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文露 谷大賢 禹一凡 張遠輝
作者簡介:倪文露(1993.11-),女,漢族,江蘇鎮(zhèn)江人,教育碩士,物理教學。
摘要: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強調轉變教學思想,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隨著新課改逐步深入,物理課堂中的案例教學法相應而生。本文針對高中物理課堂的現(xiàn)狀,對由新課改理念引發(fā)的相關思考以及案例教學法的概念界定,案例教學法在物理課堂中的探索進行討論分析。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高中物理;教學改革;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0-0070-02
一、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常見問題
隨著物理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高中物理改革主要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實驗操作能力,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然而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校和社會對學生能力的評價以及教師教學成果的評估完全以高考成績?yōu)闇?。因此不合理的評價體系衍生出實際的物理課堂教學中諸多問題:
(一)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
縱觀當今物理課堂,以高考為導向的題海戰(zhàn)術比比皆是,以學科為本位的教學,只注重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掌握,通過大量的刷題讓學生掌握解題的固定模式,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缺乏發(fā)散思維的能力以及物理的實驗的能力。難以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
(二)教師教學技能運用不當
在現(xiàn)實教學中,不少老教師以教科書為教材主體,忽視多種教學媒體的使用;不少剛參加工作的教師,教學中雖使用多媒體頻率多于老教師,但由于自身對于物理知識及概念理解的程度不深,缺少物理規(guī)律的演繹推理。學生只當看“電影”注重課件的畫面與動畫而忽略系統(tǒng)知識的掌握。
(三)學生課堂參與度低
目前,各高中物理課堂學生學習參與度低是造成的學習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情況下學生聽課除了“聽”就是“寫”。經常出現(xiàn)老師講到哪,學生就聽到哪,完全放棄或者喪失了積極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只是教師用來盛放知識的“容器”,教學過程中,缺乏師生互動和自主探究過程,這些都極大地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二、新課改下物理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提出
案例教學法則能很好的解決以上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案例教學最早形成和運用于美國哈佛大學。哈佛大學原校長博克教授說:“在大學,最明顯的需要是停止對固定知識的強調,轉而強調培養(yǎng)學生不斷獲取知識和理解知識的能力?!惫鸬陌咐虒W法正是基于這樣的教學理念發(fā)展起來的。目前,案例教學法已較多地運用于法學、醫(yī)學、工商管理學以及政治課等教育教學中。
(一)案例教學法的定義及教學流程
1.案例教學法的定義
案例教學法是教師選取鮮明代表性的案例并創(chuàng)設相關的案例情境,通過引導學生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在情境中掌握理論知識總結規(guī)律,并創(chuàng)造性地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找到更多的實際生活范例或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與方法。案例教學法就是以典型事件為基礎所撰寫的真實情景,進行師生問答、討論等互動的教學過程,以達到學習者學習認知、技能目標要求的教學方法。簡而言之,案例教學法就是以案例作為教學媒介的從而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方法。
2.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流程
(1)教學案例選擇和教案設計
首先物理教師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找出并刪選出自己能把握的、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包含物理知識、物理規(guī)律的案例,通過自己的加工列出本案例的相關要點以及學生要思考的問題,并適當補充必須的物理概念。在教案設計以及討論的過程中,建議少列思考問題,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主進行探討,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案例個人閱讀與分析
教師發(fā)放案例之后,學生首先要對案例的情節(jié)進行仔細閱讀,并自行分析案例中所包含的物理概念及規(guī)律。學生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找出主導問題,運用已學的物理知識或者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小組討論與課堂合作交流
小組討論與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人潛能,物理教學案例中包含的物理知識與物理規(guī)律,以及與學生認知結構存在沖突的物理現(xiàn)象都能夠吸引學生興趣,引發(fā)學生對案例的思考,適當的交流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引發(fā)積極地探索。
(4)總結延伸與教學評價
在案例的課堂交流結束后,教師都應對討論中出現(xiàn)的普遍問題和重點問題進行總結,可以先每個小組派一名組長進行總結,其他小組再進行必要的補充,旨在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總結歸納的能力,這也是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方面的體現(xiàn)。最后,教師也要及時收集學生對教學的評價和反饋,以利鞏固或調整教學的內容和方式。
(二)案例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優(yōu)勢
1.注意滲透STS內容,重視理論知識聯(lián)系實踐
物理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所以學生在進行物理課的學習之前早已在平時的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在物理教學中伴隨STS內容的滲透,從實際生活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掌握物理知識,并了解物理知識在我們生活生產中的運用,最重要的是使得學生學會如何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案例教學法則是將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緊密的最好的教學方法之一。
2.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有助于個體思維的提升和群體潛能的開發(fā)
案例教學是一個真實問題的再現(xiàn),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需要用到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判斷和決策,從而提高他們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在獨立鉆研之后還需與他人進行合作討論,從而使每個學生充都能在汲取他人智慧的同時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和潛能。
(三)案例教學法在高中物理中的應用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固有的優(yōu)勢與限制,在高中物理課堂中要開展案例教學,必須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不可忽視系統(tǒng)理論知識的教學: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的時候,應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算選擇的案例要與教學內容相匹配。
2.課程準備是前提:教師在上課前,要統(tǒng)籌全局、多維度的對案例的選擇、思考題的提出、討論時間的安排等方面進行充分地考慮,以保證課堂有序、高效的進行。
3.教師“主持人”角色的把握: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與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不同,教師不是課堂唯一的主角,而是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學生則是參加討論的嘉賓,兩者具有同等的地位,而教師在“主持”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充分討論,以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4.把好講評的量與度:課堂教學要有針對性,一節(jié)課時間有限,學生討論環(huán)節(jié)時間的安排以及教師的講解都必須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使學生較為深入地理解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識。
三、總結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物理新課程改革也在不斷深化,高中物理教學無論是形式上上還是內容上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就要求當下的物理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能力,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案例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對調動學生參與性和興趣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化能力,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符合新課改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彭前程.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中學物理教與學,2005 (11).
[2]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史美蘭.體會哈佛案例教學[N].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5.2.
[4]黃彬宏.試論案例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理化生教學與研究,2011(61).
[5]雷志柱.案例教學法:理念、特征與組織流程[J].學術·理論,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