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文
摘要:習作教學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與閱讀、識字、口語等教學密不可分,共同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任,因此在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變習作思路,通過習作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寫作水平。
關鍵詞:習作教學 ? 應變能力 ? ?培養(yǎng)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116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喚起學生的寫作的興趣,應精心設計題目,題目要新穎、生動,富于吸引力。如果只是一個文題,一個中心,一種結構,一樣模式,那么,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必然“大同小異”。倘若設計成一事多寫,或是交換文題、中心、結構和模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隨機應變能力,那么就會使寫出的文章“小同大異”,甚至別具一格?,F以一次學生進行的春游活動后寫《春游》為例,談談如何一事多寫和訓練學生作文應變能力。
一、變換文題
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擬出不同題目來反映這次春游活動。有的可以按中心事件來命題,如《春游》《游西巖山》《游新城人工湖》;有的可以按時間來命題,如《春游的那幾天》《游玉湖公園的一天》《準備春游的日子里》;有的可以揭示中心命題,如《困難嚇不倒我們》《奪紅旗比高低》《春游讓我變得勇敢》;有的可以感受命題,如《難忘的一次活動》《踩著困難勇往直前》《知識來自實踐》等。
二、變換中心
同樣一個文題,選取的材料不同,表達方法不同,表現的中心也就不同。春游活動的內容很豐富,耳聞目睹的人和事很多,學生可以圍繞很多中心寫作文。如可寫在春游途中隊員們你幫我、我?guī)湍銚屘糁負蛟诨顒又幸黄鸬巧綂Z旗的新鮮事,來表現隊員團結戰(zhàn)斗的精神;可以寫在春游中碰到的許許多多困難,諸如羊腸小道難行走,山高路陡難攀登,荊棘叢林難前進,一步三滑難到頂,口渴疲憊難堅持,可是最后都被隊員們一一戰(zhàn)勝了,來表現隊員們不畏艱難險阻一往直前的精神;可 以寫春游中目不暇接的村村寨寨、果園綠樹成陰景色秀麗、奇花異樹數不勝數、珍禽異獸點綴生機、山腰水庫波光粼粼、池中魚兒手足舞蹈,山間花木燦爛、鳥語花香等,來表現出自己內心無比歡快之情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可以寫登上高山之巔,居高臨下,家鄉(xiāng)山河大地,盡收眼底,抓住家鄉(xiāng)的巨“變”來頌揚社會主義好;可以寫怎樣尋找捕捉野菜來補充生活,聯想革命前輩們歷盡千辛萬苦打天下的情景;可以寫站在高山頂峰想起了馬克思說過的一句話:“在科學的大道上是沒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的,只有在崎嶇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勞苦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來表達通過登山使自己明白的道理等??傊瑢W生要根據活動情況和自己的感受,選擇最熟悉的材料來確定表達中心,這樣,他們寫出的作文才不會千篇一律,才能真摯感人、生動具體、富有新意。
三、變換結構
同一個文題,表達同一個中心,其文章的結構是可以變換的。例如,《我愛春游》可以是順敘,可以是倒敘,還可以是插敘等。文章的段落結構和開頭、結尾變化是多端的。確定一篇文章的結構,需要根據自己的文題,決定表達的中心及選取的材料,然后認真琢磨,選擇最佳方法來謀篇布局,用詞造句。
四、變換模式
同一模式容易導致學生作文“失趣”,它直接反映出教法呆板的問題,一般是“題目教師命、中心教師定、作文教師改、優(yōu)劣教師評”。一個模式的教法已暴露出種種弊端:一是只限于師生的單向式雙向的交流,違背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顯得非常死板;二是忽視了思維和口語的訓練;三是這是一種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生的主體性沒有發(fā)揮出來,更談不上自主學習。此教法若不改革,學生作文興趣當然就低沉,全逐漸失去信心,沒有了創(chuàng)新思維,沒有了自己的主見,對他們作文應變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不利。因此,我們應該利用學生作文之后,即盼得知成功與否的心理,運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如教給變換文題、中心、結構的方法,在學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習作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教師盡力設計一套有規(guī)律可循的多樣教學法,克服教學模式的單一性。
多樣教學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命大題(指定寫作范圍要求),學生擬小題,文題中心不離大題,結構表達方式多樣靈活。二是同一材料,更換幾個文題寫練,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著手,改變寫作思路。三是同一文題和中心,選取不同角度的材料來敘述,讓學生在組織材料的過程中創(chuàng)新。四是學生擬綱確定文題討論講演,當堂定稿成文。五是教師可對作文進行首先粗改,讓學生根據標記細改,然后大家講評。但這也要根據不同類型的作文因材施教、量體裁衣才能收到良效。
所謂應變能力,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作文材料寫幾個題目的能力。學生寫不同題目的時候,應注意內容的側重點,以及取舍和開頭結尾、前后銜接呼應等問題。如把以寫人為主的作文,改寫以寫事為主的作文的練習,例把《好隊長xx》改寫成《感人的一件事》,只要選擇前篇作文中一件事寫具體,其余不寫。把以寫事為主的作文改為以寫人為主的作文練習,例《一件難忘的事》中,記敘了春游時一個同學一件助人為樂的事,改成《他是我的榜樣》后,以前篇助人為樂的事為重點,再較詳或略寫上一兩件好事,襯托這個主人翁,以這個人物的特點為主線寫成后一篇作文。同樣,也可以把一件事(幾件事)寫人的作文改成幾件事(一件事)寫人的作文,把范圍性命題(如“寫一件春游時能反映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事”)改成限制性命題(如《媽媽般的教師》),把限制性命題(如《捕魚能手》)改為范圍命題,(如“寫一個你熟悉的人”)等。
有的學生一到考試就擔心試卷作文題是否會寫,甚至希望題目曾經做過了。其實上,只要學生平時培養(yǎng)了寫作能力,再養(yǎng)成作文應變能力,就能做到臨場不慌,隨機應變。學生若能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開拓思路、巧于構思、大膽探索,肯定會使自己的水平猶如奇苑異花,散發(fā)出濃郁馨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