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也越來越顯著地暴露出來,所以,必須要加強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優(yōu)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合理地應用探究性學習法,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探究能力。本文主要探討了高中化學探究性學習的方法與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 探究性學習 新課改
所謂的探究式學習,即為從現(xiàn)實社會生活或者是學科領域中某一主題出發(fā),然后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出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再引導學生自主地對主題進行研究與調查,以最終獲得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的一個學習過程[1]。此學習方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合理地應用探究性學習方法,不僅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提高其各方面能力。
一、創(chuàng)設合理的探究情境
為了能夠有效地開展探究性學習,教師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比較科學、合理的情境,從而有效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fā)其求知欲,使得學生能夠積極、獨立地思考。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適當?shù)貫閷W生創(chuàng)設疑問點,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思考與學習中。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制作方法》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下述探究活動,并且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問題情境:“在實驗室中,采用石灰石以及稀鹽酸的方式制取二氧化碳,那么需要用到的是制氧氣的裝置,還是制取氫氣的裝置呢?在制取二氧化碳時,應該怎樣配置藥品呢?要采取哪些方式來確保氣密性呢?收集二氧化碳要采用哪種方法?怎樣驗滿呢?”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或者是將全班同學劃分成若干個小組,在每個小組中選出一名組長,由其帶領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探究學習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
二、在實驗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其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而且非常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實驗,可以有效驗證或者是獲得每一種化學現(xiàn)象。在高中化學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實驗,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察態(tài)度,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在開展“鈉與水的反應”這一實驗中,學生不但要觀察金屬鈉在水面上飄來飄去的現(xiàn)象,而且更要細致地觀察金屬鈉在水面上漂浮時溶液顏色的變化情況,其會發(fā)出怎樣的聲音。只有這樣,才能夠通過現(xiàn)象充分地了解鈉與水反應的本質,最終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達到教學目的。
(二)將實驗與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作為高中化學實驗的重要形式之一,演示實驗是學生接觸比較頻繁的一種實驗方式,只有將這一實驗方式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才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更好地融入化學實驗中,并且掌握有關的化學知識。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思考“現(xiàn)實生活中常用的食鹽為何會變潮,為何有些水是無法直接飲用的?”
(三)充分發(fā)揮驗證性實驗的作用。在高中化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會接觸到許多的驗證性實驗,利用這些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科學、有效的操作技能與實驗方法。所以,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回歸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能夠親自動手實驗,當學生實驗失敗的時候,教師要與學生共同找出失敗的原因,使其掌握正確的實驗方法,掌握其中涉及的化學知識。
三、做好總結與反思工作
在高中化學探究性學習中,教師不僅要積極地帶領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而且要注重對教學的反思與總結,以此來幫助學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優(yōu)勢與不足,從而促進其不斷地發(fā)展與進步。例如,在一堂課結束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個人在課堂上的收獲。這樣,學生經(jīng)過反思,就能夠及時地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發(fā)揚自身優(yōu)勢,從而不斷地進步。通過學生的反思,教師也能夠充分了解到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積極地進行改進,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通過教學總結,可以使學生對自己所掌握的化學知識進行梳理,最終形成比較科學、清晰的知識體系,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鞏固其所學的化學知識[2]。
四、積極開展實踐活動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打破諸多局限,引導學生更多地參與實踐活動,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視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有效地提高探究性學習的效率。例如,在帶領學生了解空氣質量相關內容以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網(wǎng)絡、電視以及書報等來搜集大量的本地空氣質量信息,以此來充分了解空氣污染給周圍環(huán)境所帶來的危害,同時還要指導學生編寫研究報告,例如《空氣污染的成因與對策》以及《空氣質量報告》等等。除此以外,教師也可以將全班同學劃分成幾個小組,這些小組在不同的地方收集空氣,然后再開展相應的實驗,對這些空氣進行分析與研究,進而得出結論。這樣,學生就能夠了解不同環(huán)境對空氣所造成的不同影響,可以有效了解到更多社會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可以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去解釋以及解決化學問題,同時也培養(yǎng)了實踐能力、探究能力等。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中存在的缺陷越來越明顯,因此,必須要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探究式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化學教學質量,而且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有效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其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鄧寶玉.淺談高中化學探究性學習與反思[J].華夏教師,2013,03(09):78-79.
[2]胡永江.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28):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