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靜(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中學,河北 衡水 053000)
?
初中音樂課堂怎樣發(fā)揮實效性
關靜
(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中學,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近年來,在課堂實踐中我們感受到,如果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不能很好的互動,那么課堂學習效果就會很差,學生一般不能專心致志地聽講,而是左顧右盼,與教師講的課堂內(nèi)容形成一種平行狀態(tài)。尤其是音樂課,音樂課本應是學生年少時候音樂啟蒙最好的老師,但是若學生聽不進去老師講課的內(nèi)容,那么上音樂課也只不過是浪費時間罷了。所以我們應該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可以借助一些適應時代特點的元素,在學生中造成一定吸引力,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關鍵詞:實效性;初中音樂課堂;開放
在音樂課堂中,學生們本來覺得很輕松就可以上完一堂課,而老師卻在課堂上講一些理論知識,完全聽不懂,學生心里本以為音樂課老師會帶他們唱歌、學習樂器,但是上的卻是這樣枯燥乏味的一堂課,沒有一個學生愿意集中注意力聽講。所以我們在課程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有技巧,知己知彼,知道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課堂氛圍。通常情況下,歡快的課堂氛圍能讓師生互動變得容易,并且能讓學生集中精力到下課時間,也可以讓學生對這堂課印象深刻。所以引發(fā)好奇心,并且投其所好很重要。這就要提到,“互動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在課前創(chuàng)設一個與教學內(nèi)容相符的情景,在此情境下讓學生來參與項目,如音樂課,我教學生唱《賣報歌》,我改變傳統(tǒng)式教學,在課間就開始播放這首歌曲的錄音,上課后,我讓同學先評價一下這首歌曲,在告訴他們我們要學習這首歌曲的演唱,這樣一來學生先聽到音樂,就會產(chǎn)生好奇,在學習唱歌的時候,就會集中注意力。我再以賣報歌中的小男孩為主角講述了小男孩的故事,這就讓他們對賣報歌的了解更深入了,對歌曲產(chǎn)生了情感,學習起來便事半功倍。
教師應該隨時抓住學生的注意點在哪里,這樣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盎邮健苯虒W模式啟發(fā)了我們,在音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人際關系,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則普通身份加入,通過適當點撥,發(fā)揮向導作用,促進師生間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諧關系,從而發(fā)展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健康的個性,使學生的更多的參與,合作過程中得到素質上提高。我在音樂課上設計了“小小舞會”這一活動環(huán)節(jié),放手讓學生盡情地唱、盡情地跳,把整堂課營造的喜悅氣氛推向最高潮,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在教唱《金孔雀輕輕跳》時,我和同學們共同在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伴奏下翩翩起舞。再如,一年級新教材中的《幸福拍手歌》,教師也可以提示學生積極思考進行創(chuàng)編,將拍手動作換為跺腳、搖頭、聳肩、扭腰等動作,使學生在律動中充分感受創(chuàng)作的成功感。
開展音樂活動課的實效性音樂活動課是音樂課的延伸,音樂活動課這種特殊的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的空間更為廣闊?;顒诱n除了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外,更多的是把活動的主動權教給學生。上器樂課時,教師除了講課輔導外,可與學生一起齊奏、合奏。如需要配打擊樂時,教師除了引導學生設計相關的鑼鼓點外,還可以和學生裝一起演奏各種打擊樂器,甚至與學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設計合適的伴奏音型,讓他們用自己的樂器為教師演奏的樂曲進行伴奏……這種作法不但使課堂變得生機勃勃,頗有興趣,而且還達到了師生營造和諧、愉快的良好教學氛圍的目的。例如:我上的《森林奏鳴曲》這一節(jié)音樂活動課,由欣賞樂曲入手,感受和分析樂曲每一段的情感特點,再由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用說、演、畫、打擊樂器伴奏這四種方式來表現(xiàn)樂曲。這樣的活動集中了文學、藝術的內(nèi)容,學生通過活動就更能理解樂曲情感,同時也增強了環(huán)保意識。所以,活動課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團隊精神,有利于學生智力發(fā)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
在開放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營造一種民主、自由、輕松、愉快的氛圍,創(chuàng)設良好的師生關系。老師大多數(shù)時間可以走到學生中間,縮短和學生的距離。教師是導演,有序地領著孩子走進音樂的殿堂,不斷給孩子新的內(nèi)容,讓他們有新的發(fā)展。教師又是演員,與孩子們一起歡歌跳躍。教育心理學認為,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形成友好信賴的關系,那學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師相處,接受老師的教誨。同時在這種平等、和諧、熱烈的氛圍中,就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體和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我在課堂上經(jīng)常鼓勵那些比較內(nèi)向的同學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唱、大膽演。這種鼓勵支持的態(tài)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語言,能樹立學生進步的信心,讓學生在寬松友好的學習氛圍里感受美、體驗美。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是完成音樂教學大綱所賦予的教學任務的關鍵,而學生的興趣和欲望來自于教師嚴謹而周密的教學構思。他們求知欲旺盛,活動性大,模仿力強,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教學中應注意采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方法進行教學,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總而言之,音樂課堂,要給學生帶來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才能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中學到音樂知識,收到音樂熏陶,進而達到美育的目的。讓學生學會歌唱,讓學生體會音樂給人帶來的美好享受,讓學生在音樂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歌聲,我想,這才是音樂課給學生帶來的最好的禮物,也是最好的收獲。
古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诠糯?,我們的先賢孔子就對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就做了說明。因為喜歡而學習,會讓學習本身變得有意義,而學習到知識只是學習這個行動的副產(chǎn)品,然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學習更多知識,這一點蒙蔽了很多教師的眼睛。如果我們一味教授學生知識,但學生一點也不愿意接受或者被動接受的話,他們學不好,也學不會,或者盡管學會了,也不愿意繼續(xù)深入學習,更別提要提出問題了。所以,在教學這件事上我們不能本末倒置,忘記興趣才是讓學生愿意學更多知識的重要因素。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2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