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琴
摘要:記得在《中國教育報》上看過這樣一句話“tell me and I forget, show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告訴給我,我會忘掉;演示給我,我會記??;讓我參與,我會理解)。的確,在教學管理中要演示給學生看,他才能記住,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他才能理解。班級管理,如能真正讓每一個同學都看到演示,都參與學習和管理,筆者認為這就實現(xiàn)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自我管理能動性,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管理經(jīng)驗,筆者認為“班級學習小組管理模式”是實現(xiàn)班級管理的比較切實可行的途徑。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班級管理;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5-0088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班級管理強調以人為本,以引導學,更關注自主管理、有效自律、促進合作、科學評價、文化育人。班級建立合作學習小組的目的是為了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增強競爭意識,給學生適度的學習壓力,利用學生的好勝心,使學生間互幫互助、優(yōu)勢互補,相互激勵、有效督促,更好地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與人交往合作的素養(yǎng)。但是,這一切的實現(xiàn)必須有良好的小組建設和有效的管理制度作保障。
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班級管理特點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班級管理要體現(xiàn)出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師生間的多維合作性、信息溝通的多向性、管理的民主性、發(fā)展的多維性、評價的多元性。班級管理工作要圍繞引導、幫助和促進學生自主與合作學習活動來開展,使學生自主地合作、在合作中體現(xiàn)自主,同時要構建相應的組織、管理、評價機制。其特點體現(xiàn)在:
1. 自主管理。一是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自覺地擔負起班級的某部分或某方面的組織管理或服務工作;二是班級中每一成員,對自己的活動和行為,能夠按教育目標的要求,自行控制與調節(jié),為實現(xiàn)預定目標而努力。班主任退到后臺,充當參謀,使學生從單一的被管理者角色轉變成被管理者與管理者雙重角色的集合體,以兩種身份共存于班級之中,實現(xiàn)“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 有效自律。首先,從自主他律著手,在班主任引導下,由學生自主制訂班級管理制度,將班訓、班規(guī)、干部名單與職責、考核結果、獲獎與違紀情況等張貼在教室內,讓學生一目了然,時刻提醒,明確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做與不做的結果是什么;其次,構建規(guī)范的班級管理機制,包括相應的組織管理、激勵措施,以此規(guī)范學生行為,使學生在規(guī)范和被規(guī)范的過程中學會規(guī)范與被規(guī)范,在管理和被管理的過程中學會管理和被管理,逐步實現(xiàn)他律與自律并重;第三,引導學生學會評價自己、評價他人、正確對待評價結果,通過評價結果的反饋調控自身行為。
3. 促進合作。構建班級組織、管理的合作機制,通過多種形式和載體運行,使之與課堂學習模式配套。同時,設計和組織關于團隊合作的主題班會或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合作、感悟合作、學會合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水平。
4. 科學評價。構建“立體”評價機制,對學生實施發(fā)展性評價。多維評價指標、多種評價形式相結合,特別是他評與自評的多元評價的結合,使評價的反饋、激勵、調校功能充分發(fā)揮。
5. 文化育人。以班風、學風、人際氛圍、環(huán)境設置等營造積極的班級文化,通過強推、暗示、熏陶對學生施加積極有效的影響,觸動學生,使其由認同、遵守、模仿到自覺,最終使行為和思維習慣逐步發(fā)生變化,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和良好的思維、行為習慣,達到常規(guī)教育教學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二、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與管理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理念下課堂教學改革手段之一,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有效地組建、組織、引導、管理、評價、激勵學習小組顯得尤為重要。
1. 科學分組,合理分工
科學分組,合理分工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發(fā)揮小組學習功能的前提。有句俗話說的好:“一個好漢,三個幫”,班主任要在對全班學生全面考查的基礎上,根據(jù)班級和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性別等將思想素養(yǎng)、文化成績、行為習慣優(yōu)等、中等與處于低層次的同學科學合理地搭配在一起,按照“異質同組,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小組內分工明確,每個組員都有自己的具體職責與作用,學生通過小組協(xié)作形式參加班級學習、活動和主持班級的日常管理。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制的過程中,教師應采取一些組織策略,有效地保證小組合作學習從形式走向實質。
2. 選拔組長,培養(yǎng)助手
組長是一個小組的組織者,是教師的小助手,在進行合理分工的同時,最重要的是選好組長,這直接關系學習及其他活動的效率和成敗。組長必須有非常強烈的集體榮譽感、能帶頭、有威信、有組織能力,所以,在選組長時,不能僅僅局限于考試分數(shù),要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可以采取個人自薦、組內表決的方法選組長,并對小組長明確職責及相關要求,同時要給小組長以充分的信任與支持。
3. 明確目標,制定措施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以 “合作”為關鍵,以“自主”為目的,要充分發(fā)揮“小組”集體作用,合理運用“合作”手段,真正體現(xiàn)“團結合作、人人有責”的實效性。如果組織不好,很容易形成人人消極怠慢、漠不關心的狀態(tài)。因此,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必須給出明確的目標:如可針對班級管理現(xiàn)狀,制定以遵守紀律、完成作業(yè)為主配合考試成績、集體活動的奮斗目標,將它們量化成指標,然后根據(jù)得分情況進行小組評比。
4. 加強調控,及時評價激勵
及時反饋、評價激勵對小組合作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導向與促進作用,及時反饋,有利于讓各個合作小組充分展示成果,闡述觀點,并傾聽他組的觀點,吸納他人之長,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對小組活動進行評價時可以采用小組內自評和組與組互評相結合的方法。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改下班級管理的現(xiàn)實需要和有效手段,能有效調動學生主動性,擴大參與面,提高學生自主探索能力,促進學生良好非智力品質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靖遠縣第二中學 7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