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薇
【摘要】當前,探究式教學倍受青睞。該教學方式通過 “發(fā)現(xiàn)學習”的過程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自主開展實踐活動比單純的教師灌輸更有效果。在英語教學中,也會運用探究式教學。運用探究式教學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提供了便利,減少或者取代了英語教師利用教材、音頻實施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就可發(fā)現(xiàn)“問題、合作、主題”是其中的三根杠桿。
【關鍵詞】小學英語 探究式教學 三根杠桿
一、案例背景
提倡在課堂上運用探究式教學是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期間。探究學習,包括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景解決問題等一系列探究活動。應用探究學習的目的是提升學生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對于小學生學習英語非常有利。因此,我準備了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六年級上冊中《Unit 8 Chinese New Year》這一節(jié)的課程教學?!禪nit 8 Chinese New Year》是該冊中最后一個單元,同時,這單元課程在講解時,正好距離我國的新年非常接近。在課程開始之前,我搜集了資料,做好備課,并制作好課件。
二、案例描述
走進教室,我開始進行《Unit 8 Chinese New Year》這節(jié)內(nèi)容的講解。
首先,在導入課程時,我問了學生一個問題,就是“How to write an English Email?”,了解學生對于write an English Email的掌握程度。并說到“Chinese New Year is coming. Su Hai gets an email from her e-friend Anna in Hong Kong.”根據(jù)內(nèi)容,講述了Anna是如何過春節(jié)的,之后,又播放了關于鞭炮、煙花、福字以及舞龍舞獅、紅包等與新年相關的圖片,并教授學生“firecrackers、fireworks、a lion dance、red packets”等新單詞。之后,提出問題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Chinese New Year?讓學生根據(jù)該問題合作討論Before Chinese New Year,On Chinese New Years Eve,On 2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都想要做的事情??梢园才艃扇艘唤M討論,以此完成Look and order和Grammar time。再然后,安排Fun time,將我自己之前準備的與新年相關的卡片放在課桌上,利用做游戲的方式展現(xiàn)剛才討論的內(nèi)容。由其中一個學生抽取卡片,按照卡片安排兩人之間的對話,要求對話內(nèi)容與卡片內(nèi)容相關或者提及卡片內(nèi)容。完成對話任務后,以《Chinese New Year》為主題,播放了我之前準備的新年英文歌曲,并提問“你們還記得哪些與新年有關的歌曲?”邀請會唱的學生上臺演唱。在這節(jié)課的最后,我安排了Culture time,通過簡單的講解和播放圖片為學生擴充了其他國家重要的節(jié)日和習俗。譬如Christm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in the UK,Thanksgiving is a very important holiday in the US.
完成課堂教學后,我為學生布置了需要完成的任務,一是掌握本節(jié)課學習的新單詞;二是向家長用英語講講自己想要在新年期間做的事情。
三、案例反思
通過上述案例,可以發(fā)現(xiàn)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探究問題、合作探究以及主題探究中,提升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創(chuàng)造水平,對于促進學生的語言個性發(fā)展非常有利。在上述實踐教學中,深刻體會到問題、合作、主題這三根杠桿在探究式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提出問題,引出學生探究興趣。為了順利開展探究式教學活動,應注重提出問題。對于問題,學生自然而然會有一種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學生會自主探究。提出的問題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引線,通過這根引線,學生的互動探究就會與教師所講授的內(nèi)容掛鉤。因此,在英語課堂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時,要注重提出問題。通常,在設置問題時,需遵循兩點:一是所設置的問題具有趣味性、挑戰(zhàn)性、啟發(fā)性;二是符合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從上述案例來看,在設置英語問題時,除了符合上述提到的遵循原則之外,還應該考慮語言情境。設置的問題在特定語言情境中,更能讓學生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去發(fā)散思維。
2.開展合作,找尋探究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合作與探究相輔相成。探究的重要形式,用合作方式展現(xiàn)。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成為了主流,這是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多多倡導合作。在英語探究過程中,有效地利用小組合作非常重要。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發(fā)現(xiàn),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利用發(fā)布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彼此進行合作,共同分析討論解決問題。合作期間,學生可以自主活動,教師主要起輔助作用,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這種合作討論的形式不僅能夠讓學生認真研讀問題,而且還能夠加強學生的探究能力。
3.確定探究主題,提升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就需要先定一個主題。在英語探究活動中,利用主題活動,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深入探究,而且還能讓學習目標更為明確。就英語這門學科而言,只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升,學生的語言創(chuàng)造水平才能提升。根據(jù)案例描述,在英語探究活動中利用主題活動形式進行探究,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非常有利。在選定主題內(nèi)容時,應考慮以下幾點:①所選主題是否符合教學內(nèi)容的實際需求;②所選主題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聯(lián)系,便于學生尋找素材;③所選主題活動符合西方英語國家的文化環(huán)境。為免所選的主題不符合西方英語國家的文化環(huán)境,缺少 “英語味兒”,在進行選擇時,應創(chuàng)設出西方國家的文化情境,潛移默化的滲透跨文化交際內(nèi)容,使學生在活動探究期間跨越國家之間的社會風俗與文化背景差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現(xiàn)英語的語言魅力,讓學生活學活用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