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喜婷
摘 要:學好小學音樂有利于小學生提升審美觀念和價值觀念,促進小學生形成豐富而濃厚的感情世界。因此,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如何讓小學音樂教學發(fā)揮真正的作用,成為了擺在小學音樂教師面前的難題,需要教師積極探究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音樂;現(xiàn)代化;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5-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106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于音樂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使得音樂成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在小學階段開設音樂課,有助于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和長遠發(fā)展,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愛生活、愛藝術的好習慣。小學音樂教師在教授基礎音樂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鍛煉小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實踐能力。并且,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基礎出發(fā),以實現(xiàn)高效率的課堂教學。但是,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小學生不重視音樂課的情況,學生家長也認為音樂課可有可無,不影響孩子升學。這種思想嚴重阻礙了小學音樂課的開展,是封閉落后的觀念。在新形勢下,音樂教學要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安排教學工作。下面,我根據(jù)自己的小學音樂教學經驗,具體談談在教學方法上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
一、教學面向全體小學生,關注后進生的成長
小學音樂教學作為小學階段的必修課,在教學時需要面向全體小學生,注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由于小學生的基礎不同、愛好不同,所以對于音樂課來說,有的小學生可能比較喜愛,家長還給報了課外音樂興趣班等。而有的小學生則不喜歡音樂課,對音樂不感興趣,對待這樣兩類小學生要求音樂教師要平等對待,不搞特殊化和差別化。我在音樂教學時不會因為小學生不喜歡音樂就放任自流,會通過各種教學方式改變學生的觀念,吸引學生的興趣。我經常會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比如,我設計了“走進親情”的教學情境,會先給學生播放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然后給學生播放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中最感人的一段錄像,讓小學生感受母愛的偉大。在觀看之后,我讓小學生講講與媽媽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這時,小學生會踴躍的發(fā)言。同時,我也會提問一些不愛發(fā)言的后進生,讓他們都能夠在課堂上收獲快樂。發(fā)言過后,我再教小學生唱歌,他們的情緒會非常高漲。
二、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課上,教師常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沒有自由的空間,沒有發(fā)揮的舞臺。許多音樂教師沒有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授課,只是使課堂秩序得到了保障。我在教學時會應用多媒體技術,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實現(xiàn)音頻與視頻的結合,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濃郁的學習氛圍。比如,在教小學生唱《外婆的澎湖灣》時,可能有的學生會對歌曲的旋律有所了解,但是對歌中的景色就不了解了?;谶@是一首來自臺灣的歌曲,我會通過大屏幕給學生展示臺灣的地理特點和風土人情以及澎湖灣的美麗景色等,讓小學生更加清晰地感受臺灣的美麗。在學生欣賞景色的時候,我又開始隨著伴奏進行范唱。這時小學生就會情不自禁的也跟著哼唱起來。其實,與小學生溝通很簡單,只要教師肯用心,一定會得到小學生的喜愛。但是,應用多媒體需要注意不宜喧賓奪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要盲目運用多媒體技術,要注重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不能讓計算機取代了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思路。
三、重視與生活實際的結合,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來源于生活,又是對生活的表現(xiàn)。而且,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音樂的影子。在小學教學中,教師要把教學與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和精彩。教師只有調動起來小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夠讓小學生自主地去學習音樂,去感受生活。比如,在給學生講完《春天在哪里》后,我會讓學生分小組練習歌曲,然后在小組中選出一名學生進行課堂演唱。這樣可以鍛煉小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和演唱技巧。在演唱完畢后,我會對每組的學生進行提問:“春天在你心中是什么樣的?”有的學生說春天有燕子,有的學生說春天會下雨,有的學生說春天小草就綠了,還有的學生說春天可以放風箏,等等。在學生積極回答后,我讓小學生拿出畫圖本,把自己心中的春天畫出來。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非常有利于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小學音樂課強調將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結合起來,并從他們的認知特點和個性出發(fā),變枯燥乏味的學習為有趣的活動,讓小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獲得知識和美的體驗,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四、音樂教學具有針對性,促進小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小學音樂課通常都是班級統(tǒng)一授課制,教師設計的教學方案單一,不能照顧到每一名小學生,使得學生在學習音樂過程中出現(xiàn)兩極分化現(xiàn)象,喜歡音樂的更加喜歡,不喜歡音樂的產生反感。因此,小學音樂教學應該具有針對性,結合小學生活潑愛動的特點,使小學音樂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我對不同能力的小學生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方案,爭取使小學生的個性能夠在課堂上得到提高和鍛煉。比如,我設計了一個課堂環(huán)節(jié)叫做“教你一招”,就是讓有才華的小學生上臺表演。在表演過程中,對于音樂天賦一般的學生是一種激勵,使他們能夠積極地學習音樂。教師在課堂評價上要具有啟發(fā)性和創(chuàng)新性,為小學生開拓學習的思路。小學音樂教學必須要側重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而不是刻意地要求小學生達到什么程度。教師應讓小學生養(yǎng)成學習音樂的好習慣,自主去探究音樂,去感受音樂的美妙,去聆聽內心的世界,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啟迪,情操得到陶冶,感情得到生化。
五、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激活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在教學中,音樂教師給予小學生展示才華的機會太少,大部分時間都放在課堂教學上,沒有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以我所帶的班級為例,我會鼓勵小學生上臺表演,將自己的才藝向同學展示。對于表演的較好的學生,我會給他們一些物質獎勵,以此來激發(fā)他們不斷進步。當小學生看到表演的學生得到獎勵以后,都會爭著上臺表演,因為他們的好勝心很強。在學校的運動會或者文藝匯演時,我也會幫助小學生編排各種歌曲或者舞蹈,讓他們在全校師生面前展示自我,這樣會大大提高小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和個人魅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推動小學生成長的助推器,小學音樂教師要高度重視。在教學中,音樂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引導小學生形成開放性的思維模式。我會通過做游戲的方式來提高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比如,我會播放各種動物的聲音,然后讓小學生來學這種動物的動作或者形態(tài),然后還要唱一首與這個小動物相關的兒歌。這樣就極大地促進了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更加喜歡音樂課。
參考文獻:
[1] 張燕.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探討[J].科技信息,2011(3).
[2] 宮臣.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淺議[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