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崔希民
摘 要 文章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從高校主要領導應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五個方面探討了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方法。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方法探究
課題組成員通過調查研究,總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教育理念的影響,教育內容的影響,教育方法的影響,教育對象的影響,教育者的影響,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教育機制的影響。針對這些問題及原因,我們從宏觀角度探討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方法,具體如下:
1 高校主要領導應轉變觀念,重視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能夠為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增強提供最堅實的后盾。高校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也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實現(xiàn),包括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改革和學生活動等等,要開展這些活動都需要經(jīng)費支持。高校主要領導的重視,會使經(jīng)費得到保障,活動就能順利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就能逐漸體現(xiàn)出來。如果高校的主要領導并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嘴里說說或是在工作計劃中大略的提提,未能落到實處,把大量的時間和經(jīng)費都投入到“形象工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是沒辦法體現(xiàn)的。試想,高校畢業(yè)生思想政治素質不高,步入工作崗位不是做錯事就是做壞事,甚至產生更大的負面影響,“形象工程”搞得再好又有何用呢?所以,高校主要領導應轉變觀念,從注重“外在”轉為加強“內涵”,以育人為本,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萬萬不可忽視。
2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原則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貼近他們的思想和生活實際,使其感興趣、長知識、會運用。這樣,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發(fā)揮實效。否則,學生不愿聽,當然記不住,更別談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也就不存在了。
2.1 教學內容改革
這是教學改革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只有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成為他們感興趣的部分,才能吸引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所以教學過程中要盡量減少教材中理論性的內容,增加社會生活和網(wǎng)絡生活中的一些熱點、焦點問題。
2.2 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改革
有了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還要有能夠吸引學生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在教學方式上,目前學生比較認可的多為專題講座式和項目任務式,傳統(tǒng)的灌輸、說教的方式已經(jīng)不可取。其中,專題講座式比較適合本科院校學生,而項目任務式比較適合高職高專的學生。在教學方法上,應盡可能多的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要用事實說話,不要一味的說教。在教學手段上,應盡量使用多媒體教學,使教學變得生動、直觀、豐富多彩。
2.3 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在各個高校,除了專門學習思想政治相關專業(yè)之外,其他專業(y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均被定位為考查課,主要通過期末一張卷和平時的出勤、作業(yè)完成情況及課堂表現(xiàn)去考核學生,評定其成績。這與學生的思想覺悟、品德操行、社會實踐等完全脫節(jié),導致學生不夠重視,發(fā)揮不出實效。所以,建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改變考核方式,使最終的成績不要局限于知識的考核,而是注重品德、行為上的考核,比如學生是否誠信友善、做了多少好事、參加了多少公益活動等等。
3 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在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方面,很多高校存在不少誤區(qū)。有的只把當成是高校黨委的任務,有的只把它當成是團委的任務,還有的只把它看作是思想政治理論公共課教師的任務。實則,它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個組織、部門、個人協(xié)同合作,共同努力。但在師資方面,應注意以下兩點:
3.1 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公共課教師的引進與培養(yǎng)。
高校對思想政治理論公共課教師的引進主要是通過公開招聘和聘請客座教授兩種方式來實現(xiàn)。招聘思想政治理論公共課教師,不一定要學歷、學位有多高,但一定要品行兼優(yōu)、業(yè)務水平高。在課堂上、在生活中能夠讓學生佩服,方能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聘請客座教授除了需要經(jīng)費外,一般不存在其他問題。
高校還應定期或不定期對思想政治理論公共課教師進行業(yè)務水平、廉政教育、工作作風等方面的培訓,強化師德教育和養(yǎng)成。培訓的地點選在校內校外均可,方式可以是集中學習討論、講座或參觀等。
3.2 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質過硬的輔導員隊伍
高校的輔導員除了對學生進行日常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多,聯(lián)系最密的人員,可以通過與學生談心或開展學生活動等方式言傳身教,起到身先垂范的作用。這就要求輔導員自身思想政治素質要過硬,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響學生。而不少高校輔導員都是學校內部選用的,有的還不是黨員,思想政治素質不高、敬業(yè)精神和責任意識不強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還有的法律素質較差,甚至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所以筆者建議高校聘請高素質的專職輔導員來組建輔導員隊伍,使之專業(yè)化、職業(yè)化,以便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及影響。
4 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
僅憑某個高校一己之力就改變整個社會的環(huán)境、風氣,根本就不現(xiàn)實,但高??梢愿淖冏陨淼男@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和校園風氣,加強人文關懷,傳播正能量,減輕陰暗面的影響。進而通過與學生家長溝通,必要時給予幫助、指點,影響其家庭環(huán)境;通過提高在校生和畢業(yè)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對社會環(huán)境產生積極影響。
5 高校應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
規(guī)章制度不能只掛在“嘴”上,更要出在“腿”上。再好的制度只是嘴上說說,一時強調,然后束之高閣,也不會產生大的作用。只有切實可行,常抓不懈,形成長效機制,才能產生更好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只有建立長效機制,深入貫徹執(zhí)行,才能發(fā)揮實效。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教院校整體教改[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