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靜
【摘要】自主學習能力則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學生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善于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善于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問難,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強烈的探索和進取的精神。
【關鍵詞】小學數學;培養(yǎng);自學能力
我們的孩子面臨的是一個嶄新的時代,這是一個以人為中心,注重個性化、多樣化的時代,一個開放民主和諧的時代。這樣的時代要求我們培養(yǎng)具有與現(xiàn)代社會相適應的現(xiàn)代人,富有進取精神和競爭能力的自主人。學好數學要求學生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高度的想象力,還要對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和刻苦鉆研精神,并把它和實踐相聯(lián)系。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學科所具有的思考性、知識的發(fā)散性和思想的延伸性,要求學生必須充分利用自學這種學習方法。自學是一種自主、探究、發(fā)散式的學習方法,它會使學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數學的真諦。為此我在學生自學的培養(yǎng)上有幾點認識。
一、教師首先要優(yōu)化教學策略,追求高效課堂
老師們通過學習課標植根課程理念,提升理論素養(yǎng),通過精定目標指向,精選教學資源,精設教學流程等手段盡力變革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策略,追求高效課堂。大家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不斷摸索前進,在追尋理想課堂的過程中,欣賞著更加美麗的教育風景,享受著更有意義的教育幸福。
二、教師要重視小學生的動手操作
動手操作是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數學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新編小學數學教材的特點之一,是重視直觀教學,增加了學生的實踐活動和動手操作內容。為此,操作活動成了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操作方法雖然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統(tǒng)一的要求,但隨心所欲、信手拈來、草率從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經過精心設計,合乎邏輯聯(lián)系的操作方法,不僅能使學生獲得知識更容易,而且有利干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要指導學生掌握和運用科學的學習模式??茖W的學習模式要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高效率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高質量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開拓學生智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如黎世法教授提的“小學生最優(yōu)化學習法”學習模式,準備學習——課前預習——專心聽講——及時復習——獨立作業(yè)——改正錯誤——系統(tǒng)小結——課外學習。教師要對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具體指導,讓學生正確認識各環(huán)節(jié)的作用,明確要求,突出重點,使學生積極、主動、有效地學習,要指導學生掌握一些最佳的學習策略。如科學使用大腦,保持愉快的學習情緒,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自我監(jiān)控學習的能力等,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
四、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
自學是一種個體的、自覺的活動,開展這項活動需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正確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直接關系到自學的效果。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教師要在平時課堂教學中注意這方面的引導和鼓勵,以便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自學數學能力時,一方面要對學生說明進行自學數學的意義,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以增強自學數學的興趣。數學活動課是增強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的又一個主戰(zhàn)場。教師要充分利用數學活動課的優(yōu)勢,對學生及時進行學習興趣、學習動機的引導和強化。
五、教師要科學利用課堂小結,便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課堂教學結構中,小結這一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也至關重要,它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概括和總結,起著深化課題的作用。在教學中,有些教師忽視了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一概由教師包辦代替,走形式,沒有起到小結應有的作用,這樣不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梢韵扔蓪W生根據教材,教師的板書自己進行課堂小結。讓學生自己去歸納,去理解,自己用語言表達出來。教師作適當的補充。這樣讓學生自己歸納、自己表達,其自學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六、教師更要提供機會,放手讓學生自學
自學是一種實踐,學生在自學中不但能牢固地掌握知識,而且容易與解決實際問題相聯(lián)系,形成能力。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教學中要提供機會,放手自學,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根據學生好奇、好動、好勝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以教具、學具、操作活動為載體,給學生提供自學的時間,空間,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多種感官參與數學實踐活動,使學生通過自身努力,探索新知,學習新知,也學會學習。當然放手自學絕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需要教師進行切實有效的指導,引導學生有序地“看”,正確地“動”,規(guī)范地“講”,科學地“想”。
總之,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孤立于教學過程中,而是和教學過程密不可分。在教育改革的今天,那種只重應試教育而不重素質教育的觀念也違背了教育教學規(guī)律,完全不利于人才的培養(yǎng)。如何全面地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也是一個不斷探索實踐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