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麗
【摘 要】特殊學生作為高校校園中的一個弱勢群體,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學習狀態(tài)、安全與穩(wěn)定直接影響大學校園整體環(huán)境的安全與穩(wěn)定,做好特殊學生幫扶工作對于促進特殊學生個人成長、維護高校校園安全穩(wěn)定至關重要。本文針對特殊學生幫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簡單闡述。
【關鍵詞】特殊學生 尊重 熱情 真誠 積極關注
特殊學生作為高校校園中的一個弱勢群體,幾乎存在于每一個校園中,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學習狀態(tài)、安全與穩(wěn)定直接影響大學校園整體環(huán)境的安全與穩(wěn)定。而特殊學生幫扶工作中,管理者的態(tài)度、言行直接影響幫扶工作的效果。筆者從事學生管理工作以來與所在部門緊密配合,積極開展特殊學生幫扶工作,深刻體會到,開展特殊學生幫扶工作,工作策略非常重要,幫扶工作要想取得成效,不僅要做到入身,更要使工作“入心”,打動特殊學生的“心”,深入其思想深處解決思想癥結(jié)。
一、特殊學生概念與特點
談起特殊學生,首先對本文所指的特殊學生的范疇予以明確。文中所指的特殊學生主要指目前在高校校園中存在的學業(yè)問題學生、經(jīng)濟問題學生、情感問題學生、思想問題學生、交往問題學生、就業(yè)問題學生以及精神異常學生。他們有的有不良行為習慣,有的學習動機內(nèi)容狹窄、水平較低、對學習沒有興趣和熱情,有的由于涉世經(jīng)驗欠缺遭遇感情挫折,有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導致學習、生活難以正常支出,有的學生本身由于多種原因?qū)е滤枷胴摀?、精神異常?/p>
二、特殊學生幫扶工作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針對特殊學生開展幫扶工作,管理者應該奉行陶行知老先生所說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理念,做到真誠關心、積極接納他們,充分調(diào)動起他們轉(zhuǎn)變的積極性,贏得特殊學生的認可。
具體來講,管理者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真心尊重
首先要尊重特殊學生。心理學研究表明,期望得到贊許和尊重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每個學生都有一種要求自己受到社會或集體尊重的感情,都有獲得成功的愿望。理解了這一點就意味著建立了激活“特殊學生”的積極心理的機制,找到了幫助特殊學生努力克服自身缺點的內(nèi)部動力。
尊重意味著管理者要把特殊學生作為有思想感情、內(nèi)心體驗、生活追求、獨特性與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對待,體現(xiàn)為對特殊學生現(xiàn)狀、價值觀、人格和權益的接納、關注和愛護;在工作中為特殊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溫暖的氛圍,這樣可以喚起特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啟發(fā)他們的潛能。調(diào)查和有關測試證明,特殊學生和一般學生相比,智力差異小,而在動機、興趣、性格、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及基礎知識方面差異大;特殊學生具有一般學生同樣的發(fā)展?jié)撃?,只是由于種種原因,他們在經(jīng)歷了反復的挫折和長時間的失敗以后形成了失敗的心態(tài)而成為特殊學生。巧妙地表達對特殊學生的尊重,首先強調(diào)完整接納特殊學生,包括接納其優(yōu)點和缺點、光明面與消極面;同時要做到一視同仁,把特殊學生與一般學生同等看待,不戴著有色眼鏡看待特殊學生;在信任特殊學生的基礎上以禮待人,做到不嘲笑、不動怒、不貶抑、不懲罰,即使特殊學生的表現(xiàn)有些違反“常規(guī)”時也應做到以禮相待;真誠地對待他們,并對他們的隱私尤其是影響他們心態(tài)的關鍵、核心問題加以保護。
(二)適度熱情
一般來講,特殊學生與學生管理工作者交流時是帶著不安、疑慮、自卑、緊張和猶豫而來,有的則會表現(xiàn)為拘謹、手足無措,無論管理者說什么,他們要么不加辨別地點頭稱是,要么低頭不語,任管理者使出渾身解數(shù)啟發(fā)而不語;還有一些特殊學生采取迂回策略,躲避或逃避與管理者面對面。因此,在特殊學生幫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第二個問題是管理者要對幫扶對象有耐心,在工作中表現(xiàn)出適度的熱情。
保持適度的熱情往往能有效地消除或減弱特殊學生的不安心理,使其感到自己被接納、受歡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其參與合作的愿望。建議管理者在與特殊學生切入正題交流之前可以適當?shù)卦儐栆恍┨厥鈱W生的情況,比如最近生活上有什么困難,學業(yè)上有沒有什么疑惑需要一起探討等等,這類充滿關切的話語可以使特殊學生感到溫暖、可親。
(三)表達真誠
特殊學生幫扶工作中一定要做到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真誠意味著管理者在特殊學生幫扶工作中要做到表里如一,真誠地幫助特殊學生,而不是在幫扶工作中不扮演任何角色或者只是例行公事。
管理者的真誠可以為特殊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自由的氛圍,能讓他們無所顧忌地袒露自己的軟弱、失敗、過錯、隱私等等;使他們切實感受到自己被接納、被信任、被愛護;同時,管理者的真誠也能夠為特殊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引導特殊學生真誠地表達自己。
管理者表達真誠也應該注意技巧,并不是毫無選擇的真誠。表達真誠應該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對特殊學生負責,有助于特殊學生的成長,有助于特殊學生問題的解決,尤其注意那些妨礙特殊學生表達積極性的話語要巧妙表達。比如,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辦理的貸款沒有到賬之前,拖欠學費現(xiàn)象普遍存在,選課之前欠費學生到學工辦開具證明,管理者出口就問:“為什么不早點交學費?”這樣的問話就有失妥當。但是這一點要和“激將式”為了刺激特殊學生而使用的激烈的言語相區(qū)別,“激將式”的激烈言語是為了幫助特殊學生對自己及問題的嚴重性有所認識,是為了敲警鐘。
另外,作為管理者也不可認為真誠既然是好的特性,那么表達得越多越好,其實不是這樣的。表達真誠除了要遵循有助于特殊學生問題解決、實事求是原則外,即使要表達對特殊學生有利的真誠也應該因人因時而異,做到適度真誠,這一點和表達熱情是一個道理。
(四)積極關注
在特殊學生幫扶工作中除了注意上述三個方面外,管理者還要盡量做到設身處地體驗特殊學生的情感和思維,理解特殊學生的問題,這一點是決定幫扶工作成敗的關鍵。做到這一點要求管理者要走出自己的參照框架而進入特殊學生的參照框架;要因人而異善于使用軀體語言;要善于根據(jù)特殊學生的特點和文化背景把握自己的角色。管理者在幫扶工作中要做到能進能出,出入自如,恰到好處才能達到幫扶的最佳境界。有些管理者確實做到了設身處地,以致同喜同悲而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角色,這樣就會失去客觀性。管理者應能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防止完全受幫扶對象的情緒影響,管理者體驗幫扶對象的內(nèi)心“如同”體驗自己的內(nèi)心,但永遠不要變成“就是”。
特殊學生的問題本身就具有復雜性、多元性、綜合性,不是一兩次幫扶工作所能奏效的,所以作為管理者來講,在開展幫扶工作過程中除了注意做到以上幾點外,還應該堅持做到積極關注,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長久的堅持,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積極關注尤其對那些自卑感強或因面臨挫折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特殊學生,管理者的積極關注往往能幫助他們?nèi)嬲J識到自己和周圍,看到自己的長處、光明面和對未來的希望,從而消除迷茫、樹立信心。做到積極關注要避免盲目樂觀,反對過分消極,堅持實事求是。
綜合以上認為,做好特殊學生的幫扶工作管理者首先要尊重幫扶對象,其次在幫扶工作中要體現(xiàn)出適度的熱情,另外作為管理者還要真誠、設身處地地體驗幫扶對象的問題,并且作為一項長期的幫扶工作還要堅持積極關注幫扶對象。
【參考文獻】
[1]林國建.高校特殊學生群體幫扶機制研究[J].教育探索,2010(03): 101-102.
[2]翟榮昌,等.高校學生班級特殊群體幫扶育人模式與方法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8(04):199.
[3]高存升.導師制在德育中的運用初探[J].寧夏教育科研,2008(03):37-38.
[4]冼吉昌.關愛和幫扶五種特殊學生群體的實踐與探索[J].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03):52-57.
[5]吳世珍,鄭淑青.輔導員如何做好學生日常管理工作[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0(05):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