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芳
【摘 要】從幼兒園到小學,從游戲活動到課堂學習,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根本的轉折點。在這個銜接過程中,最根本的是孩子對老師的認同和適應過程?;谏鲜鲇^點,本文試對小學低年級教師應具備的素質進行了歸納,旨在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教師;素養(yǎng)
幼兒園給小朋友提供了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們都是平等友好的相處,老師就是孩子王,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和老師打成一片,一起講故事,一起玩游戲,一起學習,一起交談,一起畫畫,一起比賽,蹲下來聽小朋友的心聲,讓小朋友覺得老師就是他的玩伴,進入小學后,高高的講臺、整齊的桌椅、嚴肅不可接近的老師,系統(tǒng)知識的學習,使小朋友缺少了很多快樂,多了一些學習上壓力,降低了自信心,給小學低年級的教學帶來了很多不便。
曾經(jīng)看到一所幼兒園的標語:用愛的目光注視孩子;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用愛的語言鼓勵孩子;用愛的渴望調動孩子;用愛的細節(jié)感染孩子;用愛的管教約束孩子;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這些醒目的標語,是對幼兒園教師素質的要求,孩子的成長是用“愛心”澆灌的。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就是母愛,幼兒園也有一首兒歌:“幼兒園是我家,老師愛我我愛她,我說老師像媽媽”,只有像母親一樣熱愛幼兒的老師,才能甘為幼教事業(yè)獻身。幼兒教師對幼教事業(yè)的愛,來源于對幼教事業(yè)的深刻認識和強烈的責任感。這種愛表現(xiàn)在“俯首甘為孺子?!焙汀熬礃I(yè)、樂業(yè)、專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上,也表現(xiàn)在全心全意對待幼兒行動中。熱愛幼兒是教師最基本的品德,富有愛心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要求。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們都是往年交,平等友好的相處,老師就是孩子王,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和老師打成一片,一起講故事,一起玩游戲,一起學習,一起交談,一起畫畫,一起比賽,蹲下來聽小朋友的心聲,讓小朋友覺得老師就是他的玩伴,沒有高高在上,來幼兒園特別高興快樂。幼兒園老師除了具有豐富的愛心,細心,耐心外,大部分多才多藝:①幼兒園教師有豐富語言藝術。鑒于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和理解能力較差,教師的口語表達應符合幼兒的接受水平,如說話的態(tài)度溫和,使幼兒有一種安全感,并樂意聽從;語氣堅定,使幼兒感到教師充滿自信;表述簡單明了,從容不迫,使幼兒容易聽懂;盡量用愉快的聲調并走到幼兒身邊說話,而不是老遠地大聲嚷嚷,因為這樣做,會使幼兒感到恐懼。用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繪聲繪色、情景并茂的講好聽的故事,抓住小朋友的心理。②幼兒園教師有豐富的體態(tài)語言。不僅是向幼兒傳遞信息,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幼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語言應該為幼兒樹立榜樣。教師運用微笑、點頭、撫摸、摟抱、蹲下與幼兒交談等方式與幼兒溝通。這種方式比言語更容易表達教師對幼兒的尊重,關心,愛護和肯定,符合幼兒的心理需要,教師的這種動態(tài)語言的運用,是建立在教師對幼兒的愛的基礎上的,教師如果像母親一樣對孩子從內心充滿愛,這種內心的愛的情感就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并轉化為動態(tài)語言。③幼兒園教師還有活潑開朗的性格,有童心。這樣容易和小朋友在心理上走的近,小朋友喜歡來幼兒園。④幼兒園教師有較強的班級管理和組織能力。⑤幼兒園教師有敏銳的洞察能力,隨時隨地就能發(fā)現(xiàn)小朋友需要什么,滿足小朋友的需求。總之幼兒園的小朋友在這樣愉快的環(huán)境下學習了三年,已經(jīng)習慣了幼兒園的生活和學習,進入小學后,高高的講臺、整齊的桌椅、嚴肅不可接近的老師,系統(tǒng)知識的學習,使小朋友缺少了很多快樂,多了一些學習上壓力,降低了自信心,覺得在一年級很難適應,給小學低年級的教學帶來了很多不便。小學低年級的教師怎樣做好幼小銜接,才能使小朋友在心理上沒有較大的落差,不影響小朋友的學習。
一、用愛心澆灌學生的心靈
一個孩子入學前主要是在父母的關懷教育下成長,進入學校后,教師成了他們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此時,他們不僅希望得到父母的愛,更期望得到老師的愛。教師的一言一行,甚至關注的一瞥、信任的點頭、愛撫地拍拍肩。在孩子們眼里都是一種愛,是一種安慰和鼓勵。所以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激勵學生學習進步的一種基本需要,并且他們會用行動贏得這種基本需要的滿足。一個學生如果經(jīng)常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愛,這不僅有利于形成愛老師、愛班級、愛學校、對人生滿懷希望的愉快個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會通過自己所感受到的愛去理解人與人之間應有的真實關系,并影響他對社會、對人類的感情和認識。形成與人友愛、團結、互助的優(yōu)良品質,相反,如果教師不愛學生,對他們反感、嫌棄,甚至以極不公正的惡劣態(tài)度對待他們,那么這些孩子對老師不僅不會有好感,而且會產(chǎn)生對立情緒,有的甚至把這種師生關系中存在的情感上的對立轉移到其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使他對整個社會、人類產(chǎn)生消極的感情和認識。如同前面所說的“用愛的目光注視孩子;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用愛的語言鼓勵孩子;用愛的渴望調動孩子;用愛的細節(jié)感染孩子;用愛的管教約束孩子;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走下講臺,蹲下來和孩子談心,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才能減少孩子對老師的恐懼心理。
二、小學低年級的老師應年輕化
小學階段在老師的任課安排中,往往存在一個誤區(qū),年齡偏大,業(yè)務能力相對欠缺的老師全部集中在小學低年級,有的學校甚至是1-3年級輪流,4-6年級輪流,這正好和做好幼小銜接背道而馳,年齡偏大的老師自己掌握的知識觀念老化,沒有創(chuàng)新,性格不適應小朋友,小朋友從幼兒園來到小學,在老師的教學方法,溝通方面就出了很大的問題,從內心就排斥,造成小朋友,家長比較急躁。
三、小學低年級教師性格開朗活潑,多才多藝
因為幼兒園的老師大部分性格開朗,都扮演的是孩子王的角色,和孩子打成一片,一起游戲,一起學習。如果說一年級的老師在這方面稍微像幼兒園靠攏一下,是小朋友覺得小學和幼兒園一樣快樂,喜歡上學。
四、小學低年級的教師應轉變教學方法
幼兒園的教育具有生活化的特點,并以游戲為基本形式,大部分活動通過游戲的形式完成,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關注幼兒的體驗、感受與表達,教具新穎,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小朋友都能參與,積極動腦。而小學的教學則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引不起學生的興趣,學生為任務而學習,枯燥乏味。小學低年級的教師要緊跟新課改的步伐,鉆研新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在興趣中學習。要有不斷學習、進取創(chuàng)新的精神勤于學習,充實自我。這是當今做好一名教師的基礎。我們作為一個教師,跟其他專家不一樣,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真正給學生以人格的感召。孩子年齡越小,他們對教師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把教師當成是百科全書。在他們眼里教師是無所不知的,如果教師是一問三不知,他們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師要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做一個知識淵博型的教師。如今是現(xiàn)代教育時代,我們要不斷學習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成為能運用網(wǎng)絡信息資源實現(xiàn)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的教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新文盲的定義是:現(xiàn)代文盲是不能識別現(xiàn)代信息符號、圖表的人,不能應用計算機進行信息交流與管理的人。作為一名有現(xiàn)代教育意識的教師要與時俱進,掌握計算機和網(wǎng)絡信息技術,為我們的教學服務。一句話,只要有信心和恒心,我們教師是沒有什么知識和技術是學不會的。
參考文獻:
[1]彭瑞蘭.讓孩子們活得輕松些、快樂些[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2]時妍文.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和諧產(chǎn)生美[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號GS[2015]GHB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