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娟
【摘要】本文就初中數(shù)學的相關理論和初中學生的發(fā)展以及初中數(shù)學的教育目標等進行了分析,認為如果想要提高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效果就一定要將初中數(shù)學和合作學習結合在一起,才能夠有效地提升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問題
在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了初中數(shù)學的學習內容應該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的。要把握好教學內容,不能夠使得教學內容變得單一化,要求其教學內容應該和教學方式結合在一起,使得教學內容能夠多樣化和復雜化。
一、把握合作教學的內容
在數(shù)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選擇一些富有意義的教學內容進行合作學習。如果說教師所選擇的教學內容太過簡單,學生只是看就能夠知道答案,那么所選擇教學內容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這一課中,教師如果就“三角形內角和”進行合作學習,顯然就失去了教學本身的意義。合作學習的內容必須是一些有意義的內容,不是眾所周知簡單計算就可以得出來的。要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要充分的利用教學中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論、基本公式,然后將其結合在一起進行合作學習。
比如說,在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學習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可以就一些習題然后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解題。
例如:某電視機廠計劃用兩年的時間把某種型號的電視機的成本降低36%,如果每年下降的百分數(shù)相同,求這個百分數(shù)。針對這道比較有難度的一萬二次方程應用題。首先要和學生一起分析這道應用題,然后根據(jù)未知數(shù)設置X,設置方程,從而進行解題。
二、把握交流的機會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想要學生和教師能夠更好地溝通和交流,教師就應該看準火候,把握好一定的時機。比如說,在講解某一個重點知識的時候,如果某個學生的面部表情略露難色,那么可能就是這個學生沒有掌握好這個內容,教師應該針對個別的同學針對其不會的內容進行深入的講解。也要適當?shù)囊龑W生和其他的的學生進行交流,也就是所謂的合作交流,看學生的意見是否一致,當一道題的解題方法變得很多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討論,針對一些比較特殊的題,也可以將某個學生請到講臺上,然后針對這道題進行講解,從而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更深入的掌握知識點。這樣既沒有浪費課堂的時間,又能夠真正的學到一些內容。
三、明確合作的目的
合作學習的唯一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教學效果,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內容,更深入的理解所學習的內容。
比如說,在學習圓的時候,會涉及大大量的練習題,那么在進行解題的過程中,很多題有涉及到了三角形,函數(shù)等等。教師可以將學生隨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找出這課中認為比較有難度的習題,然后以競賽的形式讓小組分別進行解題,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能夠提高學生和其他學生的合作意識,能夠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狀態(tài)進入到合作學習當中,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再比如說,在學習頻率這一內容的時候,因為所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多,試驗的次數(shù)也很多,時間也比較緊張,教師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在一個小組中,有的人進行實驗,有的人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最后將全班的結果統(tǒng)計出來,這樣不僅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而且還著重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以及團隊理念,從而讓學生在彼此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受益匪淺。
四、理性的對待合作結果
合作結果的評價,會影響到學生的情緒以及學生的熱情。教師在評價整個學習過程的時候,要從整體角度出發(fā),不能因為結果不是很理想,就斷定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夠努力,不夠積極。應該從合作學習的整體出發(fā),就算是真的沒有一定的成果,也應該從鼓勵的眼光看待學生,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能一概而論。要在評價的時候盡量說一些表揚的話,至于缺點要委婉的進行表達,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保護學生的自信心以及自尊心。而且因為合作學習是很多學生在一起進行的,如果教師的言語過于犀利,可能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壓力,也可能會遭到其他學生的取笑,這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五、將數(shù)學和其他學科結合在一起
在進行合作教學的時候,還應該適當?shù)囊胍恍┢渌麑W科的內容。因為學科和學科之間都是由一定的關聯(lián)的,不能只是局限于數(shù)學當中,在面對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要充分的利用好語文進行學習。教師要適當?shù)囊龑W生擴大學生學習的空間和合作的空間,要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尋找學習的伙伴,可以成立一些興趣小組,在這個小組中要求有各個學科比較好的學生,在一起進行學習,取長補短這對學生的學習一定會有所幫助。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數(shù)學來說,一定要利用合作教學進行學習,要將合作學習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中,讓學生明白合作學習的好處和意義,能夠在互相幫助中更好地學習知識取長補短。使得學生在一個好的學習氛圍中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溫鳳.開放教育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模式探索[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