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伯鑫
【摘要】在接受了九年(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英語學習進入高等學院,大學生們學習狀況不容樂觀,在筆者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英語寫作課堂部分學生英語基礎過差,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寫作能力提高緩慢,師生間互動少;在口語教學中,大學生由于口語基礎差,幾乎停留在啞巴英語狀態(tài),口語訓練課無法進行。對此,本文將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研究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升師生互動的水平,以提高大學英語的寫作和口語教學效果,并提出可行的操作方法。
【關鍵詞】大學英語 多媒體教學 交互功能 提高說寫 教學效果
一、大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及分析
今天,國際經(jīng)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已經(jīng)成為中國公民必須學習的一種語言。但是,在大學生中,學習英語的熱情不是很高,尤其是口語和寫作,學生們幾乎把它們當作了學習的畏途。筆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發(fā)現(xiàn)了一些需要我們仔細研究的問題。
1.教師的教學方法:大學英語教學,特別是寫作教學,在師生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我們也可以看到,其英語成績還是不容樂觀的。就拿1997年到2000年四、六級考試的寫作來看,全國參考學生平均分分別是6.07、6.47、6.16、6.37、6.41、6.58、6.72、6.6,全國重點院校參考學生平均分分別是5.4、6.45、6.32、6.57、4.85、6.49、6.54、6.67,普通院校參考學生平均分分別是4.74、6,47、5.72、6.33、6.53、6.59、6.73、6.57。(以上數(shù)據(jù)采自鄧雋《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西南民族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總23卷第4期2002年4月。下同)這是四、六級考試實行作文最低分六分的硬行規(guī)定后的成績,應該說比之前有了較大的提高,可是對比分析后我們不難看出大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是緩慢的,幾乎是停滯不前的。如果探究其中的原因,首先我們要從教學的主導者教師探究之。從調查情況來看,大學教師是不太重視英語寫作教學的。如筆者對20位大學教師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和選擇人數(shù)分別為五技并重、20人;五技中應突出聽力,5人;五技應突出口語,1人;五技中應突出閱讀,12人;五技中應突出寫作,2人;五技中應突出翻譯,0人。從中可以看出,20名老師中,只有1人重視口語教學,2人重視寫作教學,可見其對英語寫作的重視程度之低。其二,就大學教師的教學情況而言,許多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理念,現(xiàn)代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了解的不深入。其直接表現(xiàn)就是課堂教學效果不顯著,學生的學習熱情低下不說,有時教學水平很高的教師也不被大學生所認可。如果我們深入研究就會發(fā)現(xiàn),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就在于單一的教學方式不能滿足大學生的要求。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看到的還是“一書一筆一塊黑板”的一言堂,學生還處在被動接受的地位,其主動參與的機會被教師的一言堂所剝奪,這就必然出現(xiàn)了違背英語這一語言是交流工具的本質,也必然會扼殺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積極性。這與我們所處的時代是背道而馳的。我們知道,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是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網(wǎng)絡化已經(jīng)改變著大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這就要求英語教學方法進行必要的革新,以滿足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要求,激發(fā)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學生的學習方法:大學生雖然學習了九年英語,但其寫作不能達意,口語不能有效交流。據(jù)相關資料顯示,在50人的調查中,調查內容和選擇人數(shù)分別為五技并重,45人;更注重聽力,20人;更注重閱讀,30人;更注重口語,11人;更注重寫作,15人;更注重翻譯,1人。分析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英語寫作在學生英語學習期間是不受重視的。這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語言知識的講解,看輕口語和寫作的訓練有關,這就必然會削弱學生對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要求,口語和寫作能力的低下也就是自然的結果。另一方面,在調查中筆者也發(fā)現(xiàn),
學生基本功不扎實,音標、單詞都不過關,應該記憶的沒有記住,應該讀熟的沒有讀熟,再加上大學生平時缺乏足夠的聽力訓練,又沒有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導致語感不佳。大學生閱讀外文的實踐也少,對英語思維、習慣和文化要素缺乏必要的了解,口語能力低下也就是必然的結果??墒牵覀冎?,真正掌握英語是依靠人之所感的,而不是所想。還有,由于教學方法的落后,大學生還在延用錄音機或教師的范讀進行教學,教師放一段講解一段,而聲情并茂、激情四射的講解又少之又少,再加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方法又缺乏針對性,師生互動全無,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沉悶,學習效果十分低下。
二、大學英語教學的對策
1.選用合適的教材,貼近學生生活,讓大學生產(chǎn)生教與學的共鳴性?!洞髮W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對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有明確的定位: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說、寫、譯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大學英語教學就應該突出聽、說的能力培養(yǎng)。如此,就要選擇更加適合大學生學習口語和寫作的教材,突出貼近大學生實際生活的內容,而不是一味地引入外來生活(國外的文化與生活),以此讓大學生產(chǎn)生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共鳴性。現(xiàn)行的一些大學教材,其內容主要是介紹西方的國情、文化、文學和價值觀,少有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更缺少貼近大學生活、友誼、情感,文化和娛樂休閑等內容,筆者認為這樣的教材不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家情結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不利于大學生英語寫作的學習,因為大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是要向西方介紹中國的文化,是實現(xiàn)中西方文化的有效交際的。因此,選用合適的教材,增加教材的現(xiàn)實性和文化歸屬感,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家情結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使大學生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實現(xiàn)把“己知”介紹給外國人為“彼知”,這就能激發(fā)大學生學習英語寫作的熱情,提高英語寫作的能力。
2.更新教學理念,拓展網(wǎng)絡教學資源,提高大學生的口語和寫作能力。如前所述,部分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還比較落后,教學工具有些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水平,其教育方法相對落后于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期待,基于此,我們認為,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以現(xiàn)代的教育思想來指導教學,用先進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以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大學英語的口語和寫作水平?!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年6月制定)在“教學模式”中就提出,各高等學校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這里筆者在教學中運用網(wǎng)絡教學資源,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在加強師生互動中實現(xiàn)了有效提高大學生口語、寫作能力這一教學目標的。首先,教師用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突出教學中的相互作用對學生學習建構的重要作用,形成教師——學生、學生——學生之間豐富的、多向的交流,討論或合作,以解決學習內容或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也就是在合作學習和交互學習中提高大學生的口語和寫作水平。而網(wǎng)絡給我們提供了方便、實用、高效的教學平臺,教師、學生可以使用E-mail、BBS、聊天室、Blog等Internet上提供的服務,進行交流與討論,實現(xiàn)網(wǎng)上輔導、網(wǎng)上答疑,在這種互動的過程中,一則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二則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寫作水平,從而實現(xiàn)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學目的。其具體做法是:由教師監(jiān)控,在網(wǎng)上寫作。學生準備好素材,了解課文結構,確立自己觀點,自擬標題,進入教師指定的BBS站進行寫作。大學生在通過BBS發(fā)表作文的同時,也能瀏覽其他同學的作文,發(fā)帖子對別人的作文分析、點評。教師觀察學生的進展,了解學生作文速度,獲得講評作文的第一手資料,組織學生展開口頭評議。師生還可以利用QQ和博客進行語音交流,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
這樣的教學訓練過程,學生始終處于主動運用信息工具與網(wǎng)絡資源獲取信息、發(fā)布信息、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主體地位,其學習是主動進行的,口語和寫作水平的提高具有自主性,學習效果具有自提性,教學效果自然是高效的。
參考文獻:
[1]唐新萍,朱敏冠.淺談如何提高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效果[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6(02).
[2]程婭,張平春.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4).
[3]陳夏南.交際法與英語口語教學環(huán)境[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