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萍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4-0225-01
根據(jù)生本教育的進一步推廣,課堂教學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逐漸凸顯,可是這并不是說教師就無事可做,而是要求教師把握有利時機,選擇恰當?shù)姆椒ㄟM行有效的點撥,從而幫助學生排除思維障礙,叩開求知大門?,F(xiàn)在根據(jù)本人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個人的看法。
1、在學生“一知半解”時點撥
在學生自學過程中,課本中的有些內(nèi)容學生似懂非懂,常會一帶而過,貌似理解其實并沒有真正弄明白,這時教師就要運用點金之術(shù),激發(fā)學生們的探究意識,真正領(lǐng)悟其內(nèi)涵。如在學習函數(shù)概念的時候,學生對概念中“對于X的每一個確定的值,Y都有唯一確定的值與其對應?!睂W生對“唯一確定”不是很理解。于是我讓學生做了一組題,問Y是X的函數(shù)的是:(1)Y=X?(2)Y=|X|(3)|Y|=x(4)3X+2Y=1,告訴學生不能確定的時候,X可以取特殊值求Y值,如果Y是唯一確定,那么Y就是X的函數(shù)。很明顯,問題(3)中,當X取一個確定值時,Y有兩個值與其對應,那么Y就不是X的函數(shù)。
2、在學生“欲說無言”時點撥
學生在自學有關(guān)理論總結(jié)的問題時,常常出現(xiàn)心有所悟卻口不能言的狀態(tài),出現(xiàn)這種情況,無非是兩種因素:一是語言表達能力偏低,二是對表述的內(nèi)容還不十分清楚。此時,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點撥”,加以引導。
3、在學生“各抒己見”時點撥
課堂上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學生暢所欲言,意見不一,誰也說服不了誰,此時教師就要對學生加以點撥,為學生指明思維的方向。
4、在學生“舉步維艱”時點撥
“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學生自己能想得通、說得明白的,自然不需老師指教。學生通過努力還是想不通、說不清,即處于求通而未通、口預言而未言的憤悱狀態(tài)時,教師要抓住時機,巧妙點撥。如解答下題:
求證:平行四邊形兩條對角線的平方和等于四條邊的平方和。學生不知道怎樣入手,我讓學生畫出圖形后,過頂點畫對邊的垂線,問學生,這時候我們構(gòu)建出了什么圖形,學生一看是直角三角形,馬上想到了勾股定理,從而問題得到了解決。
點撥不僅要注意點撥的時機,還要注意點撥的方法。
首先,點撥要“恰到好處”。
學生學習的過程是知識不斷積累、認識逐步深化的過程,其中遇到“疑難”是必然的、正常的,教師只有在學生冥思苦想而不得結(jié)果的關(guān)鍵時刻,“恰到好處”地予以點撥,才能真正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使其品嘗到“探究”的情趣和成功的喜悅,若教師不看“火候”,急于求成,那么,善意的“超前指導”會使學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永遠做不到觸類旁通。當然,過于滯后的指導也會使學生喪失“探究”的激情和信心,難以收到“趁熱打鐵”之效。
其次,點撥要“點到為止”。
教師點撥的根本目的在于把裹在疑難問題上的一層“窗戶紙”點破一個“小洞”,給學生提供繼續(xù)探究的契機和空間,讓其展開思維的翅膀,獨自去領(lǐng)略“洞”里的世界。這正如教師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學生盡力跳了還是夠不著時,教師只需給他稍微墊一個臺階,讓他繼續(xù)夠,而絕不是直接把桃子放到學生手里。否則,學生就永遠嘗試不到成功的艱辛和喜悅。至于給學生所墊臺階的高低,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跳起后與桃子間的差距而靈活決定。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在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學會畫龍點睛,善于點撥,激勵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實踐,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中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