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洪鵬 ??
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 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睂W生只有在一個友好、愉悅、輕松、互助的課堂氣氛中, 才會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愿望, 才會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梢姡?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也是學生學好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支點。如何才能培養(yǎng)中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呢?
一、巧設導語,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引導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并且肯定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的表現(xiàn),使他們有成就感。
例如,講《美國》一課時,可先出示美國國旗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國旗圖案并加以思考,然后進行導入:“旗上的50顆白色五角星代表什么?星區(qū)以外的13道紅白相同的條紋又代表什么?對于美國,大家想知道得更多嗎?請大家和我一起來學習有關美國的知識。”這樣導入,生動形象,又富有吸引力。
所以,教師在導語中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探究新知識的活動中,讓學生在參與中感受成功和享受學習的樂趣, 變“苦學”為“樂學”。
二、巧妙設疑,增強學生的持續(xù)興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币胩岣叩乩碚n的教學效率僅有一時的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如何才能把短暫的興趣轉化為學習的不竭動力呢?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教材要求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一些小問題,引導學生討論,使其在討論中訓練思維能力。關于設疑,我根據(jù)自己的從教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1.設疑要結合學生的實際。
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大多還不具備豐富的閱歷,因此,教師最好結合學生的生活或學習實際設疑,讓他們都有話可說。這樣做,就能讓學生很容易進入問題情境中,思考并解決問題。長此以往,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有利于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也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要給學生提供“問”和“說”的機會。
要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有得說、愿意說。我的觀點是: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會別人。
例如,我在上習題課時,會留15分鐘時間讓學生組內討論,對于不會的題目,他們可以向同學或老師請教;然后各小組把沒有解決的問題的題號在黑板上寫出來,再讓其他組的同學幫助講解。這就讓學生有了“問”和“說”的機會,我也能從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有針對性地指出問題所在,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三、用真情實感,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學并不是機械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中移植到另一個頭腦中,而是師生間心靈的溝通。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產(chǎn)生友好、親近、共鳴、信賴的效應;真摯的師生情感,是教學中的一種催化劑,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學生樹立自信心和上進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學過程的開展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四、借助電教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用電腦、投影儀、電子白板等先進的教學工具使地理課堂具有艷麗的色彩、明快的光線效果,對學生的感官產(chǎn)生良好的刺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有效延伸學生興趣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jīng)說過:“ 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 將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欲望?!睘榕浜险n堂教學,教師有必要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外活動,如地理攝影、天文觀察。通過這些活動,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所學地理知識,而且使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得到了延伸。
總之,優(yōu)化教學過程,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能動地、自覺地學習,而且能起到開發(fā)學生潛能的作用。楊振寧博士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 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