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華盛頓廣場》中凱瑟琳原本是一個單純的女孩,她對愛情和這個世界有著浪漫的幻想。然而,和莫里斯愛情的失敗使她對愛情和對父親盲目地崇拜幻滅。在經(jīng)歷了傷痛之后,凱瑟琳清楚阻礙她成長的阻力,成長為不再依靠男人的獨立女性。凱瑟琳的成長過程給現(xiàn)代女性以啟示。擺脫精神枷鎖,成為理性而又獨立的人是女性獲得幸福生活的關(guān)鍵。
關(guān)鍵詞:《華盛頓廣場》;成長;凱瑟琳
作者簡介:介琦(1989-),女,河南洛陽人,上海大學(xué)英語語言文學(xué)2013級英語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xué)。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1-0-02
亨利·詹姆斯是最著名的19世紀(jì)現(xiàn)實主義作家之一。在他畢生大量的文學(xué)作品中,《華盛頓廣場》并不是最著名的,卻是非常獨特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經(jīng)常用來和簡·奧斯丁的探討男女婚姻和關(guān)系的作品來比較。《華盛頓廣場》主要講述了女繼承人凱瑟琳的愛情故事和她與父親的關(guān)系。這部作品不僅僅是關(guān)于婚姻和愛情,更是講述了一個軟弱、單純的姑娘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挫折后的成長和自我提升的過程。她的成長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自我意識的覺醒;女性意識的覺醒;對壓迫她的權(quán)力的反抗三個方面。
一、自我意識的覺醒
凱瑟琳自我意識的覺醒主要體現(xiàn)在她自我價值的認(rèn)知。她意識到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存在。在最初,凱瑟琳并沒有自我的意識。因為天生沒能遺傳母親的美貌和智慧,父親為了紀(jì)念父親,給她起了和母親一樣的名字,凱瑟琳很少思考自我存在的價值,她就像母親的替代品。她極度的尊重崇拜自己的父親,父親決定了她的思想,和她的意識。但是,在經(jīng)歷了一切之后,凱瑟琳不再是母親的替代品,她感受到了自己的獨特性和自己獨有的魅力。她開始自己做決定,甚至在父親貶低她的時候她開始了“我又丑又笨”這是最初凱瑟琳自我評價,也是她的父親和周圍人給她的定義,她也接受這些觀點。但是后來,她告訴父親“我覺得自己非常成熟,非常聰明?!?/p>
凱瑟琳自我意識的覺醒還體現(xiàn)在她自尊心的 覺醒和增強。最初,凱瑟琳害羞,自卑,她接受一些別人給她的評價,盡管大部分這些評價有傷她自尊。面對父親的諷刺,她是無聲的。然而,自尊心覺醒之后,面對父親的嘲諷,她感到憤怒,并且極力堅持自己的想法。并向父親證明她是正確的。包括最后莫里斯在背叛她之后再次請求她的原諒,凱瑟琳斷然拒絕,她這么做不僅因為自己已經(jīng)理性、獨立起來,也因為她的自尊不允許自己再次接受莫里斯。
二、女性意識的覺醒
凱瑟琳的覺醒還體現(xiàn)在她女性意識的覺醒方面。她從“父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男人“這樣錯覺中覺醒。她不再不敢違背父親的命令。她也意識到了,不依靠男性,她也可以生活、生存。她女性意識的覺醒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她克服了對男性的依賴,她男女平等意識的覺醒和反抗意識的覺醒。
盡管與莫里斯的愛情幻滅,凱瑟琳從對父親的盲目崇拜中覺醒了。她過去視父親為神一樣的存在,她渴望父親的肯定和贊美,并且依賴父親的愛和財富。然而,在為愛情而爭取的過程中,父親的權(quán)威被動搖了,她意識到了,父親有時是自私,冷漠的人。在試圖讓父親理解她與莫里斯的感情時,她漸漸明白了父親對她的感情和評價。她意識到了父親并不喜歡他。此時,盡管知道父親并不愛她,凱瑟琳是理智的,淡然的,她不再為父親的責(zé)備而哭泣。
凱瑟琳不僅擺脫了對父親的盲目崇拜,并且也摒棄了對男性的浪漫幻想。莫里斯是一個英俊、浪漫的,凱瑟琳認(rèn)為自己無法匹配的男士。她在莫里斯面前是小心翼翼的,自卑的,她無法拒絕莫里斯。她寧愿放棄自己的繼承權(quán)。然而,莫里斯背叛了她,拋棄了她。被背叛、拋棄的傷痛使她從愛情的美夢中醒來,她對男人有了更全面的人事,她也不再向男人尋求保護和愛。
三、凱瑟琳的反抗
從父親的權(quán)威和莫里斯的完美愛情中覺醒之后,凱瑟琳開始反抗他們對她的壓迫。她為了自己的愛情向父親反抗;當(dāng)莫里斯最終回歸祈求她的原諒時,她和敏感、感性、不成熟的自己作斗爭,最終,她戰(zhàn)勝了自己,成為一個成熟女性,她能控制自己,通過幫助他人來獲得自我的價值的幸福。
凱瑟琳對父親的反抗主要體現(xiàn)在她努力為自己爭取話語權(quán),為自己發(fā)聲。最初,面對父親,她是無言的,她按照父親的吩咐做。但是在歐洲時,她意識到了父親并不愛她,她開始為自己說話,她不再是活在父親的意識下的女孩,也不再被父親定義。她開始自我定義,自我認(rèn)知。從歐洲回來之后,盡管父親反對,有可能失去繼承權(quán),她仍然決定要嫁給莫里斯。她用自己的行動向父親證實,自己已經(jīng)不再是母親的替代品,一個父親的洋娃娃。她有自己的感覺,有自己的感情。
凱瑟琳對莫里斯的反抗主要體現(xiàn)在莫里斯向她道歉,請求原諒時。盡管凱瑟琳仍然愛著這個她此生唯一愛過的男人,但是她可以看清莫里斯的意圖。莫里斯的再次出現(xiàn)帶給了她難以忘懷的傷痛,但是她的感情已經(jīng)不再只為他人所控制。她抗拒莫里斯對她感情的影響和控制,最終莫里斯也意識到,凱瑟琳已經(jīng)不再是過去的凱瑟琳了,不得不放棄。
《華盛頓廣場》以一個女繼承人的成長為主題,有著獨特的意義。成長的過程總是痛苦的。凱瑟琳的父愛,完美愛情都幻滅了。她經(jīng)歷了很多痛苦。但是都是值得的。她不再怯懦,自卑,迷茫,無聲。她把控自己的生活,成為了自己的主人。女性的成長是一個永遠(yuǎn)值得關(guān)注的話題。凱瑟琳的成長給廣大女性以啟示:只有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擁有獨立的思想和意識才能幸福。
參考文獻(xiàn):
[1]Bellringer,Alan W. :Modern Novelists : Henry Jame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8.
[2]Henry James: Washington Squar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Press, 2001.
[3]Hoffmann,Charles G. The Short Novel of Henry James. New York: Bookman Associates, 1957.
[4]Lee, Brian. The Novels of Henry James: A Study of Culture and Consciousness.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1978.
[5]代顯梅:《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亨利詹姆斯的小說理論》,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xiàn)出版社,2006。
[6]代顯梅:《亨利·詹姆斯筆下的美國人》,北京: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07。
[7]弗里曼J.:《亨利·詹姆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