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如何抓好對外漢語教學,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筆者運用分段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將結合教學實際,從訓練語音語調(diào)、提高朗讀水平、訓練口語表達三方面對分段教學進行簡單闡述,以期解決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對外漢語 ?分段教學 ? ?應用實踐 ? 語音語調(diào) ? 朗讀水平 ?口語表達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040
針對外國學生學習漢語存在的音調(diào)不準、詞匯量少、句子不合邏輯、語句間沒有關聯(lián)、流利程度差等現(xiàn)象和問題,筆者認為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分段教學,為外國學生學習漢語提供切合實際的方法,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那么,對外漢語教學中如何采取分段教學?下面將以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訓練語音語調(diào)
對外漢語教學中,最主要的就是語音教學,這是學好漢語最為關鍵的一步。由于外國學生受其國語母語語音影響,在學習漢語語言時,往往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外國學生學習漢語主要依靠模仿,即教師做正確的示范,讓學生模仿。針對學生的發(fā)音情況,教師正音、糾音。在示范與模仿的基礎上,教師適當教授漢語語音發(fā)音理論,有針對性地教學生易出錯的聲母、韻母的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講授發(fā)音理論時,教師可借助發(fā)音器官圖、手勢等鋪助手段,把口腔內(nèi)部的平翹舌、咬舌等方法示范出來,突出語音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那么,如何訓練好外國學生的漢語語音語調(diào)呢?筆者的方法是讓外國學生先學好語音語調(diào),做到發(fā)音準確,音質純凈,音量適中,音調(diào)優(yōu)美,節(jié)奏適度,強弱適當,然后再進行具體的訓練。訓練的方法是:
1.習慣訓練。筆者針對漢語學習零起點的外國學生,采取的方法是教會外國學生學會讀準漢語拼音方案中的聲韻母表和聲調(diào)的方法,并讓外國學生能準確認讀和拼寫,逐步做到熟練掌握。
2.個人訓練。外國學生訓練漢語語音語調(diào),可選定漢語語調(diào)有聲資料進行模仿。如現(xiàn)代媒體中的錄音機、隨身聽、電腦、語言復讀機、MP3等,都可用來進行跟讀、重復、正音等個人訓練。同時,教師可要求初學漢語的外國學生,時常對著鏡子訓練漢語語音的口形、開口幅度和舌位等。
3.雙人對練。外國學生在訓練漢語語音語調(diào)時,可找一個漢語語音比較標準的中國學生進行漢語語音語調(diào)對練,跟讀,對讀,方法不拘一格,只要能訓練好語音語調(diào)就行。
4.群體練習。外國學生開始學習漢語語音語調(diào)時,教師應采用群體訓練的方式進行,因為群體訓練可消除不少外國學生在眾人面前羞于開口或難以開口的緊張心理。訓練中,教師可采用小組活動讓外國學生進行對讀,進行語音語調(diào)游戲學習的方式等。
二、提高朗讀水平
外國學生學習漢語,除了學好語音語調(diào)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要學會朗讀。因為朗讀訓練可以幫助外國學生“正音”“練聲”“練耳”,提高“用聲”水平。因此,對外漢語教師要對外國學生進行漢語語音語調(diào)和文章的朗讀,培養(yǎng)好學生的朗讀水平。
那么,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yǎng)好外國學生的朗讀水平呢?筆者的方法是:
1.復述。即把讀到或聽到的語音材料重新講述一遍。復述不是背誦,所以不要求一字不差。復述也不是朗誦,不能照本宣科。復述是模仿,要依照又要脫開給定材料把意思表達出來。因此,復述可培養(yǎng)外國學生的語感,讓外國學生熟悉漢語語境、積累漢語詞匯,以達到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訓練。
2.誦讀。誦讀即熟讀成誦,這是培養(yǎng)外國學生語感,不斷讓外國學生積累詞匯和句式,豐富語言表達的最好方式。
3.跟讀。即學生跟著教師讀。教師的范讀、領讀以及引讀,對外國學生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教師聲情并茂地讀,可激發(fā)外國學生讀的欲望。
4.練讀。即讓外國學生個人自己進行練習朗讀??勺x語音語調(diào),也可讀課本中的篇目,形式多樣。讀的方式可是單讀、齊讀、小組讀、角色讀等。
5.仿讀。即讓學生模仿錄音讀。仿讀中,可讓外國學生學會自己正音,學會停頓和掌握朗讀技巧等。
三、訓練口語表達
讓外國學生學習漢語,最終目的就是學會進行口語表達。作為對外漢語教師,應盡量讓口語走進外國學生的生活,為外國學生提供學習漢語的真實情景,如買東西、問路、打電話等情景,并借助這些情景引導學生使用漢語口語。
那么,如何對外國學生進行好漢語口語表達的訓練呢?筆者的方法是:
1.讓外國學生用漢語介紹自己的民族文化。課堂上,教師讓外國學生學著用漢語介紹自己國家或本民族特有的節(jié)日、風俗等。遇到中國各種節(jié)假日,教師簡單介紹中國節(jié)假日的來歷、風俗等,然后讓外國學生復述,訓練學生的口語。
2.開設“一日談”欄目。課堂上,教師可開設“一日談”欄目,讓外國學生來講漢語,訓練外國學生漢語口語水平。這個方法可進行分段:一是課堂上,教師請兩三名外國學生上臺發(fā)言,題目不定,時間三五分鐘,讓外國學生用漢語談談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二是課堂上,讓外國學生說說身邊熟悉的事物。如校園里的操場、教室門外的松柏、教室里的講臺和粉筆、自己的家鄉(xiāng)和朋友等。三是讓外國學生進行系統(tǒng)、完整的說話訓練,要求話題恰當,層次清楚,語言到位,聲、情、貌具備。這樣訓練,外國學生就能逐步地掌握漢語知識了。
3.編演課本劇。教師在課后,要布置作業(yè)給學生去做,如讓外國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編演課本劇。在編演過程中,除了展示動作、情景創(chuàng)設外,還要求外國學生注意運用好漢語語言的表達。
4.心靈嘴巧訓練。方式:一是讓外國學生學做節(jié)目主持人,訓練用漢語進行主持,或是讓外國學生用漢語進行演講、講故事、參加辯論會等,訓練外國學生的漢語口語表達能力。二是教會外國學生說,假裝糊涂的飾詞等。
總之,對外國學生進行漢語分段教學,能有針對性地讓外國學生逐步學會漢語,盡快掌握漢語的語音、詞匯、語法以及漢語的表達能力,提高外國學生的漢語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楊惠元.漢語聽力說話教學法[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6.
[2]申莉.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口語教學[J].江西金融職業(yè)大學學報,2007(5).
[3]馬雯慧,劉艷娟.淺談“漢語熱”與對外漢語教學[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7).
[4]王強.試論文化傳播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2010(12).
作者簡介:
雷麗(1970- ),女,云南省麻栗坡縣人,云南省文山學院民族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心副教授,主要從事民族文化、民族教育研究和語言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