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君
【摘要】 根據新課標教學大綱的要求,小學生必須學會2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在低年級就要掌握2000個左右。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起點。小學階段的識字量也是最大的。 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的識字能力,鞏固提高識字效果,一直都是教學工作者需要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 識字 游戲 興趣 自主 提高 循環(huán)
在幾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我認為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很大,而且學生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變換環(huán)境后不能靈活認讀?!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識字教學一直都是低年級特別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之一,漢字從字形結構以及讀音方面就有著很多差異,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每天都要認讀將近十個左右的生字,的確存在著難度。作為低年段的教師,我通過自己的嘗試和實踐,逐漸明白了許多識字教學和鞏固所學知識的好方法,通過這些方法的運用,的確發(fā)現學生學習漢字的熱情比之前更高漲,因而使識字活動變得更主動,更輕松。現具體就兩方面的方法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識字方面
(一)游戲識字,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這一問題,通過實踐,我發(fā)現鞏固識字的最佳方法是讓學生進入“游戲王國”,在輕松愉快的玩耍中記住字形。因為低年級學生都喜歡玩游戲,所以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于樂,學生會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猜字謎:我先根據字形特點創(chuàng)編謎面,學生猜謎底。學生猜謎的過程實際上是識記字形的過程,這種識記是積極的,印象深刻的。每個同學都在認真觀察,開動腦筋,展開聯(lián)想。每當猜出一個字謎,大家都會開心的大笑。因為他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此外還有編兒歌,編故事,給生字找朋友,送生字回家等多種游戲方法,是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將所學漢字加以鞏固,加以運用。現舉例加以說明。
1、 摘果子:在黑板上畫好一棵大樹,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果子,果子上寫生字,讓學生來讀。讀對了把果子獎勵給他,讓學生產生收獲的喜悅。若讀錯誤,則把卡片還給老師。這樣就把一節(jié)枯燥乏味的識字課上成了一節(jié)輕松愉快的游戲課,真正讓學生體驗到了玩中學,學中玩。
2、開火車:一人當火車頭,其余學生學火車開動的聲音,老師出示生字,讓學生依次按順序讀字音組詞,并分析字形。誰說錯了,火車立即停,讓后面的學生當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組詞,分析字形),修好后繼續(xù)開著火車走,直到學生開完火車到站為止。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就把所學的生字輕而易舉的記住了,而且心里充滿了勝利的喜悅。
3、找朋友:選擇一些同音異形字或準備一些字形結構相同的字,讓學生讀后手拉手交朋友。這樣學生既鞏固了知識,又找到了學習上的伙伴。心里得到了滿足,也充滿了興趣。
4、變字小魔術 教師選出一些簡單的字讓學生加一兩筆變成新字。如“日”,孩子們變出了:電、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變出了:本、禾、術、未、米等,課堂上,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魔術”中,在游戲中學習,在交流中鞏固。
5、歌訣法:剛開始的時候,老師可以編一些幫助學生識記,以后可以讓學生自己試著編一編。如“一點一橫,兩眼一瞪(六)”?!耙豢谝У襞N舶停ǜ妫?。這種形式,增強了學生識字的趣味性。
總之,低年級學生喜歡做游戲,喜歡比賽,如果老師能夠適時的開展對教學有幫助的游戲活動,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動識字,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如果讓學生被動的記,機械的抄寫,學生會感到厭倦,只有調動學生的識字愿望,讓學生逐步掌握識字的方法,學會獨立識字的本領,主動識字,體會成功的快樂,才能讓學生的興趣持之以恒,讓單獨的興趣變成一種心理滿足。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愿意識記的字,自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
(三)聯(lián)系生活識字
生活時時處處皆學問,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讓學生在生活隨處識字。
生活為學生的識字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識字來源于生活。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每天與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打交道,這本身就拓寬了他們識字的渠道。因此,學生除了在學校學習外,還在社會上,在和家長、同學接觸中,在各種圖書、報刊、雜志上,甚至電腦網絡中,都可以認識到許許多多的漢字。在識字教學中,我有意識的向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生活即是識字。”同時,在語文活動中經常對學生進行這方面訓練,例如:在班會中讓全班同學相互認識姓名,這樣既增進了感情,又在無形中認識了新的字;布置學生和家長一起去收集一些門牌、廣告牌、商標、包裝盒,在語文課的展示臺上相互交流;指導學生在收看電視、閱讀課外教材時留心常見的欄目標題或文章題目等,并且在課堂上匯報。在教學中我發(fā)現,對于這些學習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讓學生在愉快的生活中不知不覺地認字,認識的不再是一個個枯燥的符號,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字,感受到生活是識字的大課堂,會識字,就會生活,識字的興趣進一步得以增強,識字量有了顯著的提升,還提高了自主識字的能力。
二、鞏固所學知識
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的識字能力,鞏固提高識字效果,一直都是教學工作者需要探索的問題。近幾年來,有許多新的識字方法涌現出來。如集中識字、分散識字、注意識字、部件識字等。這些識字方法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根據多年對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探索、實踐和分析表明,遺忘率比較高,中下層生更為嚴重,學生往往學了后面的生字,忘了前面學過的生字,復習前面的生字,又忘了后面的生字。反反復復,識字效果總是不盡人意。在正常狀態(tài)下,人對字詞的記憶一般是領先短時記憶來完成的。我國心理學家謝千秋、王錠城指出:短時記憶如果經過反復重現或進一步加工,就會轉為長時記憶。
識字教學如果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必須向課外延伸。我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日積月累識字》本,鼓勵學生多留意生活中的教材,如包裝袋上的字、商店的招牌、車站名等。
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更注意細節(jié),遵循小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行濤、 周衛(wèi)勇 《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 開明出版社,2011.10
[2] 常涓《小學教學典型課例》 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3
[3]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