的方法,論述了英語習語的分類。
關鍵詞:語法功能;習語;詞性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2-0003-02
語言學研究的一個基本課題涉及到習語的分類,它既是反映學術見解的理論問題,又直接關系到習語的范圍和處理習語條目的方式方法。20世紀70年代的語言學家基本上采用按語法功能分類的方法,把英語習語大致分為三種:
(1)單詞型習語。此類習語與語法詞類相關聯(lián)。它們可以同一般的單詞那樣看待和使用。從語法功能上看,有些是動詞性的,如turn in(上床睡覺), get away with(僥幸做成);有些是名詞性的,如hot dog(紅腸面包);有些是形容詞性的,如pepper and salt(黑白混合而呈灰色的);也有副詞性的,如hammer and tongs(全力以赴地)。
(2)短語型習語。這主要指那些由較多的詞固定組合而成的習語,如fly off the handle(勃然大怒),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進退維谷)。它們難以同一定的語法詞類掛勾,不能被當成一般的單詞那樣看待和處理。
(3)俗語和諺語。如Don'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 are hatched(不要過早地樂觀)。
這個分類體系不能令人滿意,因為尚有幾種結構的習語(如動詞+形容詞,動詞+名詞,以及從句形式或句子形式的習語)無法被套進這種功能類型的框框里。英語習語的結構確實同一般語句的結構那樣繁多,要十分詳盡地剖析出習語的各種結構是有難度的。但在學習和使用習語中,尤其是在編纂習語詞書時,深入研究習語的內(nèi)部結構是十分必要的。英國學者編寫的《English Idioms and How to Use Them》(英語習語及其用法)沒有系統(tǒng)地闡述習語劃分的標準,但它基本上是按結構形態(tài)來劃分習語的。除了介紹一些特殊單詞的特有含義和用法及少數(shù)幾條句子形式外,它主要介紹了下列幾種結構的習用短語:
(1)習用名詞短語。這包括名詞+名詞,形容詞(數(shù)詞或分詞)+名詞,名詞所有格+名詞,名詞+介詞短語,名詞+and+名詞等結構。如:forty winks(小睡), a baker's dozen(十三), the man in the street(普通人)。
(2)習語明喻短語。這主要指那些由"as+形容詞+ as+名詞"構成的習用短語。如:as black as coal( 極黑 ), as easy as ABC(非常容易)。
(3)習慣搭配的動詞與名詞。如動物及各自通常使用的叫聲動詞bees hum, cats mew, 還有一些動詞和各自搭配的名詞如cut通常同paper, a rod, the flesh等名詞連用,也可用在A child cuts teeth(小孩出牙齒)這樣的語句中。
(4)習用形容詞短語。這指的是那些由形容詞(或用作形容詞的分詞)與適當?shù)慕樵~組成的習語。如abhorrent to(與…不相容的), abounding in(富于…的), absorbed in(熱衷于)。
(5)習用介詞短語和副詞短語。如at the end of (在…末期), in view of(由于,考慮到);還有一些具有狀語功能的習用副詞短語如:once upon a time(從前)。
(6)短語動詞。指"動詞+介詞"或"動詞+副詞"這類結構的習語。此類結構的習語中的動詞有"及物"與"不及物"之分和其后隨詞有介詞與虛詞之分的情況,因此,把這類習語分為【A1】【B1】等六個基本結構模式,如下表:
(7)習用系動詞短語。主要指be+介詞,be+ 副詞,be+副詞+介詞,be+形容詞+其它詞,be+名詞,be+介詞+名詞等結構的習語,如:be for (贊同), be in for (免不了遭受),be a good hand at (對…很內(nèi)行),be out of place(不恰當)。
以上在英語習語結構的描述方面有獨到之處,但不夠全面、系統(tǒng)。譬如,它提及了個別的從句形式的習語,但沒有從結構的角度專題論述此類習語。 一般來說,單詞、短語或詞組、從句、句子,這是運用語言時由小到大的四中基本結構單位。作為語言的"精華和核心"的習語,雖然是總詞匯中的特殊部分,但就其廣義而言,也有與普通詞語相對應的四種基本結構形態(tài):含特殊意義或具特殊功能的單詞、習用短語、習用從句、習用句子。在這四種基本結構形態(tài)的習語中,習用短語無疑是最重要的。這不僅因為它的數(shù)量大,用途廣,而且因為它的內(nèi)在結構相當復雜多樣。所以,許多有關英語習語的書都把它作為重點來處理,大部分習用短語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與普通詞類相對應的類型:
(1)習用動詞短語,如be one's own man( 獨立地 ), make both ends meet(量入為出 )。
(2)習用名詞短語,如bag and baggage(完全地 ),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it(總的意思)。
(3)習用介詞短語,如by the turn of a hair(險些 ),for long(長久 )。
(4)習用形容詞短語,如green as grass(幼稚 ), free from(沒有…的)。
(5)習用副詞短語,如ever and again(不時地 ),sooner or later(遲早)。
(6)習用代詞短語,如all in all(一切的一切), none other than(不是別人而正是)。
(7)習用連詞短語,如as if(好象), not only…but also(不僅…而且)。
這些習用短語類型還可細分出許多種內(nèi)部結構,有少數(shù)習用短語,或因起首的詞有多種詞性,或因條目形式有多種處理方法,往往也不易于決定其類型的歸屬。作為統(tǒng)一的語義單位,許多習用短語在語句中也不可能像一般詞語那樣進行過細的語法成分分析。但是,盡管存在這些問題,弄清習用短語的各種形態(tài),對提高運用或好處理習語的準確性和靈活性是很有必要的。此外,習語雖然屬于詞匯學的范疇,但它們與語法學范疇的各種詞語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按結構形態(tài)來區(qū)分習語的方法則能簡明地表達出這種親緣關系。而且,根據(jù)這種分類法,絕大部分習語,尤其是具有多種功能的介詞短語還是比較容易劃分的;對一般的英語學習者來說,這種分類法也是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進一步弄清習語與普通詞語的關系和界限,繼續(xù)探討習語的淵源出處,著重從功能——結構這兩個角度去研究習語的分類,深入系統(tǒng)地剖析習語的結構類型,全面地總結各種結構類型的習語的語法功能,這將會有更大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Brumfit, C.J.and K.Johnson.1985.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Harmer, Jeremy. 1983.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gman Group Ltd.
[3]Haycraft, John. 1986. English Idioms and How to Use Them. Longman Group Ltd.
作者簡介:
李向紅,現(xiàn)任河南工業(yè)大學外語學院 副教授,畢業(yè)于武漢大學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