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
【摘要】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離不開所有語文學科教師的共同努力,本文對如何構(gòu)建有效語文課堂進行了如下探討。
【關鍵詞】有效;語文課堂;多環(huán)節(jié)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學生語言的積累豐富、語感的形成、思維的發(fā)展、各種基本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備的,都必須經(jīng)過長期培養(yǎng)、訓練才能形成。
一、導入新課時進行訓練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設計導入方式”已受到了廣大語文教師的普遍重視。如何吸引學生投入新課學習,使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最大實效,這是對教師的重要考驗。我校一位青年教師在執(zhí)教《春筍》一課時作了這樣的設計,聽后很受啟發(fā)。
教學片段一:
師:(板書“筍”)同學們,你們見過筍嗎?誰愿意來介紹一下?生:筍可以吃的。師: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昨天我還吃了筍燒的湯呢!師:味道怎么樣?(用手比畫成碗狀)這里有一碗筍湯,把它喝了,向同學們介紹一下滋味。生:(捧碗一飲而盡,舌頭舔舔嘴唇)真鮮啊,味道好極了!(教師和全班學生笑著鼓起了掌)師:還有哪位同學也想來介紹介紹筍?生:筍外面包著一層一層葉子的,摸上去毛茸茸的。生:筍是下面大,頂上尖,像小寶塔一樣的!生:筍長大后會變成竹子的。師:同學們說得都不錯。筍是竹的嫩芽,味道鮮美。春天到了,埋在泥土里的筍就會紛紛鉆出地面,我們把這時候的筍叫作春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課題就叫《春筍》,同學們有興趣嗎?(引導學生讀課題,然后組織學生初讀課文。)
這位教師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自然地導入課文,上課伊始就創(chuàng)設了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學生在有效地接受說話訓練的同時,學習興趣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下面的教學活動中去。這樣的設計是科學的,同時也是有效的。
二、品讀課文時進行訓練
閱讀教學的語言訓練是一種思維訓練,用詞造句的準確和靈活,反映了思維的準確性和靈活性。由于語文能力的提高是螺旋式的,有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因此這種訓練又具有綜合性,既要圍繞教學目標突出訓練重點,又要注意常規(guī)性訓練。一位青年教師執(zhí)教國標本語文一年級教材《放小鳥》一課時,作了這樣的安排。
教學片段二:
師:(投影出示“這是一只 的小鳥。”)哪位同學能完成這個填空,別忘了說說理由。生:我覺得這是一只非??蓯鄣男▲B,因為書上第一小節(jié)寫了它有“綠色的羽毛,黃色的小嘴,兩只眼睛一閃一閃的”。師:(投影出示文中原句“姑媽送我一只小鳥,綠色的羽毛,黃色的小嘴,兩只眼睛一閃一閃的,非??蓯邸!保┻@確實是一只惹人喜愛的小鳥。你能通過朗讀表達出你對它的喜愛嗎?學生個別讀,教師范讀,學生再練讀句子。師:(投影出示“姑媽送我一只小鳥, 的羽毛, 的小嘴,兩只眼睛 ,非??蓯?。”)哪位同學能完成這個填空?不過老師有一個要求:書上用過的詞語不能用了,也不能改變書上圖畫中小鳥的樣子。教師組織學生仔細觀察書上圖畫,學習伙伴間先互相討論討論,然后再在全班交流。生:姑媽送我一只小鳥,軟軟的羽毛,尖尖的小嘴,兩只眼睛圓圓的,非??蓯?。生:姑媽送我一只小鳥,長長的羽毛,又細又尖的小嘴,兩只眼睛又黑又亮,非常可愛?!?/p>
圍繞一句話,這位教師作了這樣精心的設計。學生在短短幾分鐘內(nèi)輕松愉快地進行了一個以說話、朗讀為核心的綜合訓練,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當然,訓練的形式多種多樣,我們應該根據(jù)具體文本內(nèi)容合理安排。但是應把握好一個原則,安排的訓練應該是綜合性的,既要關注到聽說讀寫相互聯(lián)系,又可以有所側(cè)重。針對當前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讀寫結(jié)合應該是訓練的重點。我們還是來看一看《放小鳥》一課的另一個教學片段。
教學片段三:
師:(引導學生看書上彩圖)如果你就是圖畫中的小朋友,看著小鳥跟著媽媽越飛越遠,心里會想些什么,又會說些什么呢?同學們可以找小伙伴研究研究,然后在書后面的空白處動筆寫一寫。過一會兒我們來交流交流,看哪位同學完成得最好。小學生興致勃勃地互相議論、書寫,三分鐘后集體交流。生:看著小鳥在媽媽身邊這么開心,我也會很高興!生:我會大聲說:“小鳥,鳥媽媽,一路平安!”生:我會告訴小鳥:“這次你可要當心點,不要再迷路了!”……
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又一次獲得了合作、探究的機會,又一次接受了發(fā)散性思維和說話能力的訓練。在教師的巧妙引導下,一年級的小學生也樂于主動地拿起筆,寫自己有興趣的話了。
三、總結(jié)反饋時進行訓練
總結(jié)反饋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拓展訓練的好時機。可不少教師在總結(jié)反饋時,形式比較單一,對學生的拓展訓練沒有達到良好的效果。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印度洋上生死夜》一課時是這樣對學生進行拓展訓練的。
教學片段四:
1.談話:同學們,什么是“舍己為人”,什么是“英雄”,此刻不需要任何語言來解釋,年輕的法國船長皮埃爾用行動做了最好的詮釋。此刻,你心中一定涌動著許多話語,想對皮埃爾說。或許你從他的身上,感悟到更多生命的真諦。那么,請你把自己想要說的凝聚成一句或幾句話,為英雄寫一段頒獎詞,或是一段生命感言。(播放音樂)2.學生2分鐘書寫,然后在音樂聲中交流。3.老師播放小詩,參與交流:(有一種愛叫責任,有一種力量叫堅持。在無盡的黑暗中,分明有一盞燈,那是英雄精神的光芒,指引著每一個前行的人?。?.整理板書:同學們,時間會帶去記憶,有一天,我們會不再記得印度洋上那一個生死之夜(擦去課題),年輕的船長皮埃爾和他那一次次生死抉擇,也會從我們記憶中模糊(擦去“皮埃爾”)。在我們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必然會面臨著許許多多的選擇。在這許多的十字路口,老師希望,你們能夠牢記著這兩個詞——“責任”與“愛”。讓它們成為我們?nèi)松淖鴺恕?.出示拓展練習題:選擇一題進行續(xù)寫。鏡頭一:一個清晨,皮埃爾捧著一大束鮮花,來到了妻子克勒松的墓前,深情地說:“……”鏡頭二:這一天,皮埃爾收到了一封陌生人的來信,他是那艘獲救客輪上的一名旅客。信中寫道:“……”
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離不開我們所有語文學科教師的共同努力。讓我們從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課堂做起,精心挖掘文本、現(xiàn)實生活各種素材中的可訓練點,合理地安排各種語言文字訓練,使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收獲更多,使我們的語文課堂變得更有效。
(編輯:龍賢東)