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芳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課堂導入指的是教師在教授新內容知識開始時,引領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的教學方式和行為,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初步聯(lián)系,關系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和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高中英語教師應充分提高課堂導入的有效性,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這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1. 高中英語課堂導入需注意的主要事項
首先,時間上,正所謂“一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見,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課堂導入作為新課教學的開端,對課堂教學效果影響較大。不過,教師應嚴格控制課堂導入的時長,一般為5分鐘左右最為適宜。其次,地位上,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包括導入、進行、結束與總結等,教師只有將這些環(huán)境連接恰當、相互配合,才能真正提升教學質量。課堂導入應定位于調動學生興趣,激發(fā)其主動學習英語知識。再次,方法上,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導入過程中,導入方法應靈活多變,千萬不能生搬硬套,可根據(jù)教學需求采用各種有效的課堂導入方式。如果教師長期使用同一導入方式,難免會導致學生產生審美疲勞現(xiàn)象。
2. 提高高中英語課堂導入有效性的策略
2.1 情境導入法
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針對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不能耗費的時間太長,以免影響主體教學內容的進程與實施,所以,教師在選擇和使用導入方法時,應盡量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課堂導入。高中英語教師在運用情境導入法時,可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從具體的課文內容出發(fā),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興趣,讓他們初步了解本節(jié)課需要學習的內容,從而獲得較好的學習感受。高中英語教材中選取的課文體裁多樣、內容豐富,涉及范圍較廣,很多課文都包含有具體的情境或故事情節(jié),此時,教師可針對課文內容營造情境,為學生講解關于課文內容的背景知識,可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配合視頻、圖片和音樂等素材。通過兩者的有機結合,學生能夠對英語課文中的內容初步了解和掌握。
2.2 問題導入法
在高中英語課堂起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設計幾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采用提問學生的方式,將課文內容引出,以問題為引導,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探究欲望和興趣。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問題導入法過程中,通過提問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進行自主思考,提升學習注意力。問題可促使學生逐步探究,并尋找解決疑問和困難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繼續(x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解決,他們將會對積極學習的內容理解得更為全面和透徹,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工作。比如,在進行《School life》教學時,教師可設計以下問題:What is your dream school life like? What kind of school activities do you enjoy? 等,讓學生進行討論,導出教學內容。
2.3 故事導入法
在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為提升課堂導入的有效性,教師可采用故事導入法,運用豐富的故事資源,使課堂導入變得更加風趣幽默,在新課開始環(huán)節(jié),為學生講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故事,以此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知識的動力和熱情。高中英語教師英語故事導入法,可將原本乏味課堂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具趣味性,而且通過故事的引導,能夠調動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產生遐想,使整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變得興趣盎然,從而實現(xiàn)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例如,在進行《Sporting events》教學時,教師可為學生講解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的故事,由顧拜旦提出,并通過他的不懈努力,最終在1896年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第一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從而導入具體的教學內容。
3. 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高度重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認真分析和研究,從多個方面和角度出發(fā),不斷優(yōu)化和改善課堂導入方式,促使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對英語知識產生好感,從而主動參與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1] 王曉來.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狀況的調查報告[D]. 曲阜: 曲阜師范大學, 2013.
[2] 陳炎英.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體會[J]. 新課程學習(下), 2014(11).
[3] 江亞平. 高中英語課堂導入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考試周刊, 2014(67).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泗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