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秋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基礎教育工作帶來了更多的挑戰(zhàn),長期以來,我國高中教學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較大,這不利于教育的發(fā)展和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在新課程改革中,多種新型的教育方法得到了實踐,本文對探究式教學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程改革 探究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89
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較高的升學率,大多數(shù)教育工作者把教學精力放在知識的灌輸和習題的解答上,課堂教學模式陳舊,以傳授知識和學生接受知識為主要目的。這樣的教學方式會造成“高分低能”,忽視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對這種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教學大綱中明確規(guī)定:“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在這樣的趨勢下,各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得到了實踐。如情境教學、合作教學、探究教學等,改變了高中物理教學面貌,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探究式教學是采用模擬科學探究過程的方法,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科學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教學實踐證明,探究式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從而在探究過程中掌握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高中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學科,有些知識比較抽象,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探究式教學,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既能讓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學思想。
一、探究式教學的特點
探究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動作用,鼓勵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構建和探索,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自主學習獲取知識,與傳統(tǒng)上講下聽的教學模式有著顯著的區(qū)別,有其自身的特點。
(一)獨立性
在以往的高中物理課堂上,學生往往是在教師的指揮棒下學習,教師安排教學內容、教學程序等,授課方式也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被束縛,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重在引導學生進行獨立學習,例如在授課過程中,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培養(yǎng)質疑精神,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在實驗探究過程中,讓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自己制定計劃、設計方法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同時也要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使學生在探究中能夠明確方向、提高效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能夠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激發(fā)內在學習動機,增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二)能動性
這里所說的能動性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發(fā)揮能動性,探究式教學重視過程,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探究式與傳統(tǒng)式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立的,長期以來,學校教育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習內容根據教材,學什么、怎樣學都是由教師決定。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雖然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地講解,但是并不能引起學生的積極探究,使學生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中。探究式教學中學生的能動性作用發(fā)揮得較為明顯,教師不把教學內容直接呈現(xiàn),而是以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建立假設,并經過探索親自發(fā)現(xiàn)和領悟。
值得注意的是,探究過程不能一味追求學生的自由探究和發(fā)現(xiàn),這樣會輕視教師的引導作用,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是有限的,學生的學習不能沒有束縛,不能離開教師的指導。因此,探究學習也要和接受相結合,既有能動作用,也有接受學習,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探究式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一)確立明確的探究目標
探究目標是實施探究式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確立明確的探究目標。探究目標的依據首先是教學內容,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選取關鍵性的內容進行分析,要保證探究的內容可以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其次,對探究目標還要進行細化,分為總的目標和具體目標,并且根據探究內容的不同,探究目標可以進行適當調整。
(二)選擇恰當?shù)奶骄績热?/p>
選擇探究內容是進行探究式教學的準備工作,也是基礎階段,對探究式教學的結果有直接的影響。探究內容選擇恰當,才能使整個探究過程變得有意義,選擇探究內容時應該把教科書放在第一位,有些抽象的內容不能作為探究內容,例如電場、電磁波等,而像測試電壓電流的內容就可以作為探究內容。在選擇探究內容要注意適度原則,不可選擇難度較大的內容,容易使學生失去探究信心,研究內容過于簡單也會使學生很容易得出結果,對探究過程失去興趣。
另外還要注意,探究的問題不可過多,一次探究活動只選擇一個探究問題即可,設計探究的問題要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例如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現(xiàn)象進行探究,就汽車剎車時的摩擦力等這樣的問題就可以拿來探究。
(三)探究過程須循序漸進
探究式教學要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須循序漸進,在確定了探究內容和探究目標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探究,首先教師要合理啟發(fā),隨時對學生進行提問。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根據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對相關的問題進行猜想和假設,遇到全體學生都不太會的知識,教師要及時進行講解,做出指導。適當提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思維時刻處于活躍狀態(tài),因此,教師在探究過程中要隨時向學生提出問題,鼓勵學生進行解答或者進行探究。
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并且給以一定的指導。在實驗之前要做好準備,例如準備器材、材料、記錄表格等,并且引導學生對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進行簡單的推理和歸納,對觀察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才能獲取知識、得出規(guī)律。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與交流,這是探究式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師在探究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進行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并且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對一個問題進行探究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實驗,然后各小組根據自己得出的結果進行交流互動,在交流中獲取共同的進步。
此外,探究評價是探究式教學的一部分,教師不可忽略。在評價中要注重過程評價,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學習狀態(tài),是否有積極性進行評價。注重多元化評價,把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都納入評價體系中來。
總之,每種教學方式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和不足,探究式教學也是這樣,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此進行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另外,教學中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能夠進行優(yōu)勢互補,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進行探究和實踐,努力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