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赫嵐
摘 要: 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能潛移默化地愉悅學生的心情,緩解疲勞。音樂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要創(chuàng)設愉悅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音樂知識,張揚個性,放飛夢想。
關鍵詞: 小學音樂 情感交融 放飛夢想
小學音樂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教師認真探討。教師應創(chuàng)設精彩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讓課堂“動”起來。讓小學生心情愉悅,享受音樂,拓寬音樂視野,用音樂美化學生的人生。教師利用多種手段挖掘小學生的藝術情感,滲透美育教育。課堂上,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音樂知識,以音樂知識為載體,捕捉生活中的音樂現象,引導學生享樂音樂。以學生為主,給學生充足的試唱實踐,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自主編歌詞,讓他們敢想、敢說、敢做、敢唱。調動多種感官,讓學生的音樂思維動起來。給小學生插上音樂的翅膀,放飛夢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情感交融,激發(fā)興趣
1.1謎語導入,誘發(fā)情感。
謎語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游戲活動,能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謎語猶如火花,能點燃小學生探究音樂知識的火焰。謎語能使學生產生急切的求知欲望,強烈刺激孩子的大腦皮層,促使他們心里好奇,積極動腦思考。開啟智慧,拓展思維,誘發(fā)積極情感,促進了自主學習,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愉悅性與趣味性。例如:教學音樂欣賞《小小的船》一課時,教師說要給同學們出一條謎語,大家喜歡嗎?調動課堂積極性,學生立刻安靜下來。出示: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彎刀。(猜一猜)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很快說出是月亮。教師追問:我國有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與它相關,你們知道是哪個節(jié)日嗎?同學們說得很對。中秋節(jié)是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日,過節(jié)時,人們要一家團團圓圓吃月餅、賞月。有一個小朋友特別高興,你看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她到哪兒去了呢?觀察圖片:這是什么季節(jié),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坐月亮船的小朋友要去哪兒?小船能在天空中嗎?學生了解歌曲內容后,主動提出問題,教師給予表揚,然后導入新課。教師示范按節(jié)奏讀一次,學生讀歌詞,請大家欣賞《小小的船》,鼓勵學生律動,隨拍節(jié)用身體做劃船的動作,感受樂曲的速度,豐富想象力,使課堂教學生機勃勃。想象歌曲表達的優(yōu)美意境,讓小學生感到音樂的親切、有趣,在音樂欣賞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2巧用動畫,豐富想象。
多媒體具有形象生動、直觀真實等多種媒介功能,把抽象的音樂問題形象化。動、靜結合,幫助學生理解歌詞內容,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積極性。小學生特別愛幻想,生活本身就充滿奇特的幻想。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多媒體從視覺和聽覺上刺激學生,使學生精神飽滿、興趣盎然,從而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例如:教學歌表演《什么動物出來玩》時,教師用Flash動畫演示小動物們出來游玩,聆聽小動物的叫聲,孩子們開心極啦!然后教師讓學生聽音樂找動物,幾名頭上戴著小動物頭飾的同學上臺了。讓他們仔細聽音樂,分辨音樂描寫了哪一種小動物,猜中就由戴頭飾的小同學模仿表演。獅王雄壯威武地走來,嘴里還“嗷嗷”地吼著;一個戴鴨子頭飾的小男孩故意把屁股扭來扭去,滑稽可笑,還“嘎嘎嘎”地叫著;一只小雞展開翅膀跑過來啦,這個小女孩唱著:“小雞小雞,嘰嘰嘰,嘰嘰嘰?!焙⒆觽兿胂罅ωS富,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表達出音樂表現的情感。老師彈琴,學習歌曲。多媒體給了學生馳騁想象的空間,讓音樂和生活聯系起來。
2.激活思維,放飛夢想
2.1學唱歌曲,播種快樂。
歌曲以其高亢、明快和節(jié)奏活潑的特點使學生快樂。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演唱。小學教材中學唱部分歌曲的歌詞多以學生喜歡的小故事形式表現出來,學生好記易懂,在音樂中受到美的熏陶。對低年級小學生進行音樂教學時,要從高音譜號、拍號和調號等知識教起,讓學生了解初步的樂理知識,演唱時做到姿勢正確、氣息順暢、咬字清楚、表演手勢和面部表情等良好,感受音樂,引起學唱興趣,給人美的享受。讓學生學會聆聽鳥鳴聲、動物的吼叫聲、人的吶喊聲等自然界里其他聲音,自主模仿,慢慢品味和諧的音樂。低年級可采用“打電話”游戲進行聽音訓練,教師先彈一個二度或三度音程,然后問學生:“喂,你是誰呀?”學生答:“我是do mi?!惫膭顚W生用多種方法記憶歌詞,可以動筆畫一畫,再學唱歌曲,學生會感到很快樂。例如:教學《粗心的小畫家》一課時,展示學生的繪畫作品,討論一下粗心的地方,把故事講完整。然后教師完整地演唱歌曲的第一樂段,學生跟唱,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唱完后,讓學生改編歌詞內容唱一唱。學生掌握歌曲旋律,學到生活哲理,真可謂一舉多得。
2.2創(chuàng)新表演,開啟智慧。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音樂與表演是緊密相連的,想要充分表現歌曲的主要內容,就要通過精彩的表演收到良好的效果。表演能激發(fā)小學生的音樂興趣,學生在拍拍手、扭扭脖子和動動腿中得到音樂熏陶,增進小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提升藝術審美能力。教唱歌曲之前讓學生準備好頭飾,邊唱邊動,學生不知不覺感受到音樂中速度和強弱的變化,表達出學生內心的真實情感。使小學生身心愉悅,開啟智慧。例如:欣賞《龜兔賽跑》時,因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講述龜兔賽跑的故事,渲染情境,調動興趣,然后讓學生扮演烏龜和兔子進行音樂劇表演,享受自我表現和與同學合作的快樂。通過表演,學生很快掌握歌曲旋律,情緒高漲,在表演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為歌曲創(chuàng)編龜兔賽跑的動作,體會“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寓意,體驗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小學低年級音樂課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拓寬視野,激發(fā)想象力。鼓勵學生自由表現,根據音樂情節(jié)創(chuàng)編情景劇,創(chuàng)編自演舞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藝術素質。放飛小學生的夢想,充分感受音樂的魅力。打造高效課堂,情感交融,放飛夢想。
參考文獻:
[1]潘麗琳.淺析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上),2014(05):114.
[2]劉慶偉.論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238.
[3]高楊.小學音樂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習慣[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