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杰
摘 要:小學數學新課改的重要理念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有效教學。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以新思想新觀念指導教學實踐,從興趣導學、主體參與、自主質疑、課外實踐這四個方面著手展開。
關鍵詞:有效教學;興趣導學;主體參與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2-02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2.145
新課改的一個重要教學理念就是有效教學,有效教學并不是單純地體現(xiàn)在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而是更為關注學生情感的提升與技能的培養(yǎng),將學生視為生命個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是對以教師為中心,只重視知識傳授的灌輸式教學的徹底摒棄,是現(xiàn)代教學的必然發(fā)展趨勢。在數學教學中,要實現(xiàn)有效教學,就要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生本課堂,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探究,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來,成為教學的主人、探究的主人,這樣學生才能在探究中得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fā)展?,F(xiàn)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實現(xiàn)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興趣導學,引導學生快樂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教學成功的前提條件。無數的教學實踐證明,只有激起學生對認知對象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把學習當做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主動而愉悅地參與其中,這樣學生不僅可以享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愛上數學學習,而且也可以實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構建,這正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先決條件。為此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只是機械地照本宣科,而是要以學生為中心,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學生所喜愛的方式來展開數學教學活動。
如游戲,游戲具有很強的娛樂性,非常切合小學生愛玩好動的天性,將游戲引入數學教學中可以將枯燥的學習變成有趣的游戲,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讓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達到對抽象知識點的深刻理解與形象認知。如關于倍數,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們可以和學生一起來玩明7暗7的游戲,從而讓學生在游戲中來加深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這比起枯燥而機械的訓練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更加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多為學生設計一些集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數學游戲活動,改變枯燥的知識講解,以激起學生強烈的參與熱情。
二、主體參與,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以往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只是機械地接受知識,這與有效教學背道而馳。要實現(xiàn)有效教學,就要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以主體身份參與到教學中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體探究,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構建,親身經歷知識形成全過程,學生才能在探究的過程中得獲取知識,提高技能,培養(yǎng)能力。為此教師要對師生角色重新定位,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的積極互動。
1.從學生的角度來設計教學,成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與認知水平,從學生的角度來審視教材,以學習者的身份來設計教學活動,成為設計者。這樣的教學才能以學生為中心來展開,引導學生以主體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從學生的角度來開展教學,成為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在具體的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來展開,避免機械地照搬教材與執(zhí)行教案,要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與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鼓勵學生展開充分交流與激烈討論,這樣才能在充分預設的基礎上構建動態(tài)化課堂,引領課堂生成。這樣的課堂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探究的課堂,教師不再是機械的傳授者,而是與學生平等的學習參與者與指導者,使得整個教學圍繞著學生這個中心有效展開。這樣才能實現(xiàn)有效教學。
三、自主質疑,增強學生問題意識
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自主提問正是打開科學大門的鑰匙,也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核心。為此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只滿足于讓學生用知識來解決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要為學生營造民主而開放的教學空間,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學會自主提問,這樣學生才能實現(xiàn)自主探究。
1.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敢問。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往往畏于教師與教材的經典與權威地位而不敢提問,要鼓勵學生質疑,首先就要打消學生的重重心理顧慮,放下心中的包袱,讓學生能夠勇敢地提出問題。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置身于這樣的教學之中,才能帶給學生自由與放松,學生才能將教師視為平等的學習者,勇敢地提出問題。
2.啟迪學生思維,讓學生會問。小學生正處于形象認知階段,對知識的理解往往浮于表面,所提出的大多只是一些簡單的問題。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入知識的本質,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會提問,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以提問來開發(fā)學生智力,啟迪學生思維,讓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來展開思考與思維,這樣學生才能學會思維,學會提問。
四、課外實踐,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有效教學自然不能限定在教材上、教室內,而是要將教學的視野引向寬廣的現(xiàn)實生活,從生活走向數學,從數學走向生活,在搞好課堂的同時,開辟第二課堂,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更多運用的機會,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達到鞏固知識與提高實踐能力的效果。
1.寫數學日記?,F(xiàn)實生活中存在豐富的數學素材,而這些遠遠是教材所不能提供的,是課堂教學時間所不能完成的,為了將學生帶入更寬廣的學習平臺,我們可以讓學生來寫數學日記,收集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學素材,這樣才能帶領學生走進數學的殿堂。
2.解決現(xiàn)實問題。教師用數學的眼光來審視生活,設計具有實踐性的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的題目,讓學生用所學書本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親身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將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更能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讓學生愛上數學學習。
總之,在新課改下我們要認真學習新課標,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運用于教學實踐之中,引導學生展開快樂與主動的探究,不斷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將課內與課外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實現(xiàn)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 陳海波.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5).
[2] 姚慧清.如何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3).
[3] 闕小虹.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4(23).
[ 責任編輯 趙建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