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冬丹 黃曉陽
摘 要:20世紀下半葉興起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正在將人類社會推向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自媒體時代。具備強大傳播功能的新媒體日益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發(fā)展,其“雙刃劍”效應亦日益凸顯。自媒體發(fā)展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我們作出新的概括和解釋,這不僅是時代賦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使命,也是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新機遇。
關鍵詞: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影響;對策
目前,在我國最具代表性的自媒體托管平臺是微博、人人網和微信等。自媒體是一種為個體提供信息生產、積累、共享、傳播內容兼具私密性和公開性的信息傳播方式。自媒體因其傳播迅捷、交互性強和平民化的特點,迅速成為大學生互相交流和人際交往的重要方式。自媒體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辟新的途徑,同時也對傳統(tǒng)高校思政模式產生沖擊和挑戰(zhàn)。
一、自媒體的概念
自媒體概念是在2002年被提出,并被做如下定義:普通大眾通過密切聯(lián)系全球知識體系和數(shù)字技術。利用簡單的傳播工具,對彼此的觀點進行交流和交換,對他人的觀點進行分享,進而提供自身的新聞途徑,打造自己的傳播平臺。普通大眾是自媒體的傳播主體,通過對現(xiàn)代技術的運用,而使個人具備了傳播的手段,其核心和本質是草根對信息的分享和生產。
二、自媒體時代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自媒體時代信息的特點是:難辨真假、具有多重影響、能快捷搜索,具有多樣的形式和豐富的內容。而作為自媒體時代的主體人群,自媒體內容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所產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學生很容易全盤接受這些錯綜復雜的海量的信息,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取向。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嚴重的挑戰(zhàn)和重大的機遇。高校學生的特點是,對各種新鮮事物樂于接受,但因為是處于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不良信息會對他們產生嚴重的影響。若價值信息是正面的,則會對他們的思想觀念產生積極的影響,而如果學生盲目接受那些無法辨別真?zhèn)蔚摹⒇撁娴男畔?,則價值觀里就會有消極的因素不可避免的滲透其中,對他們今后健康的發(fā)展形成阻礙。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要因勢利導,在自媒體時代,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使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得到提升。
三、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自媒體時代,所提供信息量的豐富,使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學內容更加多樣化,自媒體各種優(yōu)勢,提供了更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學方式。
1.樹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與自媒體時代相適應
自媒體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價值,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傳承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弘揚多樣文化,創(chuàng)造和吸收新文化以及外來文化。所以對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自媒體發(fā)揮著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1)在心理上對這一新生事物進行接納首先,應對自媒體的看法進行改變,接納這一新生事物。對其所蘊含的強大的文化魅力能夠洞悉。通過對其新元素的積極吸收,和大學生形成思想觀念上的共鳴。
(2)將自媒體運用到實踐工作中。自媒體自身有著迅猛的發(fā)展,同時對信息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為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更多的挑戰(zhàn)。基于這樣的背景,教育工作者應努力掌握自媒體技術,并且能夠在工作中嫻熟的運用。
(3)應轉變觀念。教育者應對自媒體的參與性和交互性充分利用,能夠更好的為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服務,由單向灌輸向雙向互動轉變。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一種互動機制的建立,努力營造一種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2.對自媒體資源充分利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創(chuàng)新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有著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教育工作者應與教育的特點相結合,立足于新的教育環(huán)境,對教育的途徑和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實現(xiàn)教育的目標。
(1)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方式不斷擴展。學生的聆聽和教師的講解,是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不能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效果。而在自媒體時代,應對信息資源充分利用,將各種媒體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的不斷拓展,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切實提升。例如通過自媒體技術,有機的融合聲音、圖片和文字等各個知識點元素。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直播和點撥的形式進行應用。將思想政治理論由枯燥向趣味性轉變,傳授方式由單一和傳統(tǒng)的方式向探究式教學轉變,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
(2)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不斷擴大。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對學生成長中的焦點和疑慮及時關注,將自媒體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和學生之間,利用這種便捷的媒介進行交流與互動,幫助他們答疑解惑、放下包袱。用那種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將自媒體陣地占領,使學生與正確的思想高頻率的、便捷的接觸。例如,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精英隊伍的組建,利用博客、校園論壇等媒介平臺,將正面的思想政治信息及時向學生發(fā)表,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對學生的思想形態(tài)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3)對思想教育的新途徑進行創(chuàng)建。目前,飛信群、微博等通信方式運用的非常普遍。高??赏ㄟ^這些工具的運用,為學生提供新的平臺,使學生能夠對學習方法和觀點進行分享。利用這種方式,對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意識進行培養(yǎng)。
四、結束語
高校教育的核心內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自媒體時代帶來的挑戰(zhàn)和機遇,思想教育工作者應充分的認識。通過對自媒體優(yōu)勢的充分利用,對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在全新的自媒體環(huán)境中,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效的進行。
參考文獻:
[1]鄭堅坦.新媒體時代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10)
[2]張云茹.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策探討[J].華章.2013(13)
[3]呂杰,徐靜.自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02)
[4]李華昌,嵇安奕.從微博平臺看高校校園網絡輿論環(huán)境建設[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1(11)
[5]方宏建,杜亮.以微博為載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01)
(作者單位:廣東科學技術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