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蘇紅
摘 要: 農(nóng)村的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的素質(zhì)普遍偏低,教學難度加大,學生不想寫,老師也愁教,作文課往往被一般的語文課取代,作文課形同虛設。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除了讓作文課常態(tài)化外,還要讓作文課有新意。
關鍵詞: 作文教學 技巧 方法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特別是農(nóng)村的作文教學更是難上加難,因為農(nóng)村的孩子閱讀量少,表達能力差,見識少,寫作時更是錯句連篇,篇幅短小。于是乎形成了老師不想教,學生不想寫的尷尬局面。久而久之,惡性循環(huán),導致學生的作文水平低下。
立足農(nóng)村語文教學十幾年,我深深體會到作文教學的難處。作文中教學中,我積累了一些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介紹如下。
一、讓作文課常態(tài)化
農(nóng)村作文教學可以說讓學生叫苦連天,也讓老師焦頭爛額。學生的作文語言干癟、空洞;老師的教學方法單一,甚至是無計可施、束手無策。課程表上標注著作文課,但是基本上形式化,“年級斷層”現(xiàn)象嚴重,很多情況下是一兩個月不見得寫一篇作文,弄得學生都不知道寫作為何物,連最根本的寫作方法都掌握不了。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師對作文教學認識不足,缺乏重視。
針對農(nóng)村這一情況,我在初一年級就定下了死規(guī)矩:作文課每周必上。這樣也給了學生一個認知——作文課很重要。有了這樣的心理定式,讓學生知道:“哦,原來我們必須上作文課!”常態(tài)化的作文課是教師教好作文、學生寫好作文必不可少的前提基礎。
二、作文課要有新意
當學生硬著頭皮上課的時候,我們?nèi)绻麊握{(diào)地讓其寫寫寫,則必定不會有好的效果,這就需要老師在如何上好作文課上下工夫。形式的多樣化必定會激起學生上課的興趣。
(一)擴大閱讀量,積累寫作素材。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寫好作文必須先擴大閱讀量。如何擴大孩子們的閱讀量呢?如何讓他們愛上閱讀呢?為此我下了一番工夫。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蔽揖屠脤W校圖書室的便利條件,把一些適合孩子們的圖書介紹給他們,內(nèi)容要最大化地豐富,不論是詩歌還是小說,不論是寓言還是童話,不論中國還是外國的作品,都介紹給他們,并設置一些小活動,發(fā)一些小獎品,鼓勵他們閱讀。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們通過閱讀嘗到了甜頭,習慣也慢慢培養(yǎng)起來了。有了讀書的氛圍,在班里組建“圖書角”,鼓勵孩子們把自己的書拿到學校里互相交流閱讀,取得了1+1>2的效果。
(二)教授寫作技法。
寫作技法是學生寫好作文必備的技能。剛剛踏入初中的學生基本上沒有寫作技法可言,寫出的句子通順沒有語病就已經(jīng)不錯了。在作文課上我們不妨先介紹幾種行之有效的寫作技巧,比如“開頭的技法”,“結尾的技法”,“布局謀篇的技法”,“積累素材的技法”,“作文題目擬法技巧”,等等,再配以適當?shù)睦慕馕?,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這些技巧不能生搬硬套地硬塞給孩子們,我的做法是要他們在寫作中慢慢揣摩與運用,需要適當?shù)膶懽骶毩?。剛開始的要求不要太高,先是片段的練習,然后是整篇作文的練習。目的是先讓孩子們有話可說,之后再糾正孩子們該如何把話說漂亮。
(三)互評作文。
在作文教學中,我比較得意的一個技法就是鍛煉學生“互評作文”。
按照常規(guī),孩子們完成習作,等待著老師的“一語定乾坤”,時間一長,作文成績?nèi)绾嗡坪醪恢匾耍欠N同學間互相比試的心態(tài)也蕩然無存了。我抓住孩子們的這個心理,趁熱打鐵,習作完成后讓同學們評判作文的優(yōu)劣。當然這就需要老師對課堂有較強的掌控能力及適當方法。
首先,需要讓孩子們明確了解一篇好的作文的評價標準及評分的標準。有了標準之后孩子們就有的放矢地評作文了。剛開始,孩子們只能找出作文中的錯別字,作文的評語也只是“好”、“很好”、“一般”等簡短的評語。一段時間后,孩子們可以針對某一句,某一段,進行適當?shù)亩淘u。在評論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如何遣詞造句,布局謀篇。
另外,學生的互評作文也會激發(fā)他們“互比”的心理,這次你比我強,下次我一定要超過你;這次你能挑出我的毛病,下次我也要挑出你的毛病。這樣時間一長,他們寫作文,評作文的氛圍就有了。當然,互評作文形式也要多樣化,比如“同桌交換互評”“分組互評”“隨機互評”“評選最佳作文”等方式,都會激發(fā)孩子們評判作文的興趣?!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了這樣的氛圍,孩子們的寫作水平會更快提高。
(四)說作文。
農(nóng)村孩子的作文水平差,語言表達能力也不高。“說話”與“寫作”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在作文訓練方面,還要訓練孩子的說話水平。說作文可以寫前說,針對作文題目及要求,指導學生說自己的想法,說思路。這樣我們可以在學生落筆之前做出針對性指導。說作文也可以在寫后說,我們指導學生針對自己的作文說自己的得意之處,說不足與缺陷。寫后說可以使教師幫助學生提高得更有效率。說作文,實質(zhì)就是引導學生深化對寫作的認識,同時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些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都是必需的。
這項訓練不但在作文課時要注意,而且要延伸到平時的語文課,比如“課前一分鐘演講”、“臨時作文”等小活動,都是對孩子們說話能力的訓練。
三、結合身邊事物寫作文
農(nóng)村孩子見識少,寫作內(nèi)容似乎受到了限制。比如:寫某處景點,某個名勝古跡。孩子們只能是照貓畫虎,無病呻吟,寫出來的作文可想而知。
法國著名雕塑大師羅丹說:“世界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焙⒆觽兛偸潜г箾]什么內(nèi)容可寫。其實只要我們深入生活中,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鼓勵孩子們觀察生活,積累生活中的點滴親情,發(fā)現(xiàn)生活的秀美風景,擷取生活中的人情事物,都可以作文。農(nóng)村有廣闊的天地,有寫不盡的素材,讓孩子們在身邊發(fā)現(xiàn)素材,寫身邊的真人真事。這樣孩子們的作文就會言之有物,不空洞,更有農(nóng)村特色。教師在設計作文題目時必須考慮學生實際,讓作文貼近學生生活,使其有話可說。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文教學很難,對于農(nóng)村教師來說就更難了。只有我們堅持不懈地在教學中不斷摸索,不斷創(chuàng)新,找到合適的方法,孩子們的作文水平才會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