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玲
摘要:要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就要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效性。首先要做到精講多練。教師要根據(jù)具體的內(nèi)容,設計恰當?shù)慕虒W活動,要特別注意教學活動的形式要為教學內(nèi)容服務,內(nèi)容與課標要一致。要做到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要在活動中得到滲透,學生基本知識,基本能力以及積極的情感體驗都要在活動中努力實現(xiàn)。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
課堂教學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雙邊活動,更是一門藝術。要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那么,教師就需要采用各種教學方式,用最少的時間、花最小的精力,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快樂學習、收獲知識;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 ”,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我認為:
一、注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親近自己的老師,才有可能相信老師講授的道理 。因此,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課堂教學高效的前提。 師生間的信息交流是以信任為基礎,以情感為載體的。 師生間關系和諧,就會讓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松,不但教師樂意 “教”,學生也樂意“學”, 從而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如果師生關系不和諧,善意的批評、提醒可能不被學生接受和理解, 甚至導致師生沖突,影響課堂教學。因此,教師要放下架子,既做關 心學生的朋友,又做啟迪學生心智的引路人。教師應花更多的時間和 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走進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既“敬”你、又 “怕”你, “敬”能達到愛屋及烏, “怕”能達到按要求完成你布置的學習任務。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
二、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
要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接受先進的教學理念,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yè)務水平。如: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學法,值得我們每位教師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進行嘗試。教學要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的主動性 。教師必須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采用恰當?shù)慕虒W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思維。學生則完全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參與學習,對所學知識主動探索,認真思考,相互討論,主動提問,質疑解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如果說,一個老師的課堂教學,使他的學生學得快,學到的知識多;使他的學生學習成績優(yōu)良;使他的學生喜歡語文這門學科,喜歡上他的語文課。那么,可以說他的語文課堂教學是高效的。
例如:我在教學《梅花魂》時,我用歌曲《紅梅贊》作為背景音樂引入課文,然后,播放課文朗讀磁帶,讓學生提問題,學生們活躍起來,一下子提出了許多的問題:“外祖父教我唐詩宋詞時為什么要落淚?”“外祖父為什么那么喜歡梅花?”“我弄臟了墨梅圖,外祖父為什么要罵我媽?”“外祖父喜愛梅花和思念祖國有什么關系?”然后,引導學生在組內(nèi)、全班交流。接著,讓學生找出文中思鄉(xiāng)的句子,我進行范讀,然后引導學生朗讀,理解。最后,讓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句段。進而體會外祖父的思鄉(xiāng)情。聽了學生的提問和朗讀,我深刻地理解到:要想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就要讓學生去體驗,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和享受語言之美。
三、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如何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怎樣的課堂才是務實高效的課堂?我們說只有學生感興趣、學得輕松、學得深入、學得自主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由此看來,課堂上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尤為重要。
1、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huán)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于知識的生成。因此老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中。然后再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把學生逐步引入課文深處,讓他們不知不覺中進入深層次的學習之中。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知識,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問題中來,為實現(xiàn)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2、將小組學習落實到位。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xiàn)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教師所喜用。小組學習中的討論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因此設計怎樣的問題成了合作學習的關鍵所在。我們認為討論的問題必須是高質量有探究價值的。那么應如何設計問題呢?我們可以這樣操作:如:請同學在課堂上就某些問題進行一一討論,首先要求同桌之間相互進行講解,直至剩下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后再把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在四人小組中進行第二輪討論,實在解決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師一起討論,這樣在課堂上建立起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維模式。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知識無疑比通過老師講解獲得的印象更為深刻!從而為高效課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四、潛心指導學生“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指在實踐中進行學習。要求教師在課堂教中借助課文情景,創(chuàng)設主動,互動,生動的學習局面,讓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學生探索問題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理智的情感體驗,積累知識和方法。教師在潛心指導學生“探究學習”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得到“三種”體驗訓練:
1、角色體驗。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閱讀感受和體驗,突出學生閱讀行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體驗,整體把握,”教師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讀課文的的時候注意文本人物與作者進行換位體驗,教學《再見了,親人》一文時,通過指導朗讀:“大娘,停住您送別的腳步吧!為了幫我們洗補衣服,您已經(jīng)幾夜沒合眼了.您這么大年紀,能支持得住嗎?快回家休息吧!為什么搖頭呢?難道您擔心我們會把您這位朝鮮阿媽忘懷?不,永遠不會.”讓學生體會哪句話表現(xiàn)出志愿軍戰(zhàn)士對朝鮮老媽媽深深的敬意和難以舍得離別之情;哪句話表現(xiàn)出朝鮮媽媽對志愿軍戰(zhàn)士慈母般的愛; 哪句話表達了志愿軍戰(zhàn)士對朝鮮老媽媽的關心體貼; 哪句話表現(xiàn)出朝鮮媽媽對志愿戰(zhàn)士的依依惜別之情; 哪句話表現(xiàn)達了志愿軍戰(zhàn)士對朝鮮人民永不忘懷的深情厚誼.通過角色體驗,教師有機滲透思想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惡的能力。
2、繪畫體驗。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根據(jù)課文的描述大膽想象,并把想象的的內(nèi)容繪畫出來,將抽象的文字具體化、形象化。如教學《詹天佑》可引導學生畫“兩端”鑿井法,畫打直井再向兩端鑿進的辦法,和畫“人”字形線路,可以更深刻領悟詹天佑杰出的智慧和才能。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對課文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同時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總之,高效課堂的構建,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要根據(jù)教學任務的不同而采取靈活多樣教學方法,加強師生合作教學,不斷地摸索和積累。在教學的同時,要加強學習,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能力,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jīng)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真正發(fā)揮好主導作用。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的教育教學形勢,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