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秋香
摘要: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聽力教學是每一位英語教師面對的新課題。在本文中,筆者從影響聽力的因素、提高聽力的訓練策略和聽力技巧三個方面探討了教師應該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
關鍵詞:聽力教學;影響因素;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5-0128
英語學習講究的是聽、說、讀、寫,其中聽是語言交際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最初始的感知環(huán)節(jié)。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涉外交流日漸增多,學校擔負著培養(yǎng)這方面人才的重任。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中學階段的聽力教學尚處在探索階段。如何從現(xiàn)有的條件出發(fā),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提高聽力教學的效果,是每位英語教師應該面對的新課題。
一、聽力能力高低的影響因素
1. 辨音能力
聽辨單詞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這種能力又可細化為三種能力:一是由聽覺器官接受聲音信號;二是頭腦中應有一定數(shù)量的單詞的音和義相互結(jié)合的信息;三是迅速判斷能力,即把所聽到的語音信息和頭腦中已有的相關信息進行快速聯(lián)系,以確定所聽到詞的意思。
2. 語法知識和邏輯結(jié)構(gòu)
只有聽辨單詞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在英語聽力中,能聽懂每一個詞也可能會對句子產(chǎn)生誤解,甚至完全不能理解。要做到對句子和文章的理解,還要依靠語法和邏輯的知識去認定各個詞之間的語法和邏輯關系,這對于聽懂一句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確地聽懂一句話,都有語法知識的參與,而不僅是辨音能力,兩者缺一不可。在聽力能力方面,邏輯結(jié)構(gòu)的判斷往往比語法更為重要。比如,當聽到“Can you show me the book you bought a few days ago?”時,正確的理解應為“你能把你前幾天買的那本書給我看看嗎?”句中“a few days ago”作為從句中的狀語修飾 “bought”, 而如果把句中的 “a few days ago”改為“tomorrow”,句子“Can you show me the book you bought tomorrow?”應理解為“明天你能把你買的那本書給我看看嗎?”此處的“tomorrow”作主句的狀語,修飾“show”。兩句外在結(jié)構(gòu)完全相同的句子,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別,這就是因為邏輯判斷起了作用。
3. 聽力技巧
在聽力能力的各要素中,除了辨音和語法、邏輯結(jié)構(gòu)的知識,還應注重聽力技巧的培養(yǎng),因為這對聽力能力的影響極大,往往是最關鍵的一個方面。那么,“聽”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行為呢?大多數(shù)學生都認為應該努力抓住、理解每一個單詞。其實,這恰恰是聽力失敗的原因之一,因為就“聽”的目的來說,可以分為:“l(fā)istening for gist(總體理解),“l(fā)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按需聽),“l(fā)istening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詳聽),“inferring”(推測),“note-taking”(記筆記)。對于中學生來說,這幾個方面都應作相應的訓練。那么,怎樣訓練法呢?《英語教學法》中提到“Information gap” (信息溝)的概念,也就是說給學生一個聽的目標。比如,在聽之前,給學生一張表格或一些填空、相關的選擇題、問答題等。這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在“While listening stage”(聽的過程)中,有哪些技巧呢?在《英語教學法》這門課程中介紹了三種技巧:第一種叫“top down”(自上而下式)。用這種方法,學生利用心中已有的對這一主題的了解,對將要聽到的內(nèi)容作出推測,然后在聽的過程中,把自己的猜測和所聽的內(nèi)容進行對比,直到理解整篇文章。第二種方法是“bottom up”(自下而上式)。在這種方法中,學生先弄懂比較小的單位,從單詞、詞組,然后是句子、句段,然后在這些基礎上建立起對于整篇文章梗概的了解,最后達到理解全文的目的;第三種方法是“interactive”(上面的兩種方法結(jié)合使用),然后尋找關鍵詞來檢驗自己的猜測。這種方法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采用,并被證明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
在“information gap”試題的指引下,利用“bottom up”和“top down”兩種方法的有機結(jié)合,理解全文。我們常聽學生說:“我能聽懂每一個單詞,但卻不能題解文章的內(nèi)容”。該學生在單詞辨音方面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他所缺的就是背景知識,對將要聽的內(nèi)容不能作出正確的預測。他就只能利用“bottom up”方法去理解對他來說完全陌生的內(nèi)容,難度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對他來說,多閱讀、多積累各方面的知識是唯一方法,有了各方面的知識準備,“聽”這一行為會變得容易得多。
二、提高策略
1. 注重發(fā)音的準確性和克服聽的選擇性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辨音能力,我們應使學生多聽、多讀,提高他們對語音的識別率。具體做法為:在教新單詞時,嚴格要求,并讓大家大聲朗讀,使學生從一開始就正確掌握新單詞的正確發(fā)音,為今后進行的聽力訓練作準備;上課時,盡量用英語講課,讓他們聽課時多感受英語的發(fā)音以及英語的日常用語,給他們一種語言學習氛圍,提高他們的辨音能力。
2. 適量閱讀,擴展知識面。
3.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法知識和邏輯結(jié)構(gòu)知識。如何使學生積累這方面的知識呢?教師要使學生在通讀課本之外,閱讀適量的、內(nèi)容廣泛的課外讀物,并鼓勵學生盡量用英語進行日常會話。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語法知識、邏輯知識及背景知識都會得到逐步提高,能使學生有能力運用聽力的各種技巧。
三、聽力技巧
1. 速度練習
筆者認為,對速度的勻速閱讀,在練習中逐漸加速,訓練的難度則由易到難,先進行較慢速度的勻速閱讀,在練習中逐漸加速,直到每分鐘180字左右,在閱讀過程的中期,可同時開始慢速的聽力訓練,但速度應滯后于當時的閱讀速度。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速度練習之后,學生克服了心理障礙,便會從容地面對考驗,后面的聽力過程也就會順利多了。
2. 精聽與泛聽
教師應該提供題材、體裁、內(nèi)容等方面廣泛的聽力內(nèi)容,可指導學生多聽內(nèi)容和程度合適的英語廣播材料,多看有益的英語電視、電影,并合理設計、利用“information gap”,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能力。
(作者單位:貴州省銅仁市第三中學 5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