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旭花
班主任工作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班主任與學生有效溝通,學生是班級的組成者,是班集體的主體,而班主任則是班集體的主要管理者。管理與被管理者向來都是矛盾的,如何化解這個矛盾,更好地管理班級,為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chǔ)及有效手段。
溝通是教師實現(xiàn)管理目標、滿足管理要求、實現(xiàn)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師生之間如何溝通,溝通的質(zhì)量如何,決定了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所以說有效溝通有助于建立一個師生交往的通道,以便信息的有效傳遞,并使干擾控制到最小程度,能使班主任及時了解掌握班級的最新動態(tài)、學生的想法,在班級管理中知己知彼,游刃有余;同時也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心甘情愿地接受班主任的管理。相反,若溝通不暢,輕者,班主任掌握不到班級內(nèi)部的信息,管理工作中帶著盲從,無從下手:重者,學生拒絕溝通,最后產(chǎn)生逆反心理,容易做出不好的事情。由此可知,有效溝通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溝通:
一、在溝通中應(yīng)尊重學生
師生在人格上是絕對平等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因為學生和教師一樣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是“人”。在處理問題、批評學生時就事論事,不要批評、詆毀學生的品性與人格。其實,這就是對學生人格的重視和尊重。找學生談心,對方往往開始時并不注意你講的道理,而是看你的態(tài)度和感情。如果不首先搭起感情的“橋梁”,心中卻筑起一道無形的“高墻”,再好的道理學生也聽不進去。談心要交流思想,但首先要交流感情。班主任和學生的談心活動既是心理上的溝通,也是感情上的交流過程,只有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chǔ)上,才能建立良好的談心氣氛,才能談得攏、談得好。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是除了母愛之外,世界上又一偉大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但師愛不同于母愛,因為師愛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師愛可以引導(dǎo)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內(nèi)動力,去自覺地、主動地沿著老師指出的方向邁出。只有當班主任給學生以真摯的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才會對老師產(chǎn)生依戀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師敝開內(nèi)心世界,我們才能“對癥下藥”,收到應(yīng)有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必須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學生,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結(jié)合,才會產(chǎn)生動情效應(yīng),從而收到較好的德育。
二、在溝通中應(yīng)愛護學生
在尊重學生的同時,教師也應(yīng)用心去愛護學生,態(tài)度也應(yīng)該是真誠的。人與人之間相處,愛和真誠的態(tài)度是獲取彼此好感的橋梁,教師與學生溝通,更是如此。班主任在與學生談話交流的過程中,注意設(shè)身處地為學生著想,能夠讓學生從你的語言中感受到拳拳愛心,對他們的殷切愛護;同時班主任要求學生敞開心扉的時候,自己也應(yīng)該向?qū)W生敞開心靈,要試圖走進學生的心里。也要讓學生走進教師的心里,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可親可敬和教師的不容易。用心傾聽學生的講話,關(guān)注學生的情緒,不要隨意打斷對方的講話,讓學生信任你,引導(dǎo)學生說出自己的心里話,肯定學生正確的觀點。同時教師要掌握有效的表達技巧,要真誠、親切、有針對性,切忌刺激性言語。讓學生自己自覺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教師適時引導(dǎo)并提出批評,和學生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心服口服。師生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有效溝通也會應(yīng)運而生,班級管理也會容易簡單得多了。
三、在溝通中應(yīng)寬容學生
在班主任工作中既要堅持原則,又要有“彈性”。要以寬厚的情懷,寬容學生的某些不足,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思想工作環(huán)境?!叭藷o完人,金無足赤”。在教育實踐中,與學生進行溝通就要做到以心換心,將心比心,進行心理置換。把學生的錯誤、不足當成教師自己的錯誤、不足,設(shè)身處地地體會學生內(nèi)心世界和基本要求。比如:個別學生上課經(jīng)常坐不住,不要動不動就批評,而要問明情況,了解真相后,和學生一起尋找克服上課坐不住的措施。這比單純采取批評、罰站、罰勞動的效果要好得多。班主任要有同理心,能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了解學生的心情,思考問題。對任何事物的看法,教師和學生之間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教師只一味強調(diào)自己的觀點,忽視學生的感受,就易讓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學生就會疏遠你、拒絕你,甚至討厭你。學生平時最感苦惱的就是不被人理解,尤其是不被自己的師長理解。所以教師要設(shè)身處地從學生的角度去觀察和分析,了解學生的心情,找出與學生產(chǎn)生不同看法的原因,讓學生感到老師是理解自己的。學生接受了你,溝通才能有效地繼續(xù)。
四、注重對溝通結(jié)果的處理
溝通的目的是得到有效信息,得到這些信息后,要及時地處理,作出快速反應(yīng),若不及時作出應(yīng)答或者置之不理,那么以后的溝通有可能進行不下去,自然也沒有效果了,同時班主任的威信也會一落千丈。以學生的心情去體會學生的心情,以學生的思想推理學生的一切,從而加強了對學生的理解,加深了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班主任要做個有心人,要了解自己的長處與不足,適時調(diào)整自己;同時又要了解自己班里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個性特點,進行有準備溝通的。當遇到溝通不暢時要多反思自己、多分析原因,找出新的對策。教師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不能完全依靠過往的經(jīng)驗來處理事情,因為我們身邊的一切都在變化,都有難以確定的因素。
溝通是理解的前提,是建立和諧人際關(guān)系的基礎(chǔ)。如何與人有效溝通是一門學問,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教育產(chǎn)生效能的關(guān)鍵。班主任只要懂得如何去與學生有效溝通,在班級管理中就會游刃有余,班級管理工作也會更加順利。
(作者單位:青海省民和縣東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