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艷捷
摘要:親子繪本閱讀是以繪本為媒介,以親子閱讀為紐帶,孩子與父母共同分享的閱讀過程,是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的基本形式。親子繪本閱讀對促進大班幼兒認知、情感和社會化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在親子繪本閱讀中存在觀念上有誤區(qū)、行動上不足的問題。加強親子繪本閱讀對幼兒的積極影響,必須樹立科學的閱讀觀念、運用正確的指導策略,并建立相對完備的社會支持體系。
關鍵詞:繪本;親子閱讀;大班幼兒
一、大班親子繪本閱讀的意義分析
目前,繪本閱讀已經成為了全世界兒童閱讀的時尚。與普通圖畫書不同,繪本中的圖畫是作為故事內容在每一頁出現(xiàn)的,并且對故事完整性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圖文相互依賴并相互影響。繪本以其精美的畫面、簡短精悍的故事內容、深厚的教育價值,成為兒童早期閱讀的最佳選擇。大班幼兒處于早期閱讀能力發(fā)展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時期,由于他們對文字認識能力的限制,成人與他們的共讀指導就顯得尤為關鍵。由此,親子繪本閱讀無疑成為大班幼兒閱讀教育的重要閱讀形式,對于促進大班幼兒認知、情感和社會化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幼兒認知的發(fā)展。5至6歲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但是語言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的邏輯性還存在個體差異,這一點上就迫切需要通過親子繪圖閱讀的形式來促進。語言發(fā)展能力研究認為,繪本因無法借助語言,只是以圖的方式傳達抽象的概念,讓孩子在栩栩如生的畫面中建立其準確、生動而形象的語言運用圖示,在成人語言與幼兒語言之間建立起一座橋梁,使得幼兒的語言獲得更加迅速。當孩子接觸繪本時,看到的就只是圖畫,要想從圖畫中看到內容,這就需要發(fā)揮思維的作用。幼兒在親子繪本閱讀的過程中由于要通過觀察圖畫和合理想象才能了解故事內容,想象思維得到了完善。另外,親子繪圖閱讀過程中,幼兒在父母的幫助下能夠學會通過圖畫、標志、文字等抽象符號理解實際意義的具體方法,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第三,親子繪本閱讀可以成為促進大班幼兒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有效手段,有利于調動探索的積極性,培養(yǎng)積極情緒,在閱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
(二)有利于幼兒情感的發(fā)展。首先,親子繪本閱讀中,父母與大班幼兒圍繞繪本傳達的主題進行平等地交流,滿足幼兒被尊重的需要。父母傳達肯定與贊許的言語、表情和行為使幼兒在體驗成功的喜悅中形成自我效能感。其次,繪本以其精美的畫面、明亮的色彩、合理的布局帶給幼兒視覺上美的享受,滿足了幼兒審美的需要,進一步促進了幼兒美感的發(fā)展。再者,親子繪本閱讀是以親子閱讀為主要形式開展的繪本閱讀活動,父母與幼兒以繪本為閱讀內容,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滿足幼兒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使大班幼兒在親子互動中形成與父母之間的信任甚至依戀關系。
(三)有利于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父母與孩子之間在親子繪本閱讀中通過言語、表情、身體接觸等符號相互交流。一方面,大班幼兒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會接觸并學習到如共同參與、合作等維持交往的社會技能,為幼兒逐步成長為一個值得信任、可以合作的人類社會成員奠定基礎。另一方面,父母可以通過親子繪本閱讀中與幼兒的互動了解幼兒在情感、認知等方面的發(fā)展狀況,了解幼兒在各個時期的需要,從而對幼兒施加相應的教育影響,促進其發(fā)展。
二、大班親子繪本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上的誤區(qū)。吉姆·崔利斯曾在《朗讀手冊》上這樣寫道:“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庇纱丝梢?,父母對親子閱讀價值的正確認識比任何東西都來得寶貴。但是事實上很多父母常常會忽視親子閱讀、繪本閱讀的價值,他們對親子繪本閱讀了解不夠,無法理解其對于孩子各方面發(fā)展的影響性,因而也就很少與孩子們共同閱讀。例如杜軍(2013)的研究發(fā)現(xiàn),34.5%父母完全否定親子繪本閱讀的價值,45.6%的父母對親子繪本閱讀的價值有極少認識,還有6.5%的父母對此問題感到迷茫。此外,父母對“親子閱讀”的定義上存在著主觀臆斷的傾向。有部分父母將親子閱讀直接定義為教孩子識字的教育,他們認為幼兒不識字沒法閱讀,因而要先識字后閱讀,這種認識誤區(qū)反映在共讀內容的選擇上就是以識字圖片、卡片為主。這樣的錯誤觀念在幼兒后續(xù)的發(fā)展中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行動上的不足。首先表現(xiàn)在繪本使用效率低。讀物價值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在同一本繪本的使用頻率上,不少父母表示通常每本繪本只讀一遍,而繪本本身存在著獨特的教育價值,只讀一遍往往不能完全挖掘繪本的真正價值。并且,在閱讀結束后,大部分家庭也未能將繪本中的積極思想與生活相聯(lián)系。其次,提問方式單一。在對幼兒的言語指導中,提問策略是極為重要的一種策略,高效的提問技巧對幼兒的發(fā)展能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兒童發(fā)展心理學上認為,影響兒童目擊記憶的因素有提問的開放程度、誤導信息、詢問次數(shù)等,父母提問過于封閉、單一,影響幼兒對閱讀內容的記憶。第三,忽視幼兒主體性。在共讀內容的選擇上,只有極少數(shù)父母會任由孩子選擇他們感興趣的繪本,其他的父母就時不時地為孩子選擇他們認為更有利于孩子發(fā)展的、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繪本進行共讀。在親子共讀的方式上,也多為“成人講給幼兒聽”,使幼兒居于從屬地位。不少父母認為親子閱讀即是簡單的成人讀,幼兒聽、看的過程,父母們給予幼兒的表達機會很少,而且針對繪本內容所提出的也多為“是不是”“對不對”此類封閉式的問題,忽視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三、對親子繪本閱讀的建議
(一)樹立科學的閱讀觀念。首先,要全面認識親子繪本閱讀價值。親子繪本閱讀的價值表現(xiàn)在多個方面。從大班幼兒發(fā)展特點的角度來說,親子繪本閱讀的有效開展有助于促進幼兒語言、思維及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滿足情感交流需要,提高社會交往技能。其次,要尊重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親子閱讀過程中,幼兒是活動的主體。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論是在選擇繪本讀物,進行閱讀,還是閱讀結束后的延伸活動中,都要根據(jù)幼兒的興趣相應地做出閱讀計劃的調整,所有活動的開展首先必須尊重幼兒的意愿。同時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要,讓幼兒在合適的范圍內進行選擇,確保整個親子繪本閱讀的質量。
(二)運用正確的指導策略。首先,科學選擇繪本讀物,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心理需要等方面因素選擇適宜的繪本讀物,這是開展親子閱讀最重要的前提。繪本讀物的選擇應該綜合多方面的因素,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fā)點,進行科學選擇。其次,多重使用繪本讀物,探究教育價值。幼兒在第一次閱讀繪本時,只會大致了解繪本內容,還沒有達到理解繪本內容的程度,他們獲得的信息量是很小的。因此親子閱讀中要反復閱讀同一本繪本讀物,在一次次的閱讀中學習到新的知識,得到新的信息,以此逐步挖掘每本繪本讀物的教育價值。第三,父母在閱讀活動結束后,即在平時生活中也要尋找恰當?shù)臅r刻點將繪本閱讀的內容與生活相聯(lián)系,把繪本閱讀中獲得的信息直接或間接地運用于生活,使幼兒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書本與現(xiàn)實的鏈接。例如當學習過有關“尊老愛幼”的繪本后,教育幼兒主動讓位給老人。
(三)構建完備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對親子繪本閱讀的教育,西歐、美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以及我國的港臺地區(qū)做得比較好,他們由于繪本閱讀發(fā)展得較早,所以已形成較為完善的親子繪本閱讀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這些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政府、社區(qū)、公共圖書館、學前教育機構以及各民間組織,也可通過家長學校、親子學苑、網(wǎng)站等,舉辦有關親子繪本閱讀的講座,組織親子繪本閱讀的經驗交流活動,或開展相關的咨詢活動,幫助幼兒父母形成全面科學的親子閱讀觀念,正確認識兒童繪本。
(作者單位:常州市大地幼稚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