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王秀榮老師構(gòu)建基于學生發(fā)展的有效課堂,追求做一位用語言進行教育的外語教師;提升學生的平等、自由、寬容等民主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成為個性鮮明并具有獨立人格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現(xiàn)代公民。
【關鍵詞】人物評介;外語教師;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18-0078-01
【作者簡介】胡明,江蘇省蘇州市教師發(fā)展中心(江蘇蘇州,215001)主任,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學英語學科專家委員,蘇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教師不僅是一種行業(yè),更是一種專業(yè)。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首要條件是對教育、乃至自身的存在與發(fā)展的深入理解,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主要途徑是對教學進行持續(xù)不斷的實踐與反思。王秀榮老師就是這樣的一位教師。她從新手教師、熟練型教師、勝任型教師、業(yè)務精干型教師一路走來,在實踐中思考,在思考中實踐,向著專家型教師方向不斷前行。
王榮秀老師的教學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有效”。這個“有效”,是指在她的課堂里,學生獲得了充分且適切的發(fā)展。她讓學生通過朗讀展現(xiàn)各自對語篇的欣賞與理解,獲得成就感;她用讀寫結(jié)合,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表達機會,讓學生把閱讀的收獲轉(zhuǎn)化為自己的作品。在學生與文本、與教師、與自我的三重對話中,王老師特別注重學生和自己的對話,以此構(gòu)建屬于學生自己的意義世界。她的教學“有效性”,完成了從將分數(shù)作為唯一的追求目標到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注重生命本真的涅槃。我們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有效”,是基于學生發(fā)展的、有意義的有效教學。
為了達到“有效”,王老師努力追求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講究方法努力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感興趣(Get students interested),比如用多媒體欣賞英文歌曲,讓學生在體驗音樂美感的同時,不自覺地復習或?qū)W習一些單詞、句型,從而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和學習英語的興趣;比如巧設情境引發(fā)學習興趣,靈活運用異域風情、文化習俗等比較有趣的材料,適當補充符合學生口味的相關材料來增加課堂趣味性。二是組織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Get students involved),例如讓學生以六人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不同主題的海報:校園禮儀、教室禮儀、餐廳禮儀、圖書館禮儀;海報制作完成后,由學生通過手機、電腦的多屏互動軟件,采集數(shù)字資源,將四個小組分別合作完成的海報進行展示,每小組的學生代表利用該數(shù)字資源對所制作的主題海報進行講解。三是設計的各種教學活動緊密圍繞課的重點(Get students focused),王老師在課堂上非常注重以學生現(xiàn)有水平和實際生活經(jīng)驗為起點來設計活動,有時候是頭腦風暴,有時候是兩人活動,有時候是角色扮演,有時候是小組討論。
正如王秀榮老師自己所說的那樣,“歲月如歌,且歌且行”。二十余年的教學足跡讓她從成長走向了成熟,她開始有了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與信念。她追求的不是一位出色的語言教師,而是一位用語言進行教育的教師。她崇尚人本,追求人本主義教育,希望從知識的人本化和學習的人本化出發(fā),引導學生發(fā)展個性,舒展自我,在教育中將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最終把人“還原”為“人”,達到人的“自我實現(xiàn)”。她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和諧、民主、平等、尊重”的、以學生成長為底色的本真課堂,積極構(gòu)建了“創(chuàng)設語境,誘思探究,主體互動,多元評價”的教學模式,彰顯了“以信念確立與人生價值激發(fā)”為育人追求、“以情感熏陶與賞識引領”的育人方式。
王秀榮老師通過她的外語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平等、自由、寬容等民主素養(yǎng),使學生成為個性鮮明并具有獨立人格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現(xiàn)代公民,實現(xiàn)了用語言進行教育的教學主張。在教育轉(zhuǎn)型、強調(diào)“立德樹人”的今天,在外語課堂上,努力追求用語言進行教育的教師必將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