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為順
【摘 要】隨著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的深入,體育與健康教育成為了體育課的教學主題,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越來越重視,體育教學由粗放化向著科學化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運動處方 教學 體質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4-0215-01
為了更好的激發(fā)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學生的不同體質、不同健康狀況、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體育基礎,對其實行處方化教學,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但是在中學,還存在著諸如時間、經費、場地設施和教師資源等很多硬件和軟件方面的困難。要更好的落實教學處方化的教學思想,還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以使體育教學朝著科學化的方向更好的發(fā)展。
一、運動處方教學的概念及特點
1、運動處方教學的概念。
運動處方教學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班級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健康狀況制定的針對性很強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是教師將因材施教與學生自學、自練、自控、自調和自評相結合的一種授課方式。通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運動處方教學形式的特點。
(1)針對性強。它直接面對學生體質或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直接針對這些問題的產生原因。反復討論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途徑。
(2)效率高。運動處方的最直接目標是更有效地提高練習者的身體素質。所以效率一直是運動處方所追求的目標之一。
(3)對于學生有吸引力。在運動處方的實施過程中,學生非常清楚自己身體練習的目的。知道自己的某項身體素質的水平。這樣體育鍛煉會對學產生較強的吸引力。
3、在體育課中實施處方化教學的進展。
目前,在體育課中,尤其是在中學體育課教學中,處方化教學還處于實驗研究和試驗階段。有很多的研究者分別對學生的體質健康評價體系、運動心理和體育課程改革等方面在理論上進行了研究,在課外鍛煉、體育教學方面進行了運動處方的實驗。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對如何實施處方化教學提出了很多的建議和經驗。
運動處方教學的實施程序是:測試——分析比較——制定處方——實施處方——分析效果——再測試(——分析——調整處方)。在其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較多,所以在中學階段大范圍的推廣這些成果,還存在著很多的困難。
二、中學體育教學情況
1、學校領導不重視。
在很多學校,尤其是在一些普通中學或是民辦中學,迫于社會對學校辦學質量的認可方式對學校形成的壓力,對體育還抱有“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態(tài)度,對體育課教學以及課外鍛煉給予的政策和關心不夠,在體育經費上投入非常有限,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導致部分體育教師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實行“放羊式”教學或在教學過程中偷工減料。
2、體育教師素質情況令人擔憂。
在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許多體育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選擇的教學內容過于迎合學生的心理,偏重于學生的愛好,結果導致教學內容不能全面的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
3、體育場地設施限制了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
一些學校隨著招生規(guī)模擴大,學生人數(shù)增多,使本來就不充足的體育場地設施更加不足。有的學校做課間操要分年級或單雙班交叉進行,教學過程中時有十個甚至二十幾個學生共用一個籃球的情況出現(xiàn)。
4、學生對體育的認識有待提高。
長期以來,在個別領導和教師錯誤的體育認識的影響下,在升學的重壓下,在家長的不當教育和寵愛下,再加上一部分學生自我嬌慣,還怕吃苦,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體育鍛煉可有可無,不愿參加體育鍛煉,更不愿意上在體育教師規(guī)范組織下的體育課。
三、結論與建議
在體育課教學中實施處方化教學,針對學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差異,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體育處方,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fā)會體育的健身健心功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更好的實施處方化教學,建議有關部門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的主導者,體育教師的能力和素質將直接影響教學的質量。所以要重視體育教師的培養(yǎng)工作。
(1)體育院校。為了從源頭上抓好體育工作者的質量,建議體育院校調整課程與專業(yè)設置,重視對學生的教學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重視對學生的師德教育。
(2)各級各類中學。領導要真正關心體育工作,按照國家有關法規(guī)計算體育教師的工作量,不歧視體育教師。重視對在職體育教師的培養(yǎng)與進修工作。鼓勵在職教師進行自學或是在不脫產的情況下進行自我的培養(yǎng),以提高在職教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適當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為了更好的實施處方化教學,要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要從學生的體質測試開始給予重視,認真地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制定出相對合理的運動處方,提供充足的體育場地設施。
參考文獻:
[1]李登光,吳宏江. 對研究生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的探討.《山東體育學院學報》[J]2004.2
[2]鄭建祥. 高校體育教學的以人為本理念分析.《甘肅科技縱橫》[J]2006.1
[3]岳建民. 高校體育運動處方教學探析.山西教育》[J] 2004.11
[4]劉若群,張民. 河北省學生體質與健康狀況調查研究.《學校體育與健康》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