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兵
摘 要: 生物課堂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本文重點從語言組織、問題設置、內容呈現和情感調控等層面闡述了一些教學實踐策略。
關鍵詞: 生物課堂 激趣 教學策略
“愛好出勤奮,興趣出天才?!薄簪?/p>
所謂興趣,概括地說,就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事物,并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②。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摯友與原動力。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fā)生興趣時,他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并積極主動探索該事物的奧秘。《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大力倡導教師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③。想要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無疑是一條終南捷徑。但是面對著升學擇校的現實壓力與生物小科目的弱勢比重,激趣探究,說來容易行也難。這需要廣大生物教師擁有充沛的激情、飽滿的學識及智慧的表達。在日常教學中,能夠因勢利導,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具體總結如下。
一、美化語言
首先,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的科學,教材語言比較注重科學性。而教師的教學語言則是課堂交流的媒介,直接影響學生思維的強度和深度,關系教學成效。如果教師的教學語言只注重科學性,往往就會使課堂顯得枯燥單調。其實科學性也喜歡穿上美麗的服飾。請看七(上)第一單元“走進生命世界”的導語:“春樹吐綠,葵花向陽;家燕捕蟲,蜜蜂采蜜……地球上的生命現象千姿百態(tài),奧妙無窮。④”這措辭多美啊。所以美化語言首先就要注意遣詞造句,通??梢赃\用一些引用比喻對偶等修辭手法。比如“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當我們引用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句切入“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保護色”時就顯得非常貼切自然、美麗生動,因為蝴蝶的體色和菜花的顏色太相似了。
其次,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老師抑揚頓挫的音調,輕重緩急的語速也是美化課堂教學語言的重要手段。很難想象,口齒不清呆板僵硬的語言能讓學生打起多少精神。因此生物教學的目標是:用聲情并茂、美麗動人的教學語言,激發(fā)學生探究大千世界的濃厚興趣。從這個層面看,教學語言的美化處理也是各科教師的一項基本功。
二、巧妙設問
生物科學來源于人們對生命現象的認識、總結與探索??茖W的預見,幾乎都是從問題開始,學習亦如此。俗話說:學貴思,思源疑。有疑才有問;有問才有究;有究才有理。適當地設置疑問和懸念,學生定會產生急求其解的探究欲望。這種方法適用于不同年齡層次的教學對象。
設問的角度方法很多,針對學生的實際生活設問最符合學生的口味。如講“尿的形成和排出”,我們可以設問:“人體每天都要排尿。喝水多尿也多;喝水少尿也少。你想過排尿對人體的意義嗎?為什么醫(yī)生通過化驗尿液,就能了解人體的健康狀況?”因為學生都有親身體驗,并且可能曾經產生過類似的疑問,此時一經教師提出,學生的求知欲望倍增,探究效果自然顯著。
當然激疑設問除了要具有針對性、啟發(fā)性,還要有邏輯性,要能把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由問題引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同時我們應該注意所設問題要小而具體、新穎有趣、有適當的難度,特別是不要忽略學生已有的錯誤觀念。由于個體經驗的差異性,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也經常千差萬別。教師要尊重這些差異,因為差異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如講“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什么時間去樹林中鍛煉身體最好?分歧是:有的學生主張清晨,所謂一天之計在于晨;有的學生主張傍晚,因為傍晚鍛煉的人多。這時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探究回顧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進而辨析:清晨與傍晚樹林里的主要氣體是什么,哪種氣體含量高等問題,層層推進,結論自然不言而喻。
三、生動情境
初中生物作為初級普及教材,內容大多是有限的,有的內容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很少見到或沒有見過的,這往往也是教學的難點。好在我們有幸生活在信息時代,多媒體課件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一難題。尤其是在講解動態(tài)過程時,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效果更好。
如探究“種間關系”,我們可以插入精彩的視頻歌曲:蜜蜂采蜜、螞蟻搬家、蝸牛與黃鸝鳥、螳螂捕蟬等,再配以幽默的語言,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和諧之美,在快樂的視覺審美中探究新知識。而講血液循環(huán)時,我們用Flash動畫顯示這一生理過程,再現心臟的結構和血液流動的動態(tài),化靜為動,使原本靜止枯燥的教材知識變得非常生動形象。教師邊播放邊循循善誘地解說: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自己的心房,聆聽一下心底的呼喚。觀察探究:心室收縮時心房的狀態(tài),心房收縮時心室的狀態(tài)等。走進心臟了解心臟。在心臟剖面圖中,用光點強化四個腔及瓣膜、不同血管與四個腔相連、心臟搏動和血流方向等,引導學生:原來心臟是我們的動力器官,必須保護好自己的心臟。這樣學生就在形象愉快的探究中輕松掌握了本課的知識要點。
四、熱情期待
期待,是為師之道。不懂期待不愿期待,師生之間往往就會多了一份挑剔苛求,少了一份欣賞呵護。如果教師一味執(zhí)著地“診斷”學生身上的不足、缺點和錯誤,師生關系也就多了冷眼、批評與呵斥。其實作為一種心理需求,人人都希望得到激勵與期待。不斷進行正面的激勵和期待,也是學生學習生物的一種動力源泉。教師一個信任的微笑,一次肯定的頷首,一種期待的眼神,都可以為學生驅散心底的陰霾,喚醒學生塵封的潛能。特別是一個后進生,若在全班學生面前受到老師的熱情期待,更會產生無窮的表現欲望。因此作為一名生物老師,抓住學生學習上的閃光點,捕捉時機對其進行肯定期待,將促進其學習的不斷進步。
當然,熱情的期待可以是針對學生個人的,也可以是針對班級整體的。夢想總在前方,每一個人都潛伏著無限的可能,因為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夢,熱情的期待就是追夢的不竭動力。
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興趣像柴,既可點燃,也可搗毀?!雹萑绻f柴在學生手里,火源則靠老師控制。如何把學生的興趣之火點燃,并讓它越燒越旺,是廣大教師永遠的追求。讓學生喜歡生物,探究生物,是每一位生物教師的神圣使命。
注釋:
①百度搜索.“愛好出勤奮,興趣出天才?!?/p>
②百度搜索.興趣的概念.
③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2011年國家教育部.
④國家教育部蘇教版義務教育生物教科書P1.2014年5月第三次印刷.
⑤百度搜索.“興趣像柴,既可點燃,也可搗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