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現(xiàn)鋒
【摘 要】 新課程標準的改革過程中,高中課程中的每一個學科都必須在教學要求上進行改革。為了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高中體育教學必須拋棄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出新的教學方法。為了讓高中體育教學能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發(fā)展,本文提出了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進行引導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高中體育;個性發(fā)展;教學過程;實踐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3-0-02
引言:
高中體育課程在教學形式上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化課程,在文化課程中,學生們都是坐在教室中,通過聽教師講課來進行學習。而在體育課中,學生們通常以整個學校的操場或運動場為教學空間,具有開放、寬敞的特點。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只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完全忽略了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重要性,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對學生未來的整體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在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引導教育中,體育課與其他文化課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體育課的主要目標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促進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而不同于其他文化課程,只是一味的追求學習成績。如何才能有效的引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呢?本文將展開詳細的探討。
1.高中體育教學的意義
1.1提高身體素質(zhì)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表現(xiàn)機會,在個性化自由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中,每個人都能形成具有自身獨特性的個性化特點。相關文獻中指出,通過參與一些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的個性化特點能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進而促進自身形成獨特的個性化特點[1]。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先生曾經(jīng)提出過“生命在于運動”的格言,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誰都離不開體育運動,人走路是運動,人跑步是運動,運動無時無刻都伴隨在人的身邊。因此,體育活動對于促進人的個性化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整個體育課程中包含了大大小小的各類體育項目,例如田徑、籃球、足球、乒乓球、跳繩、跳遠、跳高、鉛球、跨欄、排球等等。高中生能夠通過短時間的集中訓練有效提高自身在某個體育項目中的能力,進而提高自信心,收獲成功的喜悅。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不但能有效促進自身個性化特點的發(fā)展,還能提高身體素質(zhì),增強自身的體質(zhì)。
1.2緩解高考壓力
高中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能在高考中取得一個滿意的成績,但是隨著學習時間的增加,學生在教室中僅僅局限于課桌內(nèi),十分容易疲倦[2]。體育課恰好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走出教室,在戶外進行鍛煉的機會。學生在戶外進行體育教學,能夠充分釋放自己,讓自身的四肢得到有效的鍛煉。學生在上體育課的過程中,會進行體育活動或體育競賽等相關教學內(nèi)容,不但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還能讓學生在體育競賽的過程中緩解高考帶來的壓力,提高自身的意志力。此外,學生在體育競賽的過程中,不但能提升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還能獲得其他同學的加油和鼓勵,提高自信心,促進個性化的發(fā)展。
2.高中生個性發(fā)展的影響因素
2.1自我因素
學生在個性化發(fā)展的過程中常常容易受到自我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對自身進行全面的分析,了解自身的缺點和優(yōu)點,對于缺點要進行回避,對于優(yōu)點要充分發(fā)揮,進一步提升自我意識。學生不斷提升自我意識就能促進自身在體育教學中的個性化發(fā)展。
2.2團體因素
通常學生在參與團隊活動中最容易表現(xiàn)自身的個性特點,但是學生表現(xiàn)的個性特點并不全是積極的,也有可能是不利的。在團隊規(guī)則的影響下,學生如果能對不利的特點進行改正,就能逐漸形成積極的特點和良好的品質(zhì),提高學生的責任感。
2.3環(huán)境因素
環(huán)境因素主要分為兩大類,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人為因素就是學生的自我因素和團隊因素。自然因素就是體育課程的教學環(huán)境,例如體育場地的規(guī)范、體育場地的整潔等。
3.高中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
3.1體育課重要性的認識不足
相關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不愛上體育課的高中生都存在著對體育課重要性認識不足的現(xiàn)象[3]。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由于文化課數(shù)量的眾多,學習量的超負荷,導致學生們將極大多數(shù)的學習精力都放在了文化課上,而在高考的考試科目中沒有體育課,就會讓學生們認為體育課并不重要。學生長時間處于文化課的學習過程中,不但不能有效的發(fā)展自身的個性化特點,還會增加學習的壓力。因此,高中生首先應該對體育課產(chǎn)生重視,體育課不但能有效減輕學生在文化課程學習上的學習壓力,還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
3.2體育課被其他課程占用
除了在學生群里中對體育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教師群里中同樣存在對體育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的現(xiàn)象。很多文化課的教師常常擔心自身課時的不足,又認為學生上體育課只是耽誤文化課的學習,因此常常占用體育課的課時。在一些學校中,還普遍存在著大型考試前集體取消體育課的現(xiàn)象,體育課常常被其他文化課所取代[4]。教師和學校這樣的做法,不但侵犯了學生上體育課的權利,還阻礙了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將會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學習壓力上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
4.高中體育教學中引導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策略
4.1增強學生與教師間的溝通
在所有學生中在上體育課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清楚自己喜歡什么體育項目,擅長什么體育項目,進而積極地進行體育活動。而有一部分的學生會處于迷茫的狀態(tài),他們不知道自身喜歡什么體育項目,也不清楚自身擅長什么體育項目,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處于被動的地位。如果教師沒有與這些學生進行溝通,就無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時間一長教師會對這些學生產(chǎn)生忽視,而學生也會變得不愛上體育課,不愛進行體育鍛煉。因此,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是十分重要的[5]。觀察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可以發(fā)現(xiàn),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進行體育教學,認為學生們該做什么,學生們就必須做什么。教學過程中,不管學生喜歡不喜歡,擅長不擅長,都一味的強迫學生去做,強迫學生去學。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不但不能有效的得到鍛煉,還不能促進自身個性化的發(fā)展。新課程的體育教學中要求,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教師根據(jù)不同的學習特點,進行正確有效的引導,促進學生形成具有獨特的個性化特點[6]。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與學生建立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友誼關系,并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通過了解到的信息,對不同的學習進行不同的引導,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進而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得到充分有效的發(fā)展。
例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了解學生的想法,將不同的學生分為不同的組別,然后再進行體育課的教學。喜歡田徑的學生可以組成田徑小組,然后開展400米接力賽、800米長跑等體育活動。喜歡籃球的學生可以組成籃球小組,體育課的時間可以開展籃球比賽的體育活動。喜歡乒乓球的學生可以組成乒乓球小組,體育課的時間可以開展乒乓球競賽的體育活動。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上,教師也可以使用多種多樣的方法,除了在體育課堂上進行直接溝通外,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短信、QQ軟件等多種方法與學生進行溝通,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和想法后,就能設計出適合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全新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4.2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一個學校或一個班級中,每一個學生都來自于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由于環(huán)境的差異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形成不同的個體差異性[7]。個性差異性中包含了身體素質(zhì)、體育素質(zhì)、性格、興趣愛好等多種因素,不同的學生具備不同的身體素質(zhì)和體育素質(zhì),有的學生可能擅長體育,有的學生則不擅長體育;有的學生擅長田徑項目,也有的學生擅長籃球項目。性格方面上,有的學生天生外向,參與體育活動時特別積極主動,有的學生害羞內(nèi)心,參與體育活動時就會顯得不夠積極主動。興趣愛好上,有的學生喜歡球類運動,有的學生喜歡賽跑運動??偠灾瑢W生的個性能力都是截然不同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完全按照一種方法和一個目標去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新課標改革中明確要求,體育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認可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并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完全按著單一的教學方法去進行教學,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但不適合學生的發(fā)展,還會限制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導致體育教學取得的教學效果十分低下。新的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將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融入教學過程中,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同時教學還可以將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融入教學安排和教學考核中,充分將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落實到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去。
例如在籃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對籃球項目有興趣的學生分為一組,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分為甲組和乙組兩個級別。教師將初學籃球的學生分入乙組,將擅長籃球籃球的學生分入甲組,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可以讓甲組的學生教導乙組的學生學習籃球;在班級籃球賽或年級籃球賽中,可以讓甲組的學生參與比賽,乙組的學生在一旁參觀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甲組的學生通過教導乙組的學生能充分提高自身的籃球基礎能力,進而提升自己的籃球實力。而乙組的學生通過甲組學生的教導,可以較快的掌握籃球基本功,再通過觀摩有實力學生的比賽,提高自身的籃球實力。此外,還可能有極少數(shù)的學生對所有的體育項目都沒有興趣,教師就必須對這些學生實施針對性的教學手段。例如鼓勵這部分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體育活動,學生在簡單的體育活動中取得了成功,提高了自身的自信心,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一些稍微有難度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產(chǎn)生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進而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教學活動,促進個性化的發(fā)展。
4.3制定科學的激勵體制
激勵體制在體育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特別是對于能力不是特別突出的學生,激勵能鼓勵學生的自信力,提高學生勇氣,進一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化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教導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批評、懲罰、責備的行為,一旦學生沒有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或是完成的任務沒有達到理想的標準,教師就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事實證明,對學生經(jīng)過嚴厲的批評不但不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還會限制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對學生的身心造成不利的影響[8]。全新的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合理科學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激勵,對于有個性化表現(xiàn)的學生要充分給予肯定,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興趣,還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教師除了在口頭上進行激勵外,還可以在物質(zhì)上對學生進行激勵,以達到進一步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目標。
例如在田徑的教學中,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都很一般,所以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度普遍不高。學生在長期缺乏鍛煉的情況下,一旦進行田徑活動就會出現(xiàn)跑步速度不快、跑步姿勢不正確等現(xiàn)象,對體育成績造成直接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教學游戲的方法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首先教師將田徑拆分為若干個不同的類別,如田徑速度賽、田徑姿勢賽、田徑接力賽等,然后將學生分成兩組進行競賽,每組學生分別派出相同數(shù)量的學生進行這些類別的比賽,根據(jù)比賽的結果和名次進行積分。如田徑第一名積5分,田徑姿勢最標準的積5分,接力賽一至三名分別積7分、5分、3分等。最后所有類別的比賽結束后,積分最高的一組學生贏得勝利,獲得教師準備的獎品。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教師通過不斷的對學生進行鼓勵,對特別努力但沒有獲得名次的學生教師給予單獨的鼓勵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產(chǎn)生自信,更加努力認真的參與競賽活動,促進自身個性化的發(fā)展。
5.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對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發(fā)展自身個性,不但能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和體育素質(zhì),還能有效的促進自身的個性化發(fā)展,對未來各項能力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高中體育教學還能有效緩解高考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學校、教師以及學生本身都應該對高中體育課程的重要性產(chǎn)生深刻的認識,讓體育課帶給學生越來越多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猛.淺析體育教學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重要性[J].考試周刊,2013,23(16):101-102.
[2]邱熙.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的發(fā)展[J].未來英才,2014,06(12):155-156.
[3]郭海玲.大學體育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影響[J].體育世界,2011,14(24):23-24.
[4]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劉子厚.體育課如何發(fā)展學生個性[J].才智,2011,14(13):54-55.
[6]郭麗威.淺談高中體育課中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15(14):186-187.
[7]洪中坤.探究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06(11):467-468.
[8]何宇亮.略論高中體育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方法[J].大眾文藝,2011,12(23):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