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艷 馮秋珍 李強
摘 要: 本文從《醫(yī)學細胞生物學》實驗課授課內容、學情特點等方面歸納總結不同層次學生實驗課的帶教情況,同時,結合學生特點及現(xiàn)實情況,談談在實驗教學中如何因材施教,實現(xiàn)教學相長,以期為提高實驗課教學質量服務。
關鍵詞: 醫(yī)學細胞生物學 實驗課 因材施教
《醫(yī)學細胞生物學》(以下簡稱為本課程)是細胞生物學在醫(yī)學領域的滲透和應用,其實驗方法已成為基礎和臨床醫(yī)學研究不可或缺的技術。對高等醫(yī)學院校的醫(yī)學生來說,更應認真和扎實掌握細胞生物學的基礎理論和實驗方法。我校是一所綜合性醫(yī)學院校,學生層次復雜,有研究生(含碩士、博士)、七年制本科、五年制本科、專科等系列。本文從授課內容、學情特點等方面,歸納總結不同層次學生實驗課的教學情況,談談在實驗教學中如何因材施教,實現(xiàn)教學相長,以期為提高實驗課教學質量服務。
1.授課內容
研究生(含碩士、博士)的實驗課內容以能反映學科的最新進展為主要內容,同時結合研究生培養(yǎng)要求,選擇當前中醫(yī)藥研究中常用的細胞生物學技術作為實驗內容,如:細胞的培養(yǎng)、凍存與復蘇;DNA的提取;PCR擴增技術等。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將逐漸增加新的內容。在實驗操作中,因研究生理論基礎較扎實,實驗的基本原理略講,重點講解和強調實驗操作的細節(jié),以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力爭讓學生得到良好的實驗結果,為今后的科研打下扎實的基本功。
七年制本科生的實驗課開設項目大致同五年制本科生。實驗課內容以基礎性實驗為主,如:普通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及使用、細胞形態(tài)結構與細胞器的觀察、細胞生理活動的觀察等。通過這些實驗,可以鍛煉學生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力。這部分內容要求學生對實驗有完整的了解和認識,親自動手實踐從動物到標本的整個實驗過程,目的是進一步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課程結構的調整,將逐步增加細胞的培養(yǎng)、凍存與復蘇等項目。
專科學生由于課時有限,近幾年,本課程理論課時減少,實驗課相應地也在縮減,實驗課以基礎性實驗為主。
2.學情特點
研究生(含碩士、博士)經過本科階段或碩士階段的學習,當再次接觸到《醫(yī)學細胞生物學》時,表現(xiàn)出很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操作欲望,尤其是結合自己的專業(yè)課題研究,若有涉及該方面內容時,大家都認真思考,主動提問,積極動手操作,課堂氣氛活躍。
七年制和五年制本科生整體素質較高,學習態(tài)度端正,求知欲強,思維活躍,對本課程興趣濃厚,操作積極,但是提問的數(shù)量和質量較研究生稍差。課堂上,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相關實驗操作,實驗結果基本在預期范圍內。
專科學生在校時間短,相關醫(yī)學及實驗技術基礎較差,學習態(tài)度沒有本科生端正,部分學生未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完成相關實驗,而部分學生較認真,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基本完成相操作,有兩極分化之趨勢。
3.小結
基于以上情況分析,在今后的實驗課教學中需要注重因材施教以實現(xiàn)教學相長。
首先,注重教學內容的因材施教[1]。根據(jù)不同層次、不同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要求,在理論課和實驗課設計上,有所選擇和取舍。如:在臨床專業(yè)學生的實驗課上,以細胞形態(tài)結構與細胞器的觀察、細胞生理活動的觀察為核心內容。而其他專業(yè),則可以結合自身特色,選擇與專業(yè)相關的內容講解和開展實驗課。
其次,注重思想教育的因材施教[2],[3]。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適當?shù)丶右砸龑Ш椭笇?。研究生層面,也有一小部分不重視本課程的學生,表現(xiàn)為馬馬虎虎,做事不認真,實驗課老師在教學中就要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思想,改變學習態(tài)度,注意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科研作風;七年制學生大部分比較認真,每個人都想得到最好的實驗結果,學習更多知識,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偶爾會出現(xiàn)因操作失誤導致實驗失敗的,這時,就需要實驗老師對學生加以安慰,并不斷給予鼓勵,幫助其樹立信心;五年制學生大都能夠按部就班地完成實驗,但也有一部分人將實驗課視為“放松課”,不遵守課堂紀律,心思沒在實驗課上,這就要求實驗課老師對學生加以督促,正確引導。針對課堂上不同學生的表現(xiàn),實驗老師要注意統(tǒng)領全局,細致觀察,做到有的放矢,引導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再次,注重教學形式的因材施教。從課堂組織來講,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采取不同課堂形式,研究生可以采取開放式、創(chuàng)新性實驗的形式,結合自己的專業(yè)開展實驗課;七年制學生實驗課可以參照研究生的實驗課模式,即在基礎性實驗的基礎上,適當進行創(chuàng)新性實驗,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分組,自行設計實驗并獨立完成,鼓勵學生多動手操作;五年制本科生在實驗課上則主要是進行積極管理,讓學生遵循實驗室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保質保量完成實驗任務,并鼓勵學生多看書、勤思考、積極動手。
總之,本課程實驗教學作為基礎醫(yī)學實驗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結合學生特點,順利完成實驗教學任務,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是值得長期深入研究的一個問題[4],[5]。我們在實驗課教學中堅持因材施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強化教學效果,更可以督促教師不斷加強和提升綜合素質,最終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繼續(xù)努力實踐,不斷觀察,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服務。
參考文獻:
[1]蘇娟,訾曉淵,張樹忠,等.淺談因材施教在醫(y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6):174.
[2]劉佳.點燃學生自信心:大學教師不應忽視的一環(huán)[J].中國校外教育,2014,(15):33.
[3]李曉龍,韋力嘉,黃婉春.細胞生物學教學中融入醫(y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2,(30):163-164.
[4]鄭立紅,陳萍,劉丹,等.提高醫(yī)學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35):89-90.
[5]劉芳莉,黃昀,李鈺,等.對不同層次學生實驗課教學體會[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04,(6):636-637.
本文受湖南省中醫(yī)藥科研計劃項目資助(課題編號201663)
通訊作者:李強
(作者董小艷系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3級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