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榮茂 王微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適應新常態(tài)”這一科學的論斷,幾年來社會各界非常重視,并在工作實踐中踐行這一科學的論斷。民辦高校教師黨員作為我國高校一個特殊又重要的群體,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職責,面對新常態(tài)、適應新常態(tài),民辦高校應該如何構建對于教師黨員的激勵機制,充分發(fā)揮教師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這是民辦高等院校黨組織面臨的具有時代性和現(xiàn)實性的又一重要課題。
關鍵詞:新常態(tài); 民辦高校 ;教師黨員; 激勵
隨著“新常態(tài)”引發(fā)的廣泛的社會討論,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對處于弱勢地位中的民辦高校培養(yǎng)人才不斷提出的新要求,民辦高校的教育工作所直接面對的環(huán)境日趨復雜。但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往往不穩(wěn)定,流動性大,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因此必須充分發(fā)揮民辦高校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加強對教師黨員的教育和管理的同時,務必改革創(chuàng)新教師黨員激勵機制。
一、新常態(tài)的認識
新常態(tài)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指我國經濟發(fā)展在新階段呈現(xiàn)的一種嶄新的而且將持續(xù)一段時間的發(fā)展態(tài)勢。這是一種趨勢性、不可逆的發(fā)展狀態(tài),意味著中國經濟已進入一個與過去30多年高速增長期不同的新階段。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教育也進入新常態(tài)。在教育新常態(tài)的背景下,民辦高校要謀求生存發(fā)展的關鍵就在于建立一支優(yōu)秀高效的教師隊伍,一支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需要黨員教師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更需民辦高校黨組織的科學領導和激勵。因此,民辦高校如何構建高校教師黨員的激勵機制是民辦高校發(fā)展的重要課題。
二、民辦高校教師黨員激勵機制現(xiàn)狀
大多數(shù)民辦高校的黨組織與基層教師黨員聯(lián)系較少,教師黨員隊伍缺乏凝聚力。民辦高校的教師黨員普遍缺乏對高校黨組織的歸屬感。民辦高校本身也普遍缺乏對教師的激勵機制。即便是有一定的激勵機制,激勵機制系統(tǒng)性也比較弱,激勵制度普遍地缺乏對教師黨員需求的分析,使教師不能得到個體相適應的要求,獎勵范圍狹小,激勵機制單一,不具全面性。因此,民辦高校教師黨員激勵機制未能真正起到激勵教師黨員發(fā)揮先進性的作用,具體問題如下:
一是難以滿足教師黨員的精神需求和價值需求;二是存在諸多不公平因素;例如過分重視學歷和職稱、缺乏科學的指標體系和考核標準、考評主體的主觀性隨意性太強等。三是對不同階分層即群體區(qū)別的黨員管理考慮不夠。
三、民辦高校教師黨員激勵機制創(chuàng)新應遵循的原則
為了更好發(fā)揮激勵機制的作用最大限度調動教師黨員的積極性,改革創(chuàng)新激勵機制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公平公正是激勵機制的重中之重。公平是建立黨員之間信任的前提,創(chuàng)新黨員教師激勵機制首先要做到公平合理,對于每一位黨員教師的貢獻都應給予公正合理的評價。對黨員教師的評價也應該一視同仁。公平地評價教師黨員,公正地給予教師黨員鼓獎勵方式,公開地說明獎勵政策的緣由。盡可能地提高各種涉及黨員利益的評價評估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和透明度,切實做到公平公正好公開。
(二)合理目標設置原則。
激勵機制離不開合理目標的指引,目標是教師黨員行為的預期結果和最終目的,是激勵教師黨員有形的可以測量的成功標準?;鶎狱h組織給予教師黨員科學合理的目標能起到一定的激勵效果。
(三)尊重和情感關懷原則。
尊重是人類一種高層次的需要,有很強的激勵力量,作為高校教師具有強烈地追求被理解、受尊重的情感需要,因此民辦高校黨組織對于教師黨員的激勵機制必須充分地給予教師黨員尊重,在尊重的基礎上側重對教師黨員的情感關懷。
四、創(chuàng)新民辦高校教師黨員激勵機制的對策
(一)切實分析黨員教師實際需求,注重激勵方式的多樣性。
美國行為學家赫爾伯格曾提出著名的“雙因素理論”,他把工作滿意感的因素分為兩類,“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激勵因素對教師黨員的行為產生更大的激勵作用。因此,能激勵教師黨員工作熱情的不僅是工資、獎金、福利等保健因素,更是工作的成就感、事業(yè)發(fā)展前景等激勵因素。高校黨組織應充分結合教師黨員的實際情況,激勵過程中將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結合起來有助于提高激勵的促進力和吸引力。因此建立教師黨員激勵機制應注重激勵方式的多樣性。
(二)建立尊重教師黨員民主權利保障機制,激勵教師黨員關心學校教育事業(yè)。
民辦高校應建立教師黨員民主權利的保障機制,多征集基層教師黨員對于重大問題的意見,先保障教師黨員的民主權利再要求教師黨員履行義務。讓教師黨員有主人翁的責任意識,進而鼓勵教師黨員熱心關注學校的教育事業(yè)。
(三)將開展多種形式組織活動作為增強凝聚力的載體,成就教師黨員的歸屬感。
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加強與黨員教師的聯(lián)系,將黨員教師隊伍凝聚起來,讓教師在參與豐富多彩的黨組織活動過程中時刻銘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和黨員的使命感,成就教師黨員的歸屬感。
(四)完善情感激勵,構建積極心理的教師黨員激勵策略。
民辦高校黨組織應主動關心基層的教師黨員,幫助教師排憂解難,把關心教師工作與教師生活身體等方面結合起來,充分地尊重教師的學術創(chuàng)造和個性發(fā)展,努力建立公平公正的晉升程序,通過思想激勵、文化激勵、愿景激勵和情感激勵讓教師黨員保持歡快的進取精神狀態(tài),并產生高度負責的責任感。
總之,在新常態(tài)的社會背景下,民辦高校教師黨員激勵機制的創(chuàng)新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工作,我們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切實積極探索和建立教師黨員激勵機制,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才能對廣大黨員教師的思想行動產生積極效應,全面推進新常態(tài)民辦高校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http://baike.haosou.com/doc/3292092-7757022.html好搜百科-新常態(tài).
[2]李念良.民辦高校教師激勵機制構建的幾點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05):102-103.
[3]饒林,劉基林,沈玲,吳楨芬.完善高校教職工黨員激勵機制的思考[J].思想戰(zhàn)線,2008社會科學專輯34卷:1-5.
[4]陳啟清.正確理解和適應新常態(tài)[J].中國國情力,2014,(10):21-23.
[5]談蓓月,李芳,朱超群.高校教師黨員作用的發(fā)揮機制和途徑[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14,(11):27-29.
[6]胡晶.高職院校性質管理人員激勵機制探析[J].現(xiàn)代交際,2015,(02):138.
[7]黃琳.廣東省民辦高校教師激勵機制問題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 2013,(12):251-251.
[8]楊鋮,羅小松.積極心理資源的高校教師黨員激勵策略探析[J].黨建研究,2014,(07):102.
[9]陳秋蘭.略論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激勵機制[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12): 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