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于高中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且微課模式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中的學習積極性。
一、通過微課導入新課知識
課堂導入的方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新穎有趣的課堂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地學習。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并設計課堂導入的方法。用微課模式來導入新課,能夠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直觀的感受。如在《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講課前給學生放一段相關的《三國演義》的電視劇片段,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在視頻中結合一些蘇軾的經歷,讓學生了解詩人的思想和情操,體會詩歌語言中蘊含的萬丈豪情和不被挫折打敗的精神,從而讓學生體會到詩人的人格魅力,并深切地領會作品的思想內涵。又如在學習《明月幾時有》時,教師可以播放一段由此改編的歌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詩歌產生探究的沖動,主動去鑒賞詩歌,體會詩人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情感。
教師還可以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應用微課形式結合學生的情感特點來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景。如在學習《醉花陰》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播放一段李清照的生平介紹的視頻,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與文章內容相融合的情景,然后讓學生結合課本中的注釋來自主鑒賞,并通過查詢資料等得出自己的見解,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掌握了基本的語文知識和鑒賞能力,又促進了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提升了語文的素養(yǎng)。
二、通過微課豐富教學內容
微課模式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可以將教學中的重難點集中到微課中,突出教學的重點,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學習《雨巷》時,教師應注意充分體現(xiàn)文章中幾次很重要的關鍵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文章中思想和情感上的變化,更好地把握文章內涵,體會文章的結構和其中蘊含的人文關懷,體會文章更深層次的內容。同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來設計微課,結合具體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安排教學內容。如在教學生語文詩歌鑒賞的表達技巧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相關的知識點總結好,避免由于知識點過多使得學生記憶產生混淆。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其中蘊含的知識點。如在講解杜甫的生平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展示杜甫的經歷,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杜甫的經歷,對詩人有更深地了解,幫助學生更有效地理解詩詞中蘊含的思想和情感。通過視頻的方式讓學生產生更大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通過微課還能對教學內容進行課外知識的拓展,做到對課本知識的補充和延伸。并且通過微課的拓展延伸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開闊學生的視野。如在學習《再別康橋》時,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展示相關的文字圖片及視頻的相關資料,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悟文章,提高學生對語文詩歌的鑒賞能力。
三、通過微課引導學生學習
教師還可以通過微課的應用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把握詩歌的特點,總結詩歌學習的要點。如在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的教學中,詩歌的表達技巧有很多,包括烘托、渲染、借景抒情、比興等手法,學生在學習很容易混淆概念,記憶效果也不好。但通過微課的方式來展示,能夠給學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引導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教師可以將這些知識點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示出來,使得高中語文詩歌鑒賞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化抽象為具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鑒賞學習,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新課的微課資料,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賞析,有效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理解方式,教師應尊重學生的看法,改進原有教學的方法,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分析,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如在學習李商隱的《錦瑟》時,這首詩本身含義比較朦朧,教師應避免直接對其進行解釋和鑒賞,可以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培養(yǎng)他們的鑒賞能力。
詩歌鑒賞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必須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完善,并通過合理應用微課,激發(fā)學生對語文詩歌鑒賞的興趣,完善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韓克良,教師,現(xiàn)居安徽當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