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玲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的交際活動越來越頻繁,社交禮儀在各種場合被廣泛地應用,它已經成為個人修養(yǎng)和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學校在培養(yǎng)具有良好禮儀修養(yǎng)的人才方面擔負著重要的職責,因此,技工院校紛紛開設禮儀課。禮儀課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突破常規(guī),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分析了禮儀課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進而提出了多種教學方法。
關鍵詞 技校 禮儀 教學方法 探討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中華民族素來享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守禮、行禮成為人際交往中重要的處事法則。因此,在人際交往中,要想真正以“禮”服人,首先必須知禮、懂禮。技校開設《禮儀》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將禮儀理論知識落實到日常的行動中,用禮儀來規(guī)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全面提升自己的禮儀修養(yǎng)。
《禮儀》課程涉及面廣,生活氣息濃,實用性強,基于這些特點和技校學生的實際,要真正發(fā)揮這門課的作用,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教師的教學方法十分重要。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僅僅是向學生灌輸一些定論,讓學生循規(guī)蹈矩地被動接受知識,顯然不能與這門課程的特點相適應。因此,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必須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
1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
教學方法具有科學性與藝術性的雙重特性,因此“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既要根據教學本身所具有的規(guī)律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又要善于對教學方法進行藝術性的再創(chuàng)造,靈活地加以利用。禮儀課究竟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呢?它不是主觀臆斷的,而是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來科學確定的。
1.1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任何教學方法都必須服務于教學目標,以達到教學目標為原則。《禮儀》課程涉及面廣,生活氣息濃,實用性強,基于這樣的特點,其教學目標主要應定位在三個方面:(1)讓學生意識到禮儀對于自己未來職業(yè)生涯的重要性,樹立起基本的禮儀意識;(2)讓學生學會以日常交往為核心的禮儀規(guī)范,這些禮儀規(guī)范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他們能夠直接應用并帶來良好的人際交往效應;(3)促使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禮儀規(guī)范知識和技能轉變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習慣,學以致用,達到終生受用的目的。因此,要實現上述三個教學目標,就要考慮與之相適應的合適的教學方法。
1.2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
根據《禮儀》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選擇學生在校園生活和走向社會所需的最基本的社交禮儀規(guī)范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具體而言,可以分為幾大模塊:第一,個人形象禮儀模塊,主要包括儀容禮儀、儀表禮儀和儀態(tài)禮儀等;第二,公共禮儀模塊,主要包括校園生活禮儀、各種公共場所禮儀等;第三,常用社交禮儀模塊,主要包括稱謂禮儀、介紹禮儀、握手禮儀、名片禮儀、電話禮儀、交談禮儀,拜訪禮儀、饋贈禮儀、求職禮儀等。這樣設定的教學內容并不追求大而全,而要做到小而精,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與此對應,結合教學目標,就要考慮這些教學內容應當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會更有效。
1.3根據學生實際選擇教學方法
技校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薄弱,認知水平較低,學習的自覺性不高,接受能力較差,在學習上對教師的依賴性教強,但他們思想活躍,喜歡新鮮的事物,不愿意接受現實中太多的約束。鑒于這些特點,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必須考慮學生的實際,才能真正因材施教,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
《禮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選擇講解示范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擬法、游戲訓練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禮儀修養(yǎng)的目的。
2.1講解示范法
講解示范法是一種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技校教學強調實踐性和學生的主體性,但這并不是意味著不需要教師必要的知識傳授,在禮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講解示范法,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和規(guī)范的動作向學生系統(tǒng)地傳授禮儀知識。
禮儀具有很強的規(guī)范性,這種規(guī)范在學習過程中是需要標準的講解和示范,因此,《禮儀》課程的教學不能弱化教師的示范作用。有些教師過度追求學生的自主性,一味強調學生的訓練,《禮儀》課程的確需要訓練,但訓練的前提是正確地掌握每一個規(guī)范的動作,自主性的訓練才會更有效果。與其讓學生一遍一遍地摸索,不如先給出學生規(guī)范,讓其在規(guī)范動作的指導下加強訓練。在課堂教學中,這個示范動作無疑是由禮儀教師現場來完成,不能完全寄托于影像視頻等資料,因為教師的現場示范要比影像視頻里的示范來得真實、親切。在示范過程中還要求教師做出標準的講解,即必要的禮儀知識和規(guī)范說明,比如在學習儀容儀表禮儀、儀態(tài)禮儀、介紹禮儀、握手禮儀、電話禮儀、交談禮儀等都離不開教師的言傳身教,所以禮儀教師必須用自己職業(yè)化的言行舉止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2.2案例分析法
禮儀課教學中的案例分析法,就是指把實際工作中出現的禮儀問題作為案例,交給學生研究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解決問題及行動能力的培訓方法。案例教學法反饋效果很好,但是對教師的案例選擇、甄別能力、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比較高。
禮儀課案例教學法中的案例一般來說有兩大來源:第一,身邊的“真人真事” 。課堂上,教師可以列舉我們身邊的人作為真實的禮儀素材,讓學生討論、分析、得出結論,學生能深切感受到禮儀就在自己身邊,必須用禮儀來規(guī)范我們的言行,并形成習慣。比如:講電話禮儀時,可以用某學生凌晨兩點半給教師打電話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這一真實的案例來說明打電話的時間;在講到公共場所的禮儀規(guī)范的時候,可以用學生插隊買飯的案例來說明;還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所碰到的一些不文明行為,并提出自己對這些現象的看法,在課堂上開展討論或者辯論,這樣有助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禮儀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二,傳統(tǒng)意義的素材案例。這些案例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它們可以是書本上的,可以是網絡上的,還可以是自己杜撰的,案例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一般用來剖析在禮儀實踐中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傊?,無論哪種案例,用在禮儀課中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禮儀修養(yǎng)。
2.3情景模擬訓練法
情景模擬訓練法,就是在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造生動、形象、具體的模擬情境來認識問題,理解問題,并進一步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和訓練的教學方法。在實施情景教學中,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通過積極的參與達到掌握相應技能的目的。
《禮儀》課程實踐性強,內容貼近生活,教學中要注意通過生動活潑、風趣幽默的形式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的動力。只有真正把學生調動起來,課堂氣氛才能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濃厚。另外,技校學生活躍好動、樂于參與的特點也要求教學方法要與之相適應,情景模擬這種方式與手段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情景模擬的內容可以是單純的禮儀規(guī)范,如基本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的學習演練和強化訓練;也可以是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而編排的劇本,即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提出演練內容,由學生來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情境并加以模擬實際操作。如日常交往禮儀模塊中的介紹禮儀、握手禮儀、名片禮儀等內容的學習都可以運用情景模擬法。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模擬一個具體場景,將稱謂禮儀、介紹禮儀、握手禮儀等運用其中進行模擬演練,其他同學進行觀看、討論,老師最后做點評。這樣,學生不僅樂于參與,更重要的是無形中掌握并能運用這些禮儀規(guī)范。
2.4游戲訓練法
游戲訓練法是一種在禮儀教學過程中常用的輔助方法,它的目的是改變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由于游戲本身的趣味性,可提高參加者的好奇心、興趣及參與意識,并改良人際關系。比如在講到求職面試禮儀的時候,我們可以運用游戲訓練法,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分別扮演招聘方和應聘方,把求職面試的具體禮儀規(guī)范運用到游戲當中,在游戲過程中要綜合運用以前所學習的儀表禮儀、舉止禮儀、交往禮儀和職場禮儀等禮儀規(guī)范。游戲訓練法不僅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綜合運用禮儀知識的能力,而且加強了人際交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2.5日常養(yǎng)成法
嚴格意義上說,日常養(yǎng)成法不是一種教學方法,但禮儀意識的形成和禮儀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開設一門《禮儀》課程就能完全解決的問題。要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在課后的學習、生活中自覺地踐行禮儀行為,逐漸使自己成為一個知禮、懂禮、守禮、行禮的人。因此,禮儀課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應該做到課堂學習和日常養(yǎng)成兩種教育方式的有機結合。具體來說,日常養(yǎng)成由兩個方面組成:第一,將學生禮儀課堂學習之余的表現納入課程考核,如教師隨機抽查學生的儀容儀表禮儀(穿戴是否整齊,是否有佩戴??ǖ龋┖统S蒙缃欢Y儀(見到老師是否主動問好,和老師交談的禮儀,進辦公室的禮儀等),以此來督促學生課上課下表現如一,防止出現上課認真學習、課后我行我素的現象;第二,通過第二課堂來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內禮儀活動,鞏固課堂學習,具體形式如成立禮儀隊、開展禮儀講座、舉辦禮儀比賽等。這種方法如果運用得當,對于學生禮儀意識的形成和禮儀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課堂教學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應當予以重視。
3結語
《禮儀》課程最顯著的特點是實踐性、操作性、實用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這些特點,就要創(chuàng)造積極的教學環(huán)境,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樂學、善思,不斷提高自身的禮儀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高宏,錢曉冰.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旅游專業(yè)課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5(8).
[2] 趙莉.高職《社交與禮儀》教學方法的選擇[J].教育界,2010.
[3] 孫玉梅.實用禮儀教學中情境模擬教學法的運用[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6(6).
[4] 金正昆.《社交禮儀》VCD光盤[M/CD].北京大學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