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 沈穎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指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又是塑造培養(yǎng)優(yōu)秀大學生的重要內容,所以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效能意義重大且深遠。德育答辯作為一個校驗平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統(tǒng)領指導下,大幅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不斷提升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建設,實現(xiàn)其效能提升。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校園文化;德育答辯;效能提升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度華北理工大學黨建與思想政治研究項目《基于“德育答辯”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效能提升研究》(項目編號:ZD2015-04)的研究成果。
一、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構成及內涵分析
高校校園文化是校園建設的靈魂和主要內容之一。高校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以社會文化為根本,以學校校園為空間,以教室和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環(huán)境和師生實踐活動為載體,以精神文化為核心的,形象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相統(tǒng)一的一種群體組織文化,它既包括物質文化又包括非物質文化。校園文化體現(xiàn)著全校師生共同的追求和理念,是全校師生圍繞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而共同遵守的核心價值觀和共同的價值取向,對全校師生中每一個人的行為形成潛移默化的指導與規(guī)范,從而將思想變?yōu)樗谐蓡T的自覺行為。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主要包括: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外在表現(xiàn),包括了教學科研相關用具與設備、工作生活場地和場所以及校園的公共環(huán)境區(qū)域等,整體體現(xiàn)出了大學的內在精神與外在傳承;校園制度文化,是學校規(guī)章制度和規(guī)范習俗的集合,內容較為豐富,既包括了學校的總體章程,也包括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所涉及的各項制度條例和管理辦法,以及外延至學生的禮儀規(guī)范、文明公約、校風校紀等方方面面;校園行為文化,是相對于院校靜態(tài)文化而言的,具有動態(tài)特征。主要包括了教學科研活動的運轉、學生文體活動的開展以及各項服務工作的進行等;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靈魂與核心,主要涵蓋了學校的辦學理念、歷史傳承、精神追求,具體體現(xiàn)在學校的校規(guī)校訓、心理趨向以及校園文化氛圍,主要體現(xiàn)著整個校園群體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等因素。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應遵循的教育理念
1.以培養(yǎng)學生崇高理想信念為核心。成才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理想信念為主要目標的。但要想使學生成為一個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單純的專業(yè)知識的教育還遠遠不夠,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信念素養(yǎng)。信念素養(yǎng)則是貫穿在整個成才活動中的意識、習慣和精神的深度培養(yǎng)等。信念素養(yǎng)需要通過不斷的教育、引導、熏陶和內化才能形成。
2.以濃郁校園文化氛圍為抓手。校園文化氛圍對學生的德育養(yǎng)成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校園文化氛圍使置身于其中的師生互相影響。從開放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培養(yǎng)開闊的視野、寬廣的胸懷,會從對校園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中培養(yǎng)執(zhí)著和探索精神,會從校園文化要求中自覺形成角色認知,從校園文化中養(yǎng)成高雅氣質。崇高的信仰、嚴謹?shù)淖黠L、獨特的視角、理性的思維、恪守規(guī)范的信念都與校園文化氛圍的熏陶密不可分。
三、德育答辯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效能提升
1.通過展示交流學習,查找隱性深層缺陷?!暗掠疝q”作為展示的平臺,在其涵蓋的開題、中期、答辯的過程中,在導師的指導下,同學的幫助下,自我的自省下,在過程的展示、交流、剖析中,作為“考察”與“被考察”的師生雙方,都會發(fā)現(xiàn)教育的過程中以及提升的過程中隱性存在不足與缺陷,這些恰恰是能力提升與水平提高的瓶頸所在,也是問題的本質之處。通過學習與修正,將隱性的深層缺陷彌補,必將提升師生整體的綜合素養(yǎng)。
2.通過宣傳教育引導,樹立正確價值取向?!暗掠疝q”作為檢驗平臺,能夠起到良好的宣傳教育引導作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需要依托“德育答辯”的平臺,樹立先進榜樣,宣傳優(yōu)秀事跡,將正能量的精粹通過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提托“德育答辯”的平臺進行宣傳,達到教育引導的良好效果,促使師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3.通過實踐剖析總結,提升認知能力水平?!暗掠疝q”作為實踐的平臺,以豐富的文體活動為載體,在實踐中剖析,在剖析中總結,在總結中提升。通過“實踐-剖析-總結-提升”的模式,將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與精髓,不斷固化到學生的成長中來?!袄硐胄拍罱逃薄皭蹏礃I(yè)教育”“文明修身教育”“成才勵志教育”等作為實踐的主題,通過“德育答辯”的實踐平臺,進行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科學化的梳理與深入,不斷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慕微.試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路徑[J].科教導刊,2014(1)
[2]胡在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2)
作者簡介:王川(1978-),男,華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沈穎(1982-),女,華北理工大學人文法律學院,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