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芳
摘要: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把課堂還給學生,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本文從六方面入手,對如何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真正的主人展開探究,以期與廣大同仁共勉。
關鍵詞:學生主體 ? ? ?轉角色 ? ?自主識字 ? ?自主閱讀 ? ? 趣味寫作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190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講,學生聽,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在教師的操控下進行的,學生不用費太多腦筋,只要將教師所講的內容記住就可以了。現(xiàn)在,我們都知道,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是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因素。為了遵循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的要求,將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我進行了很多嘗試和探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以“愛”之名促修養(yǎng)
要想使語文課堂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須讓學生喜歡語文這一學科,而學生對該學科的喜愛與教師自身的素質、修養(yǎng)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在我的小學時代曾經歷了幾位素質高低差異很大的老師。有的老師整日粗話、臟話不離口,對學生經常冷嘲熱諷,這樣的老師誰會喜歡?誰能對他所教的課程感興趣?有的老師行為非常嚴謹,恪守教師本職,言談風趣幽默,常常讓學生哈哈大笑。他的文學素養(yǎng)極高,日常談話也是文氣十足,與學生說起某件事來就能旁征博引,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與理解。甚至他的某些觀點在今天看來都是非常中肯的,我們在寫作時也會經常效仿。這讓我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更加愿意學習。由此可見,要想讓學生愛上語文,我們必須不斷增強自身的修養(yǎng),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文化素質,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他們。
二、轉變角色巧指導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的獨立自主性進行培養(yǎng),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使學生展開質疑與探究,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在教師引導下所形成的主動學習和個性學習?!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如果教師帶著知識向學生走去,我們所做的不過是“授人以魚”,而如果教師能夠帶著學生向知識走去,那就達到了“授人以漁”的目的。所以,我們要摒棄以往那種將學生的頭腦當成知識的容器進行灌輸的做法,要點燃學生思維的火把,讓學生的智慧開始燃燒。
以往,很多教師都只將自己作為知識的傳授者,現(xiàn)在,我們要改變這種錯誤的做法,轉變角色,巧妙地完成由教書匠向引導者的轉變,多關注學生的學習愿望,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多方面的培養(yǎng),使學生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的人格與個性的和諧發(fā)展,塑造健康的心理。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努力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增加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知識的學習,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識字能力定江山
語文是一門語言課程,它具有工具性和交際性,而識字就是掌握工具的基礎。學生在幼兒園時就會開設一定的識字課程,文字對他們來說并不陌生。但是,他們在幼兒園時多是機械記憶,對字義了解不多,時間一久就容易忘記。到了小學,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愛上識字,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能力,教會他們科學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學會使用字典。我在教學中經常利用象形字為學生做形象的描述,也會將那些會意字利用形意聯(lián)系的方式,通過一些富有情趣的小故事對學生進行講解。這樣,不僅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也使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之后,當我寫出一個生字時,學生就能根據它的形狀或組成部分猜測它大概的讀法與意思。
四、“讀”占鰲頭促多思
閱讀對于小學生的重要性不用多述。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閱讀體驗,利用多種渠道使學生感受到文中的思想情感之美,使學生對閱讀抱有著一種持久的興趣。如學習《桂林山水》時,我讓學生抓住漓江水、桂林山的特點,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閱讀課文,并在閱讀過程中仔細感受祖國山川的秀美、壯麗。學生通過閱讀獲得了美的體驗與感受,他們對文章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思維也得到了拓展,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問題。語文教學“讀”為重,我們要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以讀促理解、促深思、促抒情,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的主人。
五、妙筆生花趣為先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將它比喻為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也不為過,同時它也是讓所有的語文教師為難的問題。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寫作就是把心理所想用文字表達出來,教師要逐步消除學生對于作文的畏懼感,鼓勵他們怎么想就怎么寫,不用考慮其他,只要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就行。當學生達到了“我手寫我口”的境界時,他們的寫作水平才能有一個較大的提高。小學生天性活潑,他們愛玩愛鬧,我們要將作文的重點放在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上,讓他們覺得作文不再是一件艱苦的事,其中有很大的樂趣,就如玩游戲一樣有趣。當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表達欲望時,我們的作文教學才算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六、情感培養(yǎng)能力高
有人說過:“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yè)。當孩子走進校園,開始他生命的體驗時,教育給予他們的是快樂還是痛苦,是提升還是壓抑,是創(chuàng)造還是束縛,完全憑著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行為?!彼裕覀円獎?chuàng)設一個感性的課堂環(huán)境,引領學生以情悟情。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更是傳情載道的媒介。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既是教學的目標之一,又是教學的手段之一,對優(yōu)化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情感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強調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語文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以教師的激情點燃學生的激情,尊重學生學習的“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積極給學生創(chuàng)造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學會與人交往,增強合作意識;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體驗成功。我們要創(chuàng)設富有情感的教學氛圍,讓學生飽含激情地投入到語言文字之中去,與作者同悲同喜,在這樣的心靈碰撞中發(fā)展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成的。教師必須多了解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興趣點,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參與其中,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