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芬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信息也與日俱增,英語作為國際性語言的地位日益突出。但在農村,由于經濟不發(fā)達,學生知識面狹窄,教學設施不齊備等因素,讓教師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實為艱難。本文通過分析當前農村中學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積極探索解決途徑,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0066-02
自從英語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英語教師們紛紛大膽嘗試,改革舊的教學方法,提倡素質教育,提倡自主學習。幫助農村初中學生解決英語學習上的困難,使他們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成績,是全面提高農村中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如何解決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呢?又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我個人認為應根據當地學生的實際情況,面對學生,認真把握好他們的心理特點,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學措施,全面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一、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改革開放以來,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各行各業(yè)越來越需要英語,特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和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行,體現(xiàn)出對英語專業(yè)人才的渴求。教師要把學習英語與遠大的社會意義聯(lián)系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重新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樹立起學好英語的信心和決心。讓他們成為“我要學習”的主體,不斷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也可以全面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1)溝通情感,改善學生的心理環(huán)境。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心來感化學生,經常關心、鼓勵學生,向學生傾注愛心,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合作關系。對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一視同仁。尤其對后進生的態(tài)度,要特別慎重,要“動之以情”,切忌冷嘲熱諷,而應多給一些贊揚、鼓勵。教師耐心、細致的育人精神會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使他們從內心產生對教師的好感、敬愛和信賴,會在師生之間架起持久的情感橋梁。這種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點燃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之火,激發(fā)出濃厚的教學效果。
(2)精心備課,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英語技能形成要依賴于大量的課堂活動。因此,教師要善于控制課堂氣氛,善于捕捉學生的情緒變化,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活潑的課堂氣氛,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敢于開口、樂于開口講英語,活躍思維,才能成功地進行大量的課堂實踐活動,學生才會展示自己的才華,推動自身修養(yǎng)的發(fā)展。
(3)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給后進生提供成功的機會尤其重要,例如,提問他們有把握的問題,鼓勵他們先在小組中進行朗讀、對話、表演……成功后在全班亮相,借以表揚他們,從而樹立“我也能學好英語”的信心。同時,學生取得成功的機會更多,積極性就更高,學生自我實踐、躍躍欲試的想法就更堅定。
三、讓小組合作走進課堂
小組合作學習是解決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的較好方法之一,即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幫助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使得大家共同進步。從新學期開始,我就做了一個調查,深入了解情況,然后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做小老師,幫助同一小組中沒有學過英語的學生。這樣,學過英語的學生由于肩負著幫助別人的重任,學好英語的自信心特別強,學起來就特別認真,自然也很樂意幫助其他同學。這樣先進助后進,既減輕了教師負擔,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互助,虛心學習的精神,增強了集體意識,提高了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因材施教,逐個解決
基礎差的學生大多有厭學的情緒,并且沒有毅力。但是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幫助。我除了讓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差的學生結對子外,還利用課外時間和基礎差的學生談心,發(fā)展情感教育,交流思想,從生活上關心他們,學習上經常抽查,幫他們查漏補缺,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當他們遇到困難時,耐心地開導他們,幫助他們戰(zhàn)勝困難。除此之外,我還根據各個學生的能力,每周都出相對應的習題,點名要求學生做。這樣,得到點名的學生會認為得到老師的重視,學習勁頭更大了。
總之,通過教師的多方努力,不斷地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做到因材施教,多與學生接觸交談,進行思想溝通,了解學生、指導學生,這樣堅持下去,我相信我們農村的初中英語教學質量一定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張丹.初中英語有效教學和諧課堂[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
[2]王道福.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新修煉[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