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超群
根據(jù)高中語文教學新課標規(guī)定,高中語文必修課的教學時間是1.25學年,而選修課的教學以及備考復習時間是1.75學年。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許多高中語文教師明顯感覺到必修課的教學任務比較緊,而選修課的時間則相對寬松。這一難題長期困擾著許多高中語文教師?;谶@種現(xiàn)實狀況,有必要對目前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必修”與“選修”課程進行研究和整合,使兩者協(xié)調地貫穿于高中語文教學中。
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就目前情況看來,各學校對于高中語文“必修”“選修”課程的教學安排各不相同,但總體而言,大多數(shù)學校和教師普遍側重于“必修”課程的教學,而忽視“選修”課程。這主要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壓力所致。大部分教師對于“必修”課程教學嚴謹、細致,講解翔實,要求學生反復吃透,熟練掌握。但對于“選修”課程,部分學校存在選而不修或是干脆不選,只進行“必修”教學。這種教學現(xiàn)狀顯然是不合理的?!氨匦蕖笔歉咧姓Z文科目的主要部分,也是重點部分,但選修課程對于延伸知識面和技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等十分重要,也是高中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以人教版選修教材為例,這套教材有15個選修模塊,其中包含《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語言文字應用》、《文章寫作與修改》、《中外傳記作品選讀》、《外國小說欣賞》等??梢钥闯?,選修課程彌補了必修課程的不足之處,完善了高中語文的教學體系,對于學生語文功底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然而,這些重要的課程卻被部分學校在教學中忽視了。
二、“必修”“選修”同步整合
為了讓“必修”“選修”兩個部分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各自的作用,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二者同步整合?!氨匦蕖焙汀斑x修”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看似獨立,但從教學內容和方式的角度看,其實有著深刻的內在聯(lián)系。在使“必修”和“選修”同步整合的過程中,要注意分析二者教學內容和難易程度的不同和相似之處,合理的安排教學次序和學時??紤]到高考的需求和教學內容的側重,在遵循新課標的要求之下,可以適當靈活的調節(jié)“必修”和“選修”的課時分布,適當增加“必修”的學時,酌情減少“選修”的學時。但切不可忽視選修,要科學認識“必修”和“選修”在教學體系中各自的地位。
從具體操作上來看,可以采取“必修”“選修”交叉教學的方法,根據(jù)教學內容和難易程度將二者合理穿插。例如《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可以與“必修一”的課程結合安排,在高一上學期教學;《語言文字應用》、《中外傳記作品選讀》可以與“必修二”結合安排,在高一下學期教學;《外國小說欣賞》可以與“必修三”、“必修四”結合,在高二上學期教學;《文章寫作與修改》可以與“必修五”穿插在高二下學期的教學中。這樣將二者相互整合,穿插教學,不僅緩解了教學內容的枯燥,活躍了教學過程,也能充分發(fā)揮“必修”和“選修”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不同作用。
三、整合過程中的技巧探析
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必修”、“選修”二者同步整合,充分體現(xiàn)了高中語文課程的基礎性和選擇性,拓展了高中生的知識面和文學修養(yǎng),實現(xiàn)了“必修”、“選修”齊頭并進和“教”與“學”的雙贏。但二者同步整合的過程十分講究技術性,綜合來看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教法?!氨匦蕖焙汀斑x修”兩個環(huán)節(jié)在內容上各有側重,因此教學方法也要有所變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引導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善于運用啟發(fā)式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必修”課程,教師要詳細講解,盡量面面俱到,同時要引發(fā)學生思考。在選修課程教學中,要詳略得當,善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講究策略?!氨匦蕖焙汀斑x修”的整合不僅僅是簡單的穿插教學,在選擇結合對象和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研究二者內容上的共同點,找到二者的“結合點”,以保證教學過程的連貫和自然。同時,在穿插的過程中,不一定要硬性規(guī)定各自的教學方式和時間,可以結合學生的掌握程度和興趣變化,調節(jié)教學時間和手段。比如,在時機成熟之時,可以開展研討會或者主題班會,進行“選修”教學,使學生既學習了“選修”課程,又活躍了學習氛圍,調動了學習興趣。
(3)注重反思?!氨匦蕖焙汀斑x修”的同步整合,沒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反思教學中成功與不足之處,思考改進措施等。
高中語文的“必修”和“選修”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一樣重要,都不容忽視。在“必修”和“選修”的同步整合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合理選擇教學方法,講究策略,并且時常反思,不斷總結實踐經(jīng)驗,探索高中語文教學新模式。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高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