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明
摘 要: 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實施素質教育。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小學音樂教學被越來越多的學校和家長重視起來,音樂教育逐漸融入到小學義務教育領域。但是我們還應該清楚的認識到,當前小學音樂教育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我們分析其中原因,及時解決。本文主要結合小學音樂教育實際情況,就其中存在的教學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通過本次論述對更好的促進小學音樂教育受到重視有一定積極作用。
關鍵詞:小學生 音樂教育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100-01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和進步,社會人才需求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要求人才全面發(fā)展。教師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基礎,而義務教育階段的作用更為顯著。最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小學音樂教育在義務教學階段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逐漸體現(xiàn)出來。小學音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擔負著培養(yǎng)小學生審美觀、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引導作用,小學音樂教育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不斷滿足小學音樂教學的新課程標準,然而當前小學音樂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我們及時采取措施將其解決。
一、小學音樂教育存在問題分析
1.學校領導、家長以及學生對小學音樂教育重視程度不足
有受到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小學領導和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升學率和考試科目的教學,對于小學音樂教育的存在與否并不是很重視,因為很多教育者認為音樂教學給學校的效益影響并不是很大,可有可無。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從來不會講音樂課程學習的好壞作為教學的目標,更多的關注自己考試的成績。由于家長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大部分學生家長對小學音樂教育并不是很在意,也沒有將音樂課程作為主要科目,學習上并不關心。個別家長想要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能力,都是參加一些課外輔導班,并沒有將小學音樂教育和素質教育掛鉤。
2.教師隊伍建設不足,教學方法陳舊單一
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素質直接影響到小學音樂教育的質量。由于學校領導對小學音樂教育重視程度不足,小學音樂教師隊伍建設不足,很多高素質的音樂教師都不愿意從事小學音樂教學,都愿意到初中、高中教學。同時,再加上城鄉(xiāng)教育資源不平衡,城鎮(zhèn)地區(qū)小學音樂教學配置還比較充沛,而鄉(xiāng)鎮(zhèn)和農村地區(qū)小學音樂教師嚴重不足,很多農村地區(qū)的小學音樂教師都是由其他學科教師兼職,而且一周就一節(jié)音樂課,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此外,小學音樂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十分的單一和落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被動的聽講和模仿。教師按照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學十分缺乏新意,課堂教學學生主體地位不能全面體現(xiàn)出來,師生互動不足,課堂教學缺乏感染力和互動性,這樣的課堂教學氛圍嚴重壓抑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但是目前小學音樂教育并沒有達到這方面的要求。
3.小學音樂教育設施建設和資金投入不足
教學設施和教育資金一直是制約小學音樂教學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加大對小學音樂教育的資金投入,合理分配教學資源是現(xiàn)階段小學音樂教育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很多小學還沒有建立起音樂教室,音樂教學器材配置不足,就連基礎的音樂教學設施建設都不完善,音樂教室的面積嚴重不足,音樂教育的信息材料不夠,這種情況在農村小學存在比較嚴重。對于現(xiàn)代化音樂教學設備的引進,尤其是音樂器材的引進本身就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學校不舍得將巨額的資金用于一個非考試科目的建設上,這就導致了小學音樂教育硬件投資嚴重不足,此外,由于學校不重視小學音樂教育,音樂教師的待遇普遍沒有其他任課教師的待遇好,很多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都不愿意到小學任教,特別是鄉(xiāng)鎮(zhèn)農村地區(qū)的小學。
二、小學音樂教育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分析
1.積極鼓勵小學生參與到小學音樂教育中
如果小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小學音樂教育中,則整個教學效果會大大得到提升,并且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對此,小學音樂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習慣,設計出合理的音樂教學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同時,還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音樂知識進行創(chuàng)作,并為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教師還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yè)能力,為學生制作音樂伴奏,不斷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綜合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保證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興趣。
2.引進教師,革新教學方法
對于小學音樂教育來說,教師的作用毋庸置疑。學校的領導應該高度重視小學音樂教育,采取各種措施吸引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大對本學校音樂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優(yōu)秀的教師才是實施正確教學方法的關鍵。傳統(tǒng)音樂教學以教學生唱歌的課程雖然比較成功,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并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小學音樂教育除了要教會學生唱歌之外,還要教會學生音樂審美能力,通過音樂發(fā)現(xiàn)美、表達美,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音樂教學中,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此外,學校還要注重音樂教師的生活待遇,保證音樂教師和其他任課教師一樣享受同等的待遇,從而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吸引更多優(yōu)秀人員加入到小學音樂教育中。
3.加大對小學音樂教育的資金投入
小學開展音樂教學需要配置一定的教學器材,要保證有寬敞的音樂教室,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環(huán)境、設備以及教師不足的多種問題。小學音樂教育需要一定的樂器,輔助學生對音樂理論直接理解。除了購置一定的樂器之外,還要引進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營造一個活躍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小學音樂教學目標,要想實現(xiàn)這些要求就需要持續(xù)加大對小學音樂教育的資金投入。
結語
總之,新課程大背景下對小學音樂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改善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多種問題不是較短時間就能解決的,需要一個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他需要各方不斷努力,給予重視,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最終促進小學音樂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洪.架起一座通往審美藝術的橋梁——淺談如何在音樂欣賞課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2 (14)
[2]陳飛.用心聆聽感悟鑒賞音樂 以情演唱傳達個人共鳴——小學音樂教學淺談[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1 (15)
[3]羅凈楠.領悟新課標 貫徹新理念——小學音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 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